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 柴静:一百年前的领导干部

小朱同学正年青,不愤青才怪,“往来吴会,颇复与其邦贤士大夫游,益愤切,喜改革说”。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被绞杀,他在长沙仍然和章士钊“私购禁书,交相传习,意气未稍衰”。


但朱不是文人,他没参加科举,二十二岁从地方上的工程小官做起,一路干活干起来的,走的是经世致用的路子。

1905年复出后,他在晚清创办了“京师警察”制度,当时的警察什么都得管,安全,交通,消防,卫生,社保,救济……曹聚仁写过,“我们如今看来,警察算得什么?在当时,却是了不得的大事,也只有年轻有胆识敢作敢为的敢去推行。”

那是,你动一盏灯试试。

北京的晚上一直乌漆麻黑,朱启钤想在北京街上装路灯,京师某御史以自家数世夜不燃灯为由,向皇帝弹劾控诉他。

曹聚仁说,“朱启钤还在外城大栅栏推行过单行道制,而敢违犯这规矩的乃是肃王善誉的福晋,他们有勇气判罚那福晋银元十元,真是冒犯权威,居然使肃王听了折服,这才施行得很顺利。”

一个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国,有什么公共生活可言?但朱老师才三十出头,决心动它一动。



老舍与梁思成

4

袁氏当国时,1913年,朱启钤当了内务总长。中国的城市化是被资本的力量拱出来的,京奉京汉两条铁路一路修到了前门,两边商铺杂立,首都第一次出现拥堵。

最堵的点就在正阳门,它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的意思,这是国门,也是前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正阳门城楼与箭楼被烧毁,流亡西北的慈禧和光绪回銮的时候,都得在城门上临时扎五间纸做的牌坊,来装点门面。

这门从不为平民而开,要在这个门上动土开洞,是个扎手的事儿,朱写:“訾余为坏古制侵官物者有之,好土木恣娱乐者有之,谤书四出,继以谈章,甚至为风水之说,耸动道路听闻。”

而且政府说了,修路挺好,但我没钱。

朱找到铁路,说,你看这也是为你们好,你们出钱吧,出了钱,回头旧城的土你们还可以拉走垫路,留下点给我种草种花就成,就这样,他自己把清理的费用都省下来了。


他把正阳门两侧打开两个大洞,东进西出,又打通府右街、南长街与北长街、南池子与北池子,开通长安街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

当时的美国公使芮恩施评价他,“作为一个建设者,他成了北京的奥斯曼男爵。”

奥斯曼是法国塞纳省行政长官,对巴黎有过大规模市政改革,建设新的给水和沟渠系统,建设新的宽广的林荫道,开辟公园。

不过我觉得这个比喻背后还隐隐有一层意思,是指朱启钤和奥斯曼都受到了先担任总统后又称帝的独裁者的支持。

袁世凯为了支持他,送他一只银镐,红木银箍,上面写:““内务朱总长启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朱总长爰于一千九百一十五年六月十六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

朱启钤在雨中敲落第一块古老城墙上的砖。这被叫做“开启民治北京的先河”。

5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国共话题访谈引热议 柴静《看见》在中国全面下架
    柴静没有沉默,她在地球的另一边继续发问 柴静走出中央电视台舒适圈 成功转型自媒体人
    柴静: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柴静旧作《看见》在大陆多个电商平台突然被下架
    柴静对话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雇佣兵:决定说出真实 中国观察:央视前记者芮成钢 柴静等 纷纷进军油管
    48岁柴静线上公开露面,整个人都变了样  (1条评论) 前央视主播柴静8年复出预告片遭禁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