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看文革版故事片《南征北战》(图)
文革中,7 3年以前无故事片,好多演员不仅无戏可拍,还要挨批,有机会重新拍片了,难免有生疏之感。据说葛存壮拍摄中迟迟进不了戏、成荫问其原因,葛说这几年被人斗得“臭要死”,手脚都不灵了,况且9年没演戏了。真是无奈中透着苦楚。

张瑞芳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披露:当年重拍片是政治任务,上面有要求,演我军战士的必须身高1米七以上,统一穿“的确良”挺括军装,拍作战时也不许将面部化脏,否则就是丑化解放军形象。这就难怪,片中我军战士一色簇新军装,打仗一尘不染,个个光鲜了。看李军长投降时那副嗦嗦发抖、惊恐万状的样子,简直就是样板戏上的“地主”,看得我笑喷。但在那年代,“三突出”原则支配下,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不得不按“命题”来作业,如果套用敌参谋长那句台词,想必成荫、邵华们会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上面要求这样拍”。当然文革版也并非一无是处,从战争场面拍摄水平与技术来讲,要强于老版。对战争场面的运用和处理,几乎成了后来国产战争片的一个坐标,如《大决战》三部曲对战争场面的处理就是借鉴74版《南征北战》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另一方面,由于张瑞芳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披露:当年重拍片是政治任务,上面有要求,演我军战士的必须身高1米七以上,统一穿“的确良”挺括军装,拍作战时也不许将面部化脏,否则就是丑化解放军形象。这就难怪,片中我军战士一色簇新军装,打仗一尘不染,个个光鲜了。看李军长投降时那副嗦嗦发抖、惊恐万状的样子,简直就是样板戏上的“地主”,看得我笑喷。但在那年代,“三突出”原则支配下,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不得不按“命题”来作业,如果套用敌参谋长那句台词,想必成荫、邵华们会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上面要求这样拍”。当然文革版也并非一无是处,从战争场面拍摄水平与技术来讲,要强于老版。对战争场面的运用和处理,几乎成了后来国产战争片的一个坐标,如《大决战》三部曲对战争场面的处理就是借鉴74版《南征北战》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