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速钢铁厂战役俄攻坚不顺如何胜?
俄军啃过的最硬的骨头,让俄罗斯和车臣特种部队都无处下手的“亚速钢铁厂”终于松动,守军同意在国际社会监视下投降。
乌克兰政府称:这些战士不是投降,而是撤离,只是撤到了俄罗斯一侧。
亚速钢铁厂在近两个月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从3月底俄军基本控制马里乌波尔开始,亚速钢铁厂的战斗就打响了。
亚速钢铁厂占地11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钢铁中心之一,这里高炉林立,建筑密集,水泥地下有密密麻麻的管道。
在地下数米深处,更有前苏联时期修建的“三防”地下工事,被外界传得神乎其神。

从4月初俄军进攻亚速钢铁厂开始,一个多月过去了,俄军的进攻非常不顺,最后普京宣布放弃进攻这座工厂,而是将其死死围困,并逐步缩小包围圈。
外界更是一直传说,亚速钢铁厂的地下有“大鱼”活动,包括北约的一些高级将领,拿下这里,就能让俄罗斯胜券在握。
那么,亚速钢铁厂为什么易守难攻?它真的有传说中那么深不可测吗?
乌克兰亚速营是怎么抵挡俄罗斯军队的进攻的?现在亚速营为什么认怂了?

一、冷战的余温:亚速钢铁厂
亚速钢铁厂,位于乌克兰东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因为旁边的亚速海而得名,这里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苏联在30年代的工业大发展时期。
1930年,苏联政府决定在亚速海边的马里乌波尔建立亚速钢铁厂,这里背靠煤铁资源丰富的顿巴斯地区,旁边有河有海,区位优势明显。
1935年,亚速钢铁厂正式投产,很快成为苏联南部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至于亚速钢铁厂旁边的马里乌波尔本来是个几万人的小镇,在炼钢厂建成后才扩大为城市,二战时已经有20多万常住人口。
然而,二战前的亚速钢铁厂和二战后完全是两个样子。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