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创造力吗 外国网友这么说

  似乎只要是关于中国的问题,总能引起外国人的浓厚兴趣。这不,在美国问答网站Quora上,有人问道:“中国人有创造力吗?”目前,这个问题已经有了46个回答,其中一个回答的阅读量已经达到83.32万。


  

  中国民间的雷人发明(图源:Reuters/VCG)

  支持率最高的一个回答称,中国人是地球上最有创造力的,毕竟“人家的智商可比我们高5分呢”。

  这位网友分析,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大规模聚居在一起,且经历过不少磨难,因此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他还介绍了一本书——英国着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所着的《中国的科学和文明》:“这套书一共27册,每册大约350页,每一页都满满地记载了惊人的发明。”

  有人用数据说明问题:1900年时,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还寥寥无几,远远落在美国的后面;可是,在2009年时,中国已经开始实现反超;到2014年时,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是美国的两、三倍之多。

  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专利申请数量达130万,已经连续第六年名列世界第一。

  而在科技期刊文章发表数量方面,中国也已逼近美国,将法国、英国、俄罗斯远远甩在后面。

  这位网友还自己做了个调查。他发现,全球机器学习顶级会议ICML2015收录的论文中,8篇论文的17位作者,有11位用的是中国人的名字,八分之五的论文至少有一位作者使用中国名字。

  一位电脑工程师则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人划分成有创造力的和没有创造力的,要看中国人的创造力如何,得先到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去。

  他表示,根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查,中国已经成为效率驱动制造发展中的佼佼者。

  而在被美国政府禁止购买芯片的情况下,中国仅凭着亚洲设备,就制造出超级计算机“太湖之光”,比美国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要快上7倍。

  一位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学生指出,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对“创新”二字要求更高——必须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你的成果才会被包括同行在内的众人认同。所以中国不缺白发苍苍的创新人,缺的只是类似马克·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那样穿着休闲体恤的创造者。

  他补充道,今后这样的中国人也会越来越多。

  随着中国在许多领域崭露头角,关于“中国人是否有创造力”的话题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经济学人》在一篇名为《重新衡量中国的创造力》的文章中,引用了惠普前总裁卡莉·菲奥莉娜那句颇有争议的发言:“中国人会考试,但他们在想象力上很糟糕。他们没有企业家思维,不会创新,只会偷窃我们的知识产权。”

  一篇曾发表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的文章称,中国人盗取知识产权对美国企业造成每年3,00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但《华盛顿邮报》却跳出来,直言“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中国人缺乏创新,但事实却在打我们的脸”。

  文章表示,没在中国的繁华城市生活过,根本不了解现在的中国数字化发展得有多快!这早就不是那个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了。

  数据是冷冰冰的,专家是各执一词的。但中国人民自己却感到,其实我们的创造力还未被完全发挥出来。对于卡莉·菲奥莉娜的那番言论,微博上也曾引起过热议。

  有网友认为,中国人应该有突破精神,“咱不能一辈子啃老”。

  有网友认为,这不是想象力的问题,这是根本没有充分地利用想象力。

  还有网友表示疑惑:“难道我们不敢创新吗?”

  可见,无论是否赞同卡莉·菲奥莉娜的批评,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人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努力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更加友好的环境。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中国将不再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转而进军电子行业和服务业。如今,中国全国范围内正掀起创业热潮,未来的中国制造将不再是简单的加工生产,而是机器人和高端机器。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