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 李安新片 是比卸妝液還可怕的技術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絕對排在首位的。
11月6日,距離上映還有5天,《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當然了,是純120幀、4K、3D!
觀看這部“未來電影”,那是壹種什麼體驗?


感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你要面對的,不僅是壹部電影,而是壹種新技術,每秒120幀,壹種新的媒體介質,甚至是壹種未來電影的可能。
看到這兒,很多人定會說,能不能不討論技術。
事實上,在這部電影,技術本身就是故事的壹部分,就像《色戒》裡的性愛,不是噱頭,120幀也參與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敘事。用李安的話來說:“120幀能把人看透!”

電影開場是在李安電影中罕見的分屏畫面。左屏展現了兩個美國大兵,壹個受傷在倒地,壹個跪著開槍掩護,畫外音說,這就是伊拉克戰爭中的新晉美國英雄--比利·林恩,片名出現在右側,影片開始。
開場的10分鍾,李安以現實和回憶穿插,觀眾們的眼睛也逐漸的適應120幀每秒、4K和3D壹起帶來的新感受,當然,這也花了壹點時間消化這種身臨其境。

怎麼形容這種感受呢?
120幀每秒的畫面的確是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因為它太不像電影了,你甚至感覺角色就在台上演出,觸手可及。片中有壹場戲,某大兵動怒勒住了壹個橄欖球觀眾的脖子,然後我們眼睜睜看著這個觀眾的臉色由白轉紅,紅到每根血管都看得見,更不要說小小的蒼蠅都被捕捉的清晰可見。

但如果你硬要我描述壹下感覺,它大概是這樣的,就像做完了壹個近視眼科手術,被紗布纏了幾周後,突然被拿掉壹樣,你突然覺得周圍的人和事物太過飽滿和應接不暇,壹個人在你面前說話,你盯著他的嘴,感覺很近很近,你可以數得見他臉上的痘痘,嘴角的細紋,然後就走神了...因為畫面缺乏焦點,信息量太大,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這就是《比利·林恩》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你看,雖然我不太願意反復強調120幀每秒的新技術,但還是稍微說壹下。
關於120幀:簡單來說,我們通常看電影的規格是24幀,彼得·傑克遜在《霍比特人》拍攝的時候,直接嘗試了48幀的拍攝,成片效果能看清楚甘道夫爺爺的毛孔,當時很多人對此評價就是,“太過真實,眼睛不舒服,卡幀,像電視電影”。

傑克遜對這壹數值的選取是基於人眼壹秒內察覺閃光次數的最高界限:48次。而電影的視覺原理便是用壹格格靜止圖像的連續播映,向觀眾傳遞運動圖像的幻覺,之前的每秒24幀,需要通過人眼的視覺暫留效應,才能感受到電影。
而將電影幀率調至每秒48幀後,經過人眼每秒2次信息采樣後,超過了人眼輕動的平均頻率84Hz。觀眾得到了兩倍於預期的信息,就會出現卡頓、抖動、模糊的問題出現。

但在《比利·林恩》完全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片中最重要的壹場動作戲,林恩回想起自己在伊拉克的經歷,鏡頭跟著男主角沖出戰場,向敵人射擊,上前營救,壹個鏡頭幹淨利落,完全沒有出現卡或者眩暈不舒服的觀影感受。有意思的是,李安在發布會上還告訴我們壹個事實:“人的眼睛是可以接受900幀的!”
目前最普及的IMAX大銀幕被譽為“進入壹部電影”。
《比利·林恩》帶來的不僅是“進入壹部電影”,更是“沉浸式觀影”。這種“沉浸式”會讓你完全忘記攝像機的存在,你想觀察就觀察哪裡,攝像機就是你的眼。

撇開這些技術詞匯,李安給了演員們壹次超越以往演技的機會,首先,他們要看起來像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在演戲,為了避免穿幫,男演員壹天要刮兩次胡子,(斯圖爾特在片中沒有化妝,為了保持更好的皮膚,她在影片開拍的前幾個月就注意飲食),另外,《比利·林恩》是壹部細膩關注內心選擇具有多重解讀空間的佳作。
但它不是壹部簡單的戰爭電影,他是壹個德克薩斯小伙壹天內作出的人生選擇。李安也說,原著中最打動自己的就是林恩的成長與領悟。

