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 热推之后被雪藏 柴静和周小平一样?

中国严重的空气污染,即官方媒体所说的雾霾处于失控状态,而且长期持续恶化。
与此同时,官方的中央电视台前记者柴静在2月的最后一天通过互联网推出的她自费制作的空气污染问题记录片《穹顶之下》在中国国内所引发的评论和争议一度也好象是进入失控状态。
然而,批评者指出,与空气污染不同的是,纪录片《穹顶之下》本身以及中国国内有关《穹顶之下》的报道和争议显示,中国的舆论一直牢牢掌控在中国执政党共产党的手中。
穹顶之下舆论鼎沸
2月28日,长达一百多分钟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中国一些大互联网网站一推出,便立即受到中国网民的关注,点击很快上亿,评论成千上万上百万。
许多人高度赞扬柴静倾自己之力、自费一百万元人民币精心制作和播出这部涉及公众健康大事的公益片,显示了她和她的团队难能可贵的公益心。赞扬者指出,无论批评者提出什么批评,《穹顶之下》上线之后来引起的社会反应如此热烈,说明柴静捕捉到了公众特别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与此同时,《穹顶之下》也受到许多众多的批评。批评者的意见多种多样,总起来说大致有以下四类:
1)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提出质疑——《穹顶之下》所讲述的中国空气污染现象缺乏比较基准,因而难以说明问题,或曰难以帮助人们认清问题;
2)从基本事实上提出质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与标准管理部副总工程师万战翔发表文章说,“(柴静)说我国的油品标准不是政府制定的,是油企制定的。她说错了!其实北京的京五标准是北京环保局制定的,国五标准是国家标准委制定的”;
3)从《穹顶之下》的传播情况提出质疑——当下中国或联网信息管制空前严格,触犯管制的人动辄被抓捕投入监狱,这时怎么会有这样独立制作的纪录片得到这样的超级特殊待遇,可以自由传播,而且是得到人民网这样的官方大网站的传播,更有人民网进行广告宣传性专访与之配合?
4)从总体上提出质疑并予以否定——中国作家、评论家王五四认为,《穹顶之下》了无新意,展示的不过是官方推销多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式滥情和忽悠,回避当局以权谋私的权谋交易,为当权者打掩护和开脱,将政府出于权谋而不作为或胡作非为的罪责摊到或扣到作为受害者的公众头上。
王五四质疑道:
“事实我们知道的不少了,关心的也不少了,可权谋交易却是一直在继续,权谋交易就是事实本身。我们不知道奶粉质量问题很严重?不知道地沟油很严重?不知道教育问题很严重?都知道,那又如何?别信誓旦旦地说你要为了爱的人,为了孩子向啥啥宣战,你特么连对手都没搞清楚是谁宣啥战?曾经向毒奶粉宣战的被抓了被关了,你知道不?你关心过没?”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