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 热推之后被雪藏 柴静和周小平一样?

  “既然柴静可以做这种事,那么,能不能让李静,王静,赵静她们做一个有关中国土壤污染的调查?做一个水污染的调查?做一个关于是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调查?让不让做呢?如果不让做,为什么让柴静做这样的调查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


  中国特色的舆论场

  鉴于当今中国的政治不透明和严格的舆论管控,尤其是中共新领导人习近平上台两年来大力加强互联网信息管控,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中国的互联网推出并引起各方的强烈反应之后,形形色色的阴谋论不胫而走。

  其中一个广为流行的阴谋论认为,就像官方媒体原先力推被中国公众称为网络小混混周小平是出自习近平的指令一样,官方媒体现在力推柴静也大有可能是出自习的指令。

  也有阴谋论者从习近平上台以来以反腐败名义清理政敌的大格局着眼,指出《穹顶之下》将批评矛头指向中国国营的石油天然气垄断企业,显示了这是习近平当局的权力斗争和利益斗争的一部分,是习向敌手和公众释放信号,准备对控制垄断行业的权贵阶层动手,拿下他们,换上自己人。

  与此同时,对《穹顶之下》的主题即空气污染问题,习近平的态度也让观察家们分成截然的两派。一派认为,习近平在这个问题上深不可测;另一派人认为,习近平在这个问题上煳里煳涂。

  两派意见都可以从中国官方正式报道中为自己找到论据。而官方的正式报道显示,习一方面认为这个问题很要紧,必须赶紧解决(习甚至用解决不好“提头来见”[即杀头]的说法予以强调);习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个问题不那么要紧,公众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两派都可以拿来支持自己论点的官方报道包括:

  “习近平总书记昨天在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在谈及到关于雾霾天气的时候,习近平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这些问题。他回忆到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黄沙子。到了冬天,加上煤烟气,情况就更糟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习近平风趣的一番话使得全场都大笑起来。他接着讲到说,老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还在面对新的问题,其实老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在中国社会里面同时存在的。”(2013年3月)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的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到舒适一点。”(2014年11月)

  现在外界还不清楚习近平与《穹顶之下》的高调亮相是否有关联或有多少关联,也不清楚对空气污染问题习近平现在到底是更倾向于解决不好“提头来见”的紧迫认识,还是更倾向于不要着急的淡定。

  在另一方面,经过几天的热闹之后,中国互联网上的《穹顶之下》的宣传和讨论明显冷却下来。有论者认为,这明显是官方的强制冷却,显示《穹顶之下》的非官方背景和它的真正公益性质。

  但也有论者认为,周小平几个月前也被官方热推,又被官方冷却和冷藏,然后再有控制地亮相;同理,柴静过去和今后的亮相都必定是在官方的掌控之中。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国共话题访谈引热议 柴静《看见》在中国全面下架
    柴静没有沉默,她在地球的另一边继续发问 柴静走出中央电视台舒适圈 成功转型自媒体人
    柴静: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柴静旧作《看见》在大陆多个电商平台突然被下架
    柴静对话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雇佣兵:决定说出真实 中国观察:央视前记者芮成钢 柴静等 纷纷进军油管
    48岁柴静线上公开露面,整个人都变了样  (1条评论) 前央视主播柴静8年复出预告片遭禁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