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 喜剧人入侵科幻片,谁拯救了谁?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黑色幽默是阴郁的幽默。就像《疯狂的外星人》里,外星人最后从地球带走“百粮醇”。与外星文明握手言和的不是地球文化,而是酒文化。

  

  抛开电影的解构主义与底层言说,《疯狂的外星人》不失为一种“科幻的喜剧化实践”。刘慈欣原着中的“星际战争”“时空跃迁”“恒星蛙跳”等科幻元素,被置换成了“耍猴”“西游”“斗酒”等民间包袱。

  这种“偷梁换柱”的改编,降低了科幻片对电影工业的高门槛。而科幻元素的加入,也让喜剧有了新的符号载体。外星人被俘后,先是响起了《难忘今宵》,然后沈腾手持话筒从门后走出,声情并茂地对口型。

  当历年春晚的结尾不再新鲜,对着外星人唱李谷一老师名曲,算不算一种“翻新”?

  宁浩的这一科幻喜剧创作,上可追溯周星驰的《百变星君》《长江七号》,下可镜鉴《欢喜猎人》《电磁王之霹雳父子》《外星人事件》等网大新秀。不管豆瓣评分是多么的不近人情,一大波喜剧人正在入侵科幻电影。

  贾玲和包贝尔抓捕星际罪犯,于谦看吴建豪放电弄垮四合院,王小利想让外星美女当扶贫带头人……各种不羁剧情,没有他们不敢拍,只有观众不敢想。

  


  喜剧和科幻,国产片两大饱受诟病的题材合流,让人着实分不清:到底喜剧人拍科幻是喜剧,还是科幻片被喜剧人包办很科幻?

  而当《三体》《749局》《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明日战记》等大制作科幻还在准备一鸣惊人,喜剧科幻片已在网大领域小有所成。

  或许在嬉笑怒骂之后,这一波喜剧科幻潮的“自救价值”不应被轻视。当所有人都对国产喜剧信心不足,坚持本身就是一种乐观主义。科幻喜剧人,干啥啥不成

  “不要乱用电!”听到吴建豪的“父亲”这么说,竟然产生了一种家长不让孩子开空调的错觉。《电磁王之霹雳父子》热度冲到网大榜第6,难道是对节能社会的一种响应?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科技的尽头,只能是宗教吗?AI时代,我们为何需要更好的科幻片 这部62年前的捷克科幻片为什么值得一再提起
    中子星终极解码 比科幻片还带劲 明日开播!30集都市科幻片来袭,演员阵容雄厚,有爆款潜质
    《蛟龙行动》把军事片拍成了科幻片,就想靠吆喝就雄起的壮阳药 古天乐一出手 终于有部港味科幻片
    推荐五部经典科幻片 惊吓到你味觉 BBC又一神作纪录片拍成了科幻片  (2条评论)
    它触到了科幻片的思维天花板(图) 读了四年法律,他却跑去拍科幻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