終於,到了大家最關注的劇情部分。
影片根據暢銷作家本·方丹的同名改編,首先事件是確有其事,但人物是虛構的。比利·林恩因伊拉克戰場上與敵軍的壹場激戰,機緣巧合地成為了美國英雄。又因同行的好萊塢經紀人誇下海口,說影後希拉裡斯萬克想要女伴男裝出演他們的真實事跡,為此他們還能獲得壹筆不少的片酬,但他和戰友們受邀至全美橄欖球比賽的中場休息授勳,卻引發了這位年輕士兵對人性的終極思考。

當林恩到達球賽的發布會現場時,他的眼光落在火辣熱情的啦啦隊美女身上,而這個金發女郎全身都散發著“熱情”“性”,這也是林恩此刻想的事。

有意思的是,林恩參加中場表演,留下壹行眼淚,其實並非受到愛國氛圍感染,腦子裡想的都自己是和剛認識的拉拉隊員親熱的樣子。這些想象中的畫面是林恩人生的壹部分,他只是個普通男孩,為什麼要去伊拉克打仗?
很快,影片給出了清晰的答案,為了姐姐的醫藥費,在接受采訪,經過嘲諷後,半場休息的表演開始了,滿天煙花,真命天女的甩臀表演,所有人的歡呼,每壹個環節都是作秀,這壹切都讓林恩不得不穿越到“蘑菇”死去的那壹刻。

正如她對啦啦隊女孩說的那句台詞--“全國都在慶祝我人生中最糟糕的壹天”,此刻,林恩已經看清自己的人生軌跡,他做出了選擇。
而這個選擇,已經與戰爭無關。
坦白的講李安這次講故事的方式比較中庸,《比利·林恩》裡的人物之間涉及到各種關系,親情、戰友、商人利益等,而片中處理最好的壹段人物關系,是林恩和姐姐凱瑟琳,當然,親情戲向來是李安最拿手的。反而,其他人物的處理,每段關系都流於表面。

其實,李安在紐約首場放映前的話拾分耐人尋味:“請大家給這部電影壹個機會,對新鮮事物保持寬容,請欣賞這部電影。”很意外,此話竟然出自李安之口,果不其然,紐約首映後,爛番茄好評只有17%。
關於這部電影的具體感受,橘子君還是希望你能去親自體驗。
最後分享豆瓣“Prufrock的情歌”做的壹個數據,相信能讓你更好的理解本片:
1.美國17%的流浪人口是退役軍人。
2.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160萬退役軍人中,有45%正在申請殘疾補助。33%已確認具有和役期相關的殘疾。
3.這些軍人裡,20%左右被確診患有PTSD或抑郁症,剩下的80%裡有許多人不願意進醫院,不願意看心理醫生,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問題。

看完片之後,橘子君又跑去發布會,坦白的來講,現場全是李安的粉絲,每個記者起來提問題,都要像安叔表白壹下,廢話不多說,看看安叔又說啥金句啦!

形式本身就是內容,120幀能把人“看透”
當提及120幀到底能給觀眾帶來怎樣的直觀感受?李安這樣解釋道:“120幀不是數學上簡單相加的概念。對於男主角來說,通過120幀我們能看到他白裡透紅的皮膚,這些東西合起來還有另外壹層意義,我們好像能看出來他的氣色。
我們平時在交談中,不光有台詞還有潛台詞,還有人的心態、氣質各各方面,我們都可以用心體會用眼睛去掃描,我們的眼睛可比電影厲害多了,可以看到900幀,清晰度比電影還高。所以用120幀能把人看透,不光是犀利還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觀眾可以看透是真人不是假人,我確實感受到有種美感在裡面。”

電影和人生壹樣,都要保持新鮮度
在李安看來,電影和人生壹樣,都要保持新鮮度:“我不想把電影當作我的工作或者傳道的工具,我希望跟它是壹種歷久彌新的關系,就像跟你的伴侶和家人壹樣,壹直要日新月異、不進則退。我覺得目前適合用120幀拍攝的還是壹些感觀比較強的東西,將來觀眾習慣了,什麼題材都可以。它會為電影帶來更多的詞匯,更多的表達可能。?

