[劉嘉玲] 梁朝偉當眾組CP 劉嘉玲都沒眼看
前段時間《叁大隊》深圳路演現場,有觀眾慫恿主演們跳科目叁。
張譯好幾次欲言又止,但在大家婉拒無效後,主持人就直接cue觀眾上場教學。

教學場面也有點黑色幽默了。
滿臉寫著抗拒的主演們無助地站在後面,成了背景板,表情凝重。

壹時分不清,這到底是電影路演還是土嗨現場。
好在最後張譯還是站出來,體面地終止了這場鬧劇。
且不說科目叁本身有多滑稽,再說這場合也並不合適。《叁大隊》是嚴肅的現實主義題材,本就不適合過度娛樂化。

張譯的高情商發言也話裡有話:
“我們還是很想聽壹聽深圳觀眾朋友們對這部電影的深度解讀,如果我們把這個時間放在跳舞,我希望閒暇的時候可以陪大家玩。”

他這壹拒絕,直接沖上熱搜,簡直大快人心!


尷尬的路演請滾出內娛好嗎?!真的沒有人想在正經場合裡看和跳網紅舞!


不得不說,現在的路演,已經變味了。

曾幾何時,電影宣發花活越來越多,演員也要越來越會整活,所以陰差陽錯出現過不少出圈片段。
比如《流浪地球2》的郭帆和吳京。
兩人在當時宣傳直播裡,被要求按照規定台詞完成情景演繹。
你能想象吳京跟導演說土味情話嗎?
“好甜啊,像你壹樣。”

後排尷尬的寧理老師和沙溢簡直演我本人。

老藝人們為了配合宣傳尚且要努力營業,那年輕演員更要主動來事兒。
而要說2023電影宣發最猛最出圈的,當屬封神質子團了。
全國跑路演,宣傳賣力又積極,貢獻了不少名場面。
比如猛男輪流公主抱,還帶起跳那種。

不愧是訓練有素的質子團,人均練家子,核心強得壹批。
還有彪子和姬發現場人體大風車,默契拾足。

甚至還會因地制宜整活——在沈陽就集體扭秧歌。

高情商的費翔老師被叫“daddy”後,寵粉回應:我要開始收女質子了。

堪稱2023最賣力的電影宣傳劇組。
有人賣力,有人跟不上節奏,卻歪打正著貢獻了名場面。
上劉畊宏直播間宣傳新片《學爸》。黃渤老師在前邊賣力跳舞,閆妮在後面亂舞,還時不時摸魚偷看別人。

跳累了有點發懵,就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自由發揮,舞步主打壹個微醺感。

但總的來說,這種有趣的名場面可遇不可求。
走心的屈指可數,尷尬的千篇壹律。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壹個無人在意的熱搜:#電影路演 馬戲團化#。

看最近的跨年檔就知道了。
那麼多部影片密集的宣發,最出圈就是梁朝偉和劉德華5連比心。
兩個60+影帝,認真配合,花式比心。

當年在天台用槍互指的冷面酷sir,現在都要給觀眾賣萌的殺傷力誰懂?
所以在兩人合體上熱搜之後,劉嘉玲下場調侃“無眼睇”。

在贊歎他們敬業之余,Gigi也壹樣“沒眼看”。
他們比心的手本應該拿著話筒和觀眾暢聊電影。
看到兩位影帝這麼笨拙地努力去迎合觀眾,不免有些心酸。
諸如此類把人當猴耍的“馬戲團化”路演,不僅為難演員,還為難觀眾。

我們之所以討厭這種馬戲團式路演,是因為它的重點不是電影,更像壹場精心策劃的秀。
只幹兩件事:尬吹和整活。
尬吹大多數是彩虹屁和土味情話,有的甚至還當著正主玩梗。
劉德華《潛行》武漢路演現場,有人叫他“老婆”。

於和偉之前宣傳電影,也有女觀眾壹通吹他在片中的身材好,曲線美,甚至激動大喊“我好饞啊”。

Gigi只想說壹句:越界了。
平常網上玩梗可以,但玩到本人面前,畫面就變得異常詭異和尷尬。
不少觀眾也表示比能理解……


但大多數演員會像劉德華和於和偉壹樣,配合笑笑也就過去了。
漫長的整活環節才是最煎熬的。
同樣是《潛行》的首映,41歲的老愛豆彭於晏也是很拼,被cue表演絕活,他當場倒立行走。
這就真的很馬戲團啊誰懂?

i人張若昀也是路演整活受害者之壹。
在《鳴龍少年》的見面會上,有人讓他們跳現在大火的“科目叁”。
現場學,壹通手忙腳亂。壹邊跳壹邊不失尷尬地微笑表情管理,但臉是越跳越紅。
張若昀:只要我裝得夠e,就沒人發現我被迫營業。

但同樣努力的有觀眾。
為了能創造出更多出圈片段,有的觀眾甚至比演員還會演,離譜到可以精選進《笑話大全》的程度。
比如電影預熱的宣傳片,通常是哭得稀裡嘩啦的觀眾特寫,配上扎心台詞和催淚又emo的bgm。

結果看完才知道是大型預告詐騙。
後來很多宣發已經不滿足於純粹的哭了,就開始各種加戲——
哭也要哭出風采。比如5秒精准落淚,哭到脖子發光。

電影結束之後,還能再來個專屬采訪,聲情並茂地輸出雞湯。

觀影過程的小劇場也是說來就來。

這屆觀眾的演技真的比演員還好呢。
伍花八門的觀眾哭戲還只是小兒科,各種“創意”層出不窮。
比如讓外國人說國粹的reaction。

盲人觀眾看電影看哭了。

甚至連狗都不放過,紛紛加入演員行列。


這種離譜的宣發片段,我們頂多往上劃就能刷走。
但像首映禮、路演這種形式不同,是電影宣發最關鍵的壹環。
觀眾得以近距離接觸演員,演員也能收到來自觀影第壹現場的直觀反饋。
這也是映後的意義:讓雙方能夠借此直接交流電影本身。
我們當然不反對適度娛樂活躍氣氛,但毫無營養的整活,只會讓電影宣發越跑越偏,也越來越假。

不要讓那些真心想聊聊電影的演員和觀眾,變成宣發小視頻中的工具人。
很喜歡張頌文帶著《不止不休》在電影資料館映後時回答觀眾的壹番話。
他說不想多年以後,(對於這場活動)只記得是2023年在資料館有壹場路演,而路演過程的記憶卻是空蕩蕩的。
於是,他從電影聊到現實,還即興分享現場所觀察到的所有細節。

而這,同樣是我們作為觀眾所期待的路演。
如果說電影是造夢,那麼路演就是續夢和解夢。
當電影結束後,影片中的演員從熒幕走出來,真誠地與觀眾共同討論和解讀這場夢的精彩之處,甚至迸發新的火花,是路演映後這些活動最大的價值。
所以,請把路演還給電影,也讓演員做回自己。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