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销售额超百万元江歌妈妈何错?

江秋莲表示,“维权,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但我也不能每天只等待维权,我需要一份工作,就目前我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工作”。


毋庸置疑,江秋莲需要一份收入活下去,直播带货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而网友之所以会质疑源于她“江歌妈妈”这一特殊身份。让她在短时间获得这么多关注,而在这份关注里面投射了人们最朴素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但当关注转化成流量,当流量再次转化为利益,人们会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

此前,已故明星乔任梁的父母带货同样被质疑,也是这个原因。包括因“挖呀挖呀挖”儿歌走红的黄老师,最近开启直播带货,也遭冷嘲热讽。与其说,网友是对江秋莲和黄老师有偏见,倒不如说,一直以来,大众对于直播带货的行业性偏见,始终存在。



直播带货已经发展多年,不少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行业的成熟也应该伴随着社会心态的成熟。只要不是有“翻车”前科和其他被法定限制就业的人,都理应有公平进入该行业的权利。直播行业并不天然属于某类人,也不固定某一类群体。

社会普罗大众均有探索和开拓它的权利,比如说,在董宇辉走红之前,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原来教师也可以直播带货,甚至还开创了一种全新“诗意带货”的形式。因此,公众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直播带货群体的多元化。

如果不能正视这一行业,总对它另眼相看,无形中生出一股压力,使得那些本来具备网络销售能力的人才,怯于或羞于进入这个行业,反而是那些投机取巧者没有心理压力,长久下去就会劣币驱逐良币,并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直播是她的个人权

指责江秋莲直播带货,往大了说,事关就业歧视;往具体了说,一位失去女儿的单身母亲,这些年一直顽强地走在维权路上,在这个年纪、这种境遇,她能够选择的就业领域本就不多了,如果能够通过直播带货自己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有何不可呢?




或许在一些网友看来,江秋莲是一位“战斗妈妈”,黄老师是一位“清纯幼师”,就该继续活在自己的网络人设里,不能跌入直播带货的世俗。但这标签,首先就是网民给贴的。这样的偏见,既是对直播带货这个行业的污名化,也陷入了用标签人设绑架当事人的窠臼。

带货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过程和结果,而不是揣测动机。记者注意到,目前,“江歌妈妈的小超市”商品橱窗共372件好物,已售676件商品;而江秋莲主号“江歌妈妈”已上架614件好物,跟买人数超15.2万,已售商品超88万件。

江秋莲成立传媒公司也好,直播带货也罢,都是她的个人权利,不该被舆论剥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