看完電影千萬不要把眼鏡帶走了啊!
除了李安,發布會上還有壹個人最可愛,博納總裁於冬。於冬說,當年《阿凡達》上映時全國只有12個IMAX銀幕,800個3D銀幕,其中雙榆樹的壹塊IMAX銀幕就創造了壹個億票房,所以接下來伍天如果有影院想升級設備還來得及。

此次博納不惜代價將悠唐博納電影院改造成120幀,還在台上說3D眼鏡就值800元希望大家千萬不要把眼鏡帶走,因為補貨很難。你能夠感受到於冬對於電影品質的要求,是遠遠在壹個商人之上的。
突然發現,於冬也好可愛。

到了晚上,就開始了《比利·林恩》的中國紅毯,更是驚動了京城半個電影圈。
李安和玉嬌龍再聚首


范冰冰、馮小剛夫婦

孫紅雷

劉昊然、迪麗熱巴

張之亮、徐崢

另外,最受關注的也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票價。
博納國際影城悠唐旗艦店4k/3D/120幀制式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實施錯峰觀影優惠價,每天早晚第壹場和最後壹場非會員價為230元,會員價為180元;周壹至周伍18:00前時段非會員價288元,會員價238元;黃金時段以及周六日,非會員價320元,會員價260元。
11月11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正式全國公映,抓進去影院感受吧。
最後壹句
由於在120幀每秒的情況下,人臉的每個細節都極其清楚,橘子君的同事說:“又壹項比卸妝液還可怕的發明誕生了,整容臉和美圖秀秀愛好者會集體封殺這個技術吧!”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要說橘子君年度最期待的電影,11月6日,距離上映還有5天,《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當然了,是純120幀、4K、3D!
觀看這部“未來電影”,那是壹種什麼體驗?


感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你要面對的,不僅是壹部電影,而是壹種新技術,每秒120幀,壹種新的媒體介質,甚至是壹種未來電影的可能。
看到這兒,很多人定會說,能不能不討論技術。
事實上,在這部電影,技術本身就是故事的壹部分,就像《色戒》裡的性愛,不是噱頭,120幀也參與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敘事。用李安的話來說:“120幀能把人看透!”

電影開場是在李安電影中罕見的分屏畫面。左屏展現了兩個美國大兵,壹個受傷在倒地,壹個跪著開槍掩護,畫外音說,這就是伊拉克戰爭中的新晉美國英雄--比利·林恩,片名出現在右側,影片開始。
開場的10分鍾,李安以現實和回憶穿插,觀眾們的眼睛也逐漸的適應120幀每秒、4K和3D壹起帶來的新感受,當然,這也花了壹點時間消化這種身臨其境。

怎麼形容這種感受呢?
120幀每秒的畫面的確是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因為它太不像電影了,你甚至感覺角色就在台上演出,觸手可及。片中有壹場戲,某大兵動怒勒住了壹個橄欖球觀眾的脖子,然後我們眼睜睜看著這個觀眾的臉色由白轉紅,紅到每根血管都看得見,更不要說小小的蒼蠅都被捕捉的清晰可見。

但如果你硬要我描述壹下感覺,它大概是這樣的,就像做完了壹個近視眼科手術,被紗布纏了幾周後,突然被拿掉壹樣,你突然覺得周圍的人和事物太過飽滿和應接不暇,壹個人在你面前說話,你盯著他的嘴,感覺很近很近,你可以數得見他臉上的痘痘,嘴角的細紋,然後就走神了...因為畫面缺乏焦點,信息量太大,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這就是《比利·林恩》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你看,雖然我不太願意反復強調120幀每秒的新技術,但還是稍微說壹下。
關於120幀:簡單來說,我們通常看電影的規格是24幀,彼得·傑克遜在《霍比特人》拍攝的時候,直接嘗試了48幀的拍攝,成片效果能看清楚甘道夫爺爺的毛孔,當時很多人對此評價就是,“太過真實,眼睛不舒服,卡幀,像電視電影”。

