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 李安新片 是比卸妝液還可怕的技術

  怎麼形容這種感受呢?


  120幀每秒的畫面的確是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因為它太不像電影了,你甚至感覺角色就在台上演出,觸手可及。片中有壹場戲,某大兵動怒勒住了壹個橄欖球觀眾的脖子,然後我們眼睜睜看著這個觀眾的臉色由白轉紅,紅到每根血管都看得見,更不要說小小的蒼蠅都被捕捉的清晰可見。

  

  但如果你硬要我描述壹下感覺,它大概是這樣的,就像做完了壹個近視眼科手術,被紗布纏了幾周後,突然被拿掉壹樣,你突然覺得周圍的人和事物太過飽滿和應接不暇,壹個人在你面前說話,你盯著他的嘴,感覺很近很近,你可以數得見他臉上的痘痘,嘴角的細紋,然後就走神了...因為畫面缺乏焦點,信息量太大,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這就是《比利·林恩》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你看,雖然我不太願意反復強調120幀每秒的新技術,但還是稍微說壹下。

  關於120幀:簡單來說,我們通常看電影的規格是24幀,彼得·傑克遜在《霍比特人》拍攝的時候,直接嘗試了48幀的拍攝,成片效果能看清楚甘道夫爺爺的毛孔,當時很多人對此評價就是,“太過真實,眼睛不舒服,卡幀,像電視電影”。


  

  傑克遜對這壹數值的選取是基於人眼壹秒內察覺閃光次數的最高界限:48次。而電影的視覺原理便是用壹格格靜止圖像的連續播映,向觀眾傳遞運動圖像的幻覺,之前的每秒24幀,需要通過人眼的視覺暫留效應,才能感受到電影。

  而將電影幀率調至每秒48幀後,經過人眼每秒2次信息采樣後,超過了人眼輕動的平均頻率84Hz。觀眾得到了兩倍於預期的信息,就會出現卡頓、抖動、模糊的問題出現。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章子怡等了25年!李安把章子怡從少女熬成大女主 加盟李安新片 她有望成下壹個楊紫瓊
    李安兩獲奧斯卡導演獎!他失業6年,妻子想過自殺 梁朝偉傳真槍實彈湯唯!李安曝最大功勞歸劉嘉玲  (1條評論)
    壹個李安,抵得上壹萬句文化自信 李安終於說了 痛失奧斯卡最佳內幕
    梁朝偉獲頒終身成就金獅獎,淚謝李安劉嘉玲 李安:晚熟的人該怎樣活?直面弱點
    李安歎"太老了" 不會再拍超英電影 讓兒子演李小龍 李安要捧下壹代了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