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手握多少存款才能心里不慌

  可以看到的是,人均年消费支出最多的上海北京,想要依靠利息来覆盖日常开销,那么分别要拥有的存款金额为 120.7 万元和 107.8 万元;人均年消费支出最低的西藏,则需要存款 37.9 万元;其余省市的居民人均所需存款金额大多分布在 40~60 万元的区间内。


  各位看官不妨对号入座,看看是否拥有了能让自己 " 心里不慌 " 的存款。

  2

  客观地讲,上述计算的存款结果,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有些过于 " 苛刻 " 了。

  从现实层面来看,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项开销之外,很多人都还需要面对房贷、车贷等大额刚性支出,更何况还有医疗、育儿、养老等方面的压力,以及各种无法预料的 " 黑天鹅 " 和 " 灰犀牛 " 事件,想要达成人均 40~60 万元的存款数量,着实不太容易。

  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境内住户存款余额为 103.3 万亿元,结合人口总数来计算,我国 2021 年人均存款仅有 7.3 万元左右。即便是人均存款最多的北京、上海和杭州,分别也只有 22.27 万元、17.13 万元和 12.96 万元,显然与 40~60 万元的水平相去甚远。所以,上述测算结果更适合作为普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更多一些奔头。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结论也暗示出一个事实:普通人想要生活得更好一些,靠存款必然是不够的。

  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在利率调整、货币超发、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只依靠存款显然无法跑赢通货膨胀,更难以保证财富的保值增值。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存在银行里的钱,虽然拿到了利息,但却并没有获得购买力的同步提升,手里的钱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而长此以往,财富的缩水将会不可避免。

  《海峡导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厦门一女子于 1973 年存入银行 1200 元,历经 44 年后取出 2684.04 元,得到了 1484.04 元的利息。虽然报道的初衷是想说,市民 44 年的存款到今天仍能够顺利取出来,但是网友的关注点似乎都在另一个层面上:44 年前的 1200 元能买什么?44 年后的 2684.04 元又能买什么?

  有人做过统计:上世纪 70 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普通职工工资每月 20 多元钱,当时好一点的大米每斤大概卖 1 角 3 分钱,猪肉每斤卖 7 角钱,家里若是有 12 口人,一天只需要 1 元钱左右的伙食费。换句话说,1200 元钱,在当年绝对是一笔巨款,甚至 " 可以盖两栋楼房 ",但是今天拿到手的 2684.04 元钱,别说买一平米了,可能下馆子吃几顿就花得差不多了。

  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战胜通货膨胀,打赢这场 " 财富保卫战 ",成为了很多人无比关心的话题。

  在我看来,普通家庭要想 " 对抗 " 通货膨胀,首先必须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手段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并且要学会如何与风险相处。有句话说得好,"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否则一旦篮子打破了,所有的鸡蛋都将无法幸免于难。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同样应秉持这一原则,不该把所有的收入都存进银行,而是要尽量做到多元化配置,以分散风险。

  那么,要如何配置财富呢?着名的 "4321 法则 " 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


  "4321 法则 " 是说把家庭资产分配成 4 份,包括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和保本升值的钱,比例分别为 10%、20%、30%、40%:

  要花的钱是指日常开销,为家庭未来 3~6 个月的开支做准备;

  保命的钱是为突发意外准备的应急资金,用于购买重疾险与意外险;

  生钱的钱是为家庭创造额外收益的部分,这部分盈亏不会对家庭造成致命的打击,可以投资于股市、基金、房产等领域;

  保本升值的钱则主要用于养老的保障与孩子教育的投入,需要确保安全和稳健,可以投资于信托、债券等风险较小的领域。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