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娃是學渣後 我的生活豁然開朗

  2、焦慮有沒有積極的壹面?


  某種程度上說,它會促使我更加重視女兒的教育。可焦慮之下,雞娃動作更容易變形,教育也會因此變得盲目。

  3、焦慮有沒有副作用?

  它的破壞力很強,副作用很多,不僅讓我自己不痛快,也讓家人倍感壓力,女兒更是它的直接受害者。

  壹經剖析,事實擺在眼前——既然這種焦慮是無用的,只會徒增煩惱,那我為什麼還要深陷其中呢?試著擺脫它吧!

  3

  接受:孩子做壹個“學渣”又何妨?

  在我看來,要想擺脫焦慮心,真正接受孩子是普娃,關鍵就是放下對孩子的高期待。

  但這並非指對孩子沒有要求,而是做到這樣幾點:

  1、擯棄對分數與名次的執念

  我曾看過經濟學家何帆的壹個采訪。他所提出的“敢於做小池塘的大魚”的教育理念,給了我很深的啟發。

  何帆指出,中國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力爭上游拿第壹,但其實最好的選擇並不是考第壹名,而是能考到群體中的15%以上。

  

  這是因為,能考到前15%的孩子,其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其實跟考第壹名的孩子沒有差別。但他們並沒有守住前幾名的壓力,不需要花所有的精力去糾結如何考得更好壹些,而是能有更多的時間去玩耍、去培養興趣愛好

  這樣的孩子,經歷會更加豐富多彩,發展會更加多元化,面對失敗會更加從容,也更加容易培養出內驅力。


  不再盯著壹百分和第壹名,而是把關注點更多地著眼於當前的每壹次進步與收獲。在發現差距、努力追趕、看到提高的過程中,孩子會建立更加牢固的自信。

  2、避免用狹隘的眼光看待“成功”

  什麼是成功?孩子擁有好成績、考入名校,就等同於人生贏家了嗎?

  

  在我看過的《夾縫生存:不堪重負的中產家庭》這本書裡,提出了壹個概念叫做“高學歷窮人”。

  書中提到,2007年至2010年間,美國擁有研究生學歷卻要接受食品援助或其他形式聯邦援助的人數翻了將近叁倍,而擁有博士學位的受援助者從9776人上升到了33655人。

  與此同時,2013年接受過食品援助的家庭中,至少有28%的壹家之主上過大學,而這壹數值在1980年僅為8%。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已經有 4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
    評論1 游客 [辛.香.經.說] 2022-01-13 09:38
    壹個時代的教育風氣與壹個時代的價值觀是壹致的。當人們追求金錢財富權力地位時,就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人們更注重輕松自由的生活時,就會更注重讓孩子學會如何享受生活,培養個性。當然時代在發展,各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階段。相信中國人也會走出這壹階段,回歸自然理性的價值觀。到那時就會發現過分努力並不會產生預期的結果,整個社會差距並沒有因為過分努力而改變太多。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