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时的你,也有创造力(图)

  创造力,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或许称得上最为美妙的词语。它让我们有了汽车,有了飞机,有了手机,有了互联网,还有数不清的文化财富。创造力将无数不可能化为可能,可谓是现代社会的“开创者”之一。


  

  创造力让生活更美好

  创造力如此有用,自然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而对于研究者来说,想要研究一种能力,首先就要确定如何测量这种能力,即,使用一定的方法与标准,将这种能力进行量化。

  有研究发现,发散性思维是一项测量创造潜能的良好指标,7岁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可以预测他们之后的创造成就与事业成就。

  

  这就是一类发散性思维的测试哟~

  在弄清楚可以用什么测量创造力之后,研究者就开始好奇:我们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表现出创造力的呢?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表现出创造力了呢?

  来自英国的一群科学家们就被这个问题迷住了,他们想要弄清楚,是否一岁的儿童也能表现出创造力。于是研究者们有了被试——

  1岁的儿童,有了目标——测量他们的创造力,也有了测量指标——发散性思维。不过问题出现了:研究者们不太可能对着1岁的儿童进行访谈,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周围有些什么东西”——这个时候他们还不太会说话呢!

  

  虽然我和山一样强壮,但是本宝宝太小,还不会说话

  面对这些不能说话的孩子们,必须有一种不依靠语言的测量方式。研究者Hoicka与Berg于是设计了一个有趣的任务——怪箱子测试(Unusual Box Test,UBT)——用以评价

  这些还没有具备语言能力的儿童发散性思维能力如何。

  

  怪箱子测试

  的主体自然是“怪箱子”。它是一个彩色的木箱,木箱的外壁上有一些砖块、彩线、圆环,其中一边还有一个洞。木箱内有一个小房间,以及一个阶梯。

  除了木箱之外,任务中还会用到一些新奇的小玩具,包括一个线圈型容器(左下一),一个奇怪的塑料铲子(左下二),一个橡胶玩具(中),一个挂钩(右下二)以及一个振动玩具(右下一)。

  实验的过程很简单。


  实验者首先会给孩子呈现这个彩色木箱,并逐一向孩子介绍以上这些特点,确保孩子看到这些有趣的部分。

  接着,实验者会给孩子一个小玩具,让他们随意玩耍90s。

  在孩子开心地玩耍了90s后,实验者会让孩子停下来,并且拿走玩具,然后给他们一个新的玩具,再让他们玩90s。

  实验者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孩子玩遍5个玩具。而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实验者会记录孩子使用了多少种不同的玩法来玩弄这些玩具与木箱。如果孩子的玩法越多,说明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越好。

  最后,实验者还记录了父母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用来探究父母和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哪怕是1岁的孩子也有着不错的发散性思维:他们在实验中平均会有16种不同的玩法,表现最好的孩子甚至有28种不同的玩法!不要以为这很简单哦,要知道,这些孩子们都只有1岁大呢!

  研究者们还发现,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他们父母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比较高的相关。这说明发散性思维,或者说创造力,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并且这种遗传因素甚至早在1岁的时候就开始表现出来了。不过遗传并不是全部。也有其他的研究发现,双胞胎之间的创造力也存在一些差异,有研究还证明发散性思维是可以学习的,因此环境以及社会学习也是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1岁的孩子,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能够快速地学习父母的行为表现,所以当父母在日常中表现出来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多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会提高;而与之相对,如果孩子们观察到的发散性思维较少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会随之减少。

  

  你说我厉不厉害,我当然厉害~!

  考虑到1岁儿童的模仿能力,其实社会学习对于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来说更为重要!所以如果想要宝宝更具有创造力,各位爸爸妈妈可以试着在生活中向宝宝展现自己创造性的一面哦~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