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时尚圈 中国不如欧洲勤劳

  但即使如此,当来自亚洲的物品(例如纺织品)影响了欧洲的式样与消费模式时,为什么来自中、日境外的物品,却无一对中、日的式样和消费模式产生同样的影响?


  西方论及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学术着作,普遍认为中、日两国人民对外国物品不感兴趣,乃是因为他们深信自己的文明较有优势。这一说法的确获得了一些文献的支持,像是乾隆皇帝的一段话,大概是反映这一心态的最着名陈述。他在1793年告诉来华的英国使节,中国所需的东西全可自制,对西方所能拿出的精巧玩物完全不感兴趣;因此他认为没理由扩大贸易关系。对许多史学家来说,这段话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长久以来的心态,这个心态被认为与好奇、贪婪和充满活力的“西方心态”背道而驰。

  

  电视剧《戏说乾隆》

  即使是思维较缜密的学术着作,虽然注意到了中华帝国的心态并非始终如一,因为中华帝国有时拥抱异国事物(以彰显普天之下皆我臣民的皇帝心态),有时又把异国事物拒于门外(以申明中华文化的优越),却还是常把这些皇帝的心态等同于所有“中国人”对外国物品的心态。

  于是,从这一角度来看,欧洲对外国时尚较感兴趣,也就绝非偶然。这一说法意味着欧洲走上不同的道路,肇因于心态上的根本差异,而这一差异或许与欧洲人整体上更愿意冒险和创新有关。

  但是,只要我们不再以清朝皇帝代表中国,那么就可以想到简单许多的解释,解释中国较不愿意进口大量舶来品的原因。毕竟,中国进口的物品和出口物一样多(由于当时的对外贸易体制,这是势所必然),而且,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充斥着异国的初级产品:供老饕享用的鱼翅、燕窝(以及许多较不那么异国的黑胡椒),制首饰用的珍珠,从中东和数个太平洋岛屿辗转运来的香,还有珍稀木材。对这些进口物的需求,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剧增。把许多这类物品从马来群岛运到广州的英国商人,发现他们要克服的问题不是供过于求,而是确保供货充足。

  这些舶来品输入中国的数量,虽然个个都未像烟草、茶叶和糖输入英国那样急速增长,但它们的进口量原本就不可能急速增长。举檀香的例子来说,这类舶来品在中国奇货可居,商人因此四处搜罗这些物品,从而使一些太平洋岛屿的生态严重受创。


  很讽刺的是,直到驶往中国的船只开始满载鸦片,这些岛屿才从这场浩劫中获救。此外,除了胡椒,这些舶来品几乎都是通过采集而来,而非由人种出来的。光是这一点,就使这些物品的生产不可能像新世界(电视剧)的种植园那样,因为有着大量奴隶在严密残酷监督下密集工作而得以集约化,从而不可能使单位价格下跌。人可以开垦更多土地来生产糖,却无法养殖更多鲨鱼或为生产燕窝的鸟打造更多丛林栖地。曾经有人试图借由掳人为奴来增加采集工的数量(尤其是在苏禄王国,位于今日的菲律宾南部),但采集工作本身的分散性,意味着连奴隶都保有颇大的讨价还价权力;加勒比海种植园那套营运方式在此完全不可能。

  糖和烟草的消费的确暴增,但(诚如前面已提过的)它们大多产于中国境内,且由自由农生产出来。这意味着它们不但与土地的其他用途竞争,还与生产者利用时间(包括闲暇)的其他可能方式竞争。在这些模式里,不易看到中国人对异国奢侈品不感兴趣的证据。比较可能的情况似乎是,他们所买的舶来品,大部分不易转换为便宜的“日常”奢侈品(就欧洲人欲在东南亚取得的丁香和香料来说,当然亦是如此;糖和烟草也是不在此列的欧洲进口舶来品)。

  凡是主张中国人对舶来品相对较不感兴趣的论点,都必然会指出进口制造品的稀少。但即使在这点上,诚如柯律格所指出的,中国的艺术鉴赏家所珍藏的物品里,的确包括数样外国物品。乾隆皇帝或许对欧洲的制造物没什么兴趣,但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精英却不尽如此,其中有些人的确收藏了钟和其他西方的奇珍异品。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