傑克遜對這壹數值的選取是基於人眼壹秒內察覺閃光次數的最高界限:48次。而電影的視覺原理便是用壹格格靜止圖像的連續播映,向觀眾傳遞運動圖像的幻覺,之前的每秒24幀,需要通過人眼的視覺暫留效應,才能感受到電影。
而將電影幀率調至每秒48幀後,經過人眼每秒2次信息采樣後,超過了人眼輕動的平均頻率84Hz。觀眾得到了兩倍於預期的信息,就會出現卡頓、抖動、模糊的問題出現。

但在《比利·林恩》完全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片中最重要的壹場動作戲,林恩回想起自己在伊拉克的經歷,鏡頭跟著男主角沖出戰場,向敵人射擊,上前營救,壹個鏡頭幹淨利落,完全沒有出現卡或者眩暈不舒服的觀影感受。有意思的是,李安在發布會上還告訴我們壹個事實:“人的眼睛是可以接受900幀的!”
目前最普及的IMAX大銀幕被譽為“進入壹部電影”。
《比利·林恩》帶來的不僅是“進入壹部電影”,更是“沉浸式觀影”。這種“沉浸式”會讓你完全忘記攝像機的存在,你想觀察就觀察哪裡,攝像機就是你的眼。

撇開這些技術詞匯,李安給了演員們壹次超越以往演技的機會,首先,他們要看起來像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在演戲,為了避免穿幫,男演員壹天要刮兩次胡子,(斯圖爾特在片中沒有化妝,為了保持更好的皮膚,她在影片開拍的前幾個月就注意飲食),另外,《比利·林恩》是壹部細膩關注內心選擇具有多重解讀空間的佳作。
但它不是壹部簡單的戰爭電影,他是壹個德克薩斯小伙壹天內作出的人生選擇。李安也說,原著中最打動自己的就是林恩的成長與領悟。

終於,到了大家最關注的劇情部分。
影片根據暢銷作家本·方丹的同名改編,首先事件是確有其事,但人物是虛構的。比利·林恩因伊拉克戰場上與敵軍的壹場激戰,機緣巧合地成為了美國英雄。又因同行的好萊塢經紀人誇下海口,說影後希拉裡斯萬克想要女伴男裝出演他們的真實事跡,為此他們還能獲得壹筆不少的片酬,但他和戰友們受邀至全美橄欖球比賽的中場休息授勳,卻引發了這位年輕士兵對人性的終極思考。

當林恩到達球賽的發布會現場時,他的眼光落在火辣熱情的啦啦隊美女身上,而這個金發女郎全身都散發著“熱情”“性”,這也是林恩此刻想的事。

有意思的是,林恩參加中場表演,留下壹行眼淚,其實並非受到愛國氛圍感染,腦子裡想的都自己是和剛認識的拉拉隊員親熱的樣子。這些想象中的畫面是林恩人生的壹部分,他只是個普通男孩,為什麼要去伊拉克打仗?
很快,影片給出了清晰的答案,為了姐姐的醫藥費,在接受采訪,經過嘲諷後,半場休息的表演開始了,滿天煙花,真命天女的甩臀表演,所有人的歡呼,每壹個環節都是作秀,這壹切都讓林恩不得不穿越到“蘑菇”死去的那壹刻。

正如她對啦啦隊女孩說的那句台詞--“全國都在慶祝我人生中最糟糕的壹天”,此刻,林恩已經看清自己的人生軌跡,他做出了選擇。
而這個選擇,已經與戰爭無關。
坦白的講李安這次講故事的方式比較中庸,《比利·林恩》裡的人物之間涉及到各種關系,親情、戰友、商人利益等,而片中處理最好的壹段人物關系,是林恩和姐姐凱瑟琳,當然,親情戲向來是李安最拿手的。反而,其他人物的處理,每段關系都流於表面。

