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在雾霾最严重的城市 景象触目惊心

  刻画艺术也能深入社会现实艺术家吴迪对环境污染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在获得大量准确可靠的数据后,他聚焦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几个城市,用镜头和影像记录了生活在雾霾中的人以及一些被掩盖的真相。


  当我们已经越来越习惯有霾的日子,这是件特别可悲的事情。

  好的空气、水、土壤,我们本应该拥有它们,直到环境越来越恶化,才意识到它们如今的稀缺和宝贵。

  看看这些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并不为过的景象……

  

  河北某县,中国着名的钢铁集散地。仅这一个县就有一百多家钢铁企业,连绵不断的工厂给这个城市带来严重的污染,雾霾严重的时候根本看不见城市。这张照片是在四月份之后,空气质量已经变“好”后才完成的。(点击图片看大图)

  

  一个大型的发电厂,它位于石家庄旁边的一个深山里。图片中可以看到一座古桥、小庙、耕地、厂区和远处不断被削平的山。

  工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被迁到河北的深山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之大,甚至影响到拍摄的能见度。(点击图片看大图)

  

  某钢铁厂。从美术角度看,画面是很有工业美感的,但它又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污染源,它让这座城市PM2.5值常年保持在500以上。(点击图片看大图)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一个隐藏在钱塘江下的排污口。这个排污口每天向钱塘江排放大量的剧毒污水。这些污水是来自于22个世界时装品牌的印染废水,NPE超标达到2800倍。

  吴迪生于七十年代的黑龙江。2011年他结束了十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开始投入艺术创作。作品以影像、装置、行为艺术等跨界创作见长。

  “我的每一组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事件和背景,虽然整个创作手法是艺术化的,但这些东西必须要经得起推敲。深入的调查也好,专业团队数据的分析也好,我只是想对目前这个状况,人、社会和生命做一个扎实的描述。

  2011年,吴迪结束了10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开始去做一个艺术家。

  当时,他对艺术圈一无所知,就想了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那就是和艺术家做邻居。他在北京的黑桥租下了一个工作室。

  开始的一年,他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上的创作,每天和这些艺术家在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一起吃饭、喝酒等等,跟他们学习如何做艺术,如何创作。

  对雾霾的持续关注让他走入了大众视野。2008年,他还在企业工作,看到新闻说,有一个美国的运动员带着口罩来参加北京奥运会,那时候骂声一片,国人感觉受到了侮辱。从那一刻,吴迪开始思考中国的环境就那么恶劣吗?空气那么恶劣吗?

  他真正的创作开始于2013年,和很多凭借感觉创作的艺术家不一样,吴迪喜欢用扎实的调查和数据去开始一个艺术项目。

  

  


  《霾之祸》当时,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有七个在河北。他花费半年多时间,在这七个城市中去寻找污染源,把所有污染企业的污染记录、排放记录、坐标以及对周围的人民的生活影响,都进行了一个彻底的调查和分析。

  到了2014年春天,他开始拍摄,这就是他的《风景》系列作品。画面里不仅有村庄、工厂,还包括人在上坟烧香等大量人文元素在里边。

  《风景》全景式的视野,呈现了燃煤企业的规模、排污情况,以及和周边居民区的关系等。还有更多清晰的细节:厂房、烟囱、坟墓、农田、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劳碌奔忙……一幕幕骇人的工业景观,魔幻荒谬。

  

  

  《祈祷蓝天》现在,雾霾已经成为全民话题,吴迪的创作也不会就此停止,他会跟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继续用艺术介入的方式,面对更多的社会问题。

  有人问:“艺术又不能改变现状,用艺术介入的方式可行么?”吴迪说:“我不认为艺术不能改变现状,而是做的艺术有没有切入到当下社会现实引起共鸣。从《尘浮于世》系列到《霾之祸》,我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艺术媒体都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后来的《风景》系列作品,直接影响到河北几十家高污染企业被关闭。揭露水污染的《围观》发布后,相关城市环保局长被免职,这都是艺术在商业价值之外产生的力量,并让全民和政策决策层产生思考的力量。”?

  

  

  《尘浮于世》在他看来,当代艺术的创作根源应该是当下社会问题,脱离了当下社会,艺术只能存在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更多...
    雾霾笼罩大温 连串雨天正在路上 大温惨了 即将迎来酷热 还有雾霾
    《穹顶之下》十年后 中国的雾霾 消失了! 今年的雾霾,为什么来得又早、又重、又长?
    红日刷屏 大温雾霾天今天有所缓解 美国野火烟雾要来 大温雾霾或加重
    加国野火雾霾飘到格陵兰 天空漆黑 BC这些地雾霾超高风险 5千户撤离
    北美绝大部分雾霾中 大温躲过一劫 野火逼近大温要雾霾?疏散警报发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岳.此.建.御] 2017-01-18 09:12
    未来,京津冀还适合人类居住吗?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