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像警匪片暗号的茶餐厅黑话
一提到香港,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购物天堂,
各类大牌任你挑选,
各种商场眼花缭乱,
实在是剁手女孩的福地,
猪猪女孩的仙境啊。
但是种类丰富齐全的香港小吃
也是让人流连往返的一大理由啊,
曾几何时,
TVB警匪片里都有大段落的美食镜头,
小编小时候也偷偷纳闷,
他们上班怎么就天天研究吃啥,
明明是个惊心动魄的警匪片,
怎么看着看着就饿了。
因为这份记忆,
去茶餐厅品尝地道的平民美食
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他们大都想去亲身体验
香港电影中的一份慵懒和情怀。
氮素!虽然茶餐厅是平民美食,
你可能也会像初次到访
米其林餐厅的顾客那样手足无措
对面桌已经熟练的点单:
“沙爹牛面转出前一丁,
方包走油飞边,火腿炒双蛋,
反蛋,茶走,
留下一脸错愕的你呆呆的望着菜单,
这场面简直太尴尬了
其实如果真的比较起来,
茶餐厅的规矩更森严更严苛。
逼仄拥挤的空间,
语气很像黑社会的不耐烦的服务生,
(知道为什么古惑仔陈浩南
退休以后去开茶餐厅吗,
因为小弟都不用培训的。)
还有充斥着各种缩写的火星文菜单,
都给人以强大的心理压力。
香港有很多茶餐厅人气很旺,
经常遇见明星去打卡,
一到饭点这种就是要人肉排队的,
不能预约,不能拿号。
因为店内空出的位置不能确定,
所以也不能完全按顺序,
如果刚好空出两个座位,
但是排在你前面的都是
三五人的小团体,
就可以趁服务员叫出“两位”时
及时举手示意,
emm 恭喜你可以坐下点单了。
不过如果你想过二人世界
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多的时候往往要“搭台”,
即是拼桌。
座位紧张时,
连体型都会进入考量。
像《花样年华》这样
惬意的坐在茶餐厅里吃牛排,
只在晚餐可以实现。
但是为了美食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大的考验就在这里了盆友们,
这里如果有人要“靓仔”“靓女”
可不是人口贩卖也不是叫服务生,
而是分别叫“白饭”“白粥”
“走青”就是不加葱,让青色的东西走掉
“凉茶”也不是两广人士
最喜爱的降火饮品
而是冻的奶茶
“加色”加一点颜色,
就是加酱油啦
“加底”是加量
“飞边”就是不要面包的四条边,
太硬了影响口感。
“烘底”是将外层面包烤得暖热香脆,
吐司被音译为“多士”,
浸泡了蛋液、牛奶煎炸而成
的法式吐司叫“西多士”,
又被缩略为“西多”。
依搭配酱料不同,
又有“占多”(果酱吐司),
“奶油多”(炼奶黄油吐司),
“油占多”(黄油果酱吐司)种种
三明治也会被叫成“三文治,
鸡蛋三明治叫“蛋治”,
午餐肉鸡蛋馅的是“餐蛋治”,
把午餐肉换成火腿自然就是“腿蛋治” ,
有人点完以后还有加一句“走油”,
就是不要黄油,
算是勉强从罪恶感十足的早餐中
抢救下一点热量和岌岌可危的体重吧
饮品绝对占据了茶餐厅的半壁江山,
江湖中广为流传的四大天王
分别是“奶茶”“咖啡”
“鸳鸯”就是一半咖啡一半丝袜奶茶,
是香港原创的哦,
还有“以柠檬为基调的一切饮料”
比如柠乐,柠七,柠茶等等。
如果你有见过服务员写单子,
就会发现
柠乐一半写成06,
柠七一般写成07,
这个谐音梗还真是方便又好记的。
说到饮品,
有一句行话江湖气十足的
“飞沙走奶”
emm,和武侠小说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这句多用于咖啡,
也就是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
港人也称之为“斋啡”。
奶茶也可以要求不加糖的“走甜”,
但更高级的吃法是要一杯“茶走”,
就是以炼奶代替砂糖和淡奶,
口味更醇厚,
还不像砂糖那样会使喉咙起痰。
后来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
“啡走”、“鸯走”。
茶餐厅俨然浓缩版的香港,
城市百态一一尽显
终于明白了它为何在tvb中频频出现,
各种地道的美食,
和日日忙碌的香港相得益彰,
加上能体现出本地人生活状态的
各种俗语以及习惯,
堪称活生生的街头画卷。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