其實,李安在紐約首場放映前的話拾分耐人尋味:“請大家給這部電影壹個機會,對新鮮事物保持寬容,請欣賞這部電影。”很意外,此話竟然出自李安之口,果不其然,紐約首映後,爛番茄好評只有17%。
關於這部電影的具體感受,橘子君還是希望你能去親自體驗。
最後分享豆瓣“Prufrock的情歌”做的壹個數據,相信能讓你更好的理解本片:
1.美國17%的流浪人口是退役軍人。
2.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160萬退役軍人中,有45%正在申請殘疾補助。33%已確認具有和役期相關的殘疾。
3.這些軍人裡,20%左右被確診患有PTSD或抑郁症,剩下的80%裡有許多人不願意進醫院,不願意看心理醫生,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問題。

看完片之後,橘子君又跑去發布會,坦白的來講,現場全是李安的粉絲,每個記者起來提問題,都要像安叔表白壹下,廢話不多說,看看安叔又說啥金句啦!

形式本身就是內容,120幀能把人“看透”
當提及120幀到底能給觀眾帶來怎樣的直觀感受?李安這樣解釋道:“120幀不是數學上簡單相加的概念。對於男主角來說,通過120幀我們能看到他白裡透紅的皮膚,這些東西合起來還有另外壹層意義,我們好像能看出來他的氣色。
我們平時在交談中,不光有台詞還有潛台詞,還有人的心態、氣質各各方面,我們都可以用心體會用眼睛去掃描,我們的眼睛可比電影厲害多了,可以看到900幀,清晰度比電影還高。所以用120幀能把人看透,不光是犀利還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觀眾可以看透是真人不是假人,我確實感受到有種美感在裡面。”

電影和人生壹樣,都要保持新鮮度
在李安看來,電影和人生壹樣,都要保持新鮮度:“我不想把電影當作我的工作或者傳道的工具,我希望跟它是壹種歷久彌新的關系,就像跟你的伴侶和家人壹樣,壹直要日新月異、不進則退。我覺得目前適合用120幀拍攝的還是壹些感觀比較強的東西,將來觀眾習慣了,什麼題材都可以。它會為電影帶來更多的詞匯,更多的表達可能。?

看完電影千萬不要把眼鏡帶走了啊!
除了李安,發布會上還有壹個人最可愛,博納總裁於冬。於冬說,當年《阿凡達》上映時全國只有12個IMAX銀幕,800個3D銀幕,其中雙榆樹的壹塊IMAX銀幕就創造了壹個億票房,所以接下來伍天如果有影院想升級設備還來得及。

此次博納不惜代價將悠唐博納電影院改造成120幀,還在台上說3D眼鏡就值800元希望大家千萬不要把眼鏡帶走,因為補貨很難。你能夠感受到於冬對於電影品質的要求,是遠遠在壹個商人之上的。
突然發現,於冬也好可愛。

到了晚上,就開始了《比利·林恩》的中國紅毯,更是驚動了京城半個電影圈。
李安和玉嬌龍再聚首


范冰冰、馮小剛夫婦

孫紅雷

劉昊然、迪麗熱巴

張之亮、徐崢

另外,最受關注的也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票價。
博納國際影城悠唐旗艦店4k/3D/120幀制式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實施錯峰觀影優惠價,每天早晚第壹場和最後壹場非會員價為230元,會員價為180元;周壹至周伍18:00前時段非會員價288元,會員價238元;黃金時段以及周六日,非會員價320元,會員價260元。
11月11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正式全國公映,抓進去影院感受吧。
最後壹句
由於在120幀每秒的情況下,人臉的每個細節都極其清楚,橘子君的同事說:“又壹項比卸妝液還可怕的發明誕生了,整容臉和美圖秀秀愛好者會集體封殺這個技術吧!”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