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 我自己从事PM2.5研究 说几句柴静

  我在国内和美国都是做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包括无机有机及其来源。


  

  我在国内的大学10年前就在采集PM2.5的样品。当时国内还只有TSP和PM10的标准。我记得那时北京的PM2.5的数据就是非常高了,一般在100以上,严重时,例如沙尘暴,冬季,那就是几百以上。而当时美国EPA的标准好像是25。其实早在20年前,中国的污染就已经相当严重了。大家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在北方冬天,明明是大晴天,却看不见太阳,整个天像罩子一样把城市罩在里面,那就是雾霾。只是那时候,无人去关注这个问题。

  我认真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首先,我觉得她还是很敬业的,她的报告也很打动人。但是我发现她里面还是有很多观点结论是有问题的。

  1. 她说清晨时污染物浓度最高,原因是他们发现夜晚很多无尾气处理装置的柴油卡车在行驶。这个结论是错的,因为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本来就是双峰双谷形式的。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时候就是清晨和傍晚,这是由于大气稳定,上热下冷,造成逆温层,不利于大气对流,污染物扩散。

  2. 柴静背着的那个采样器,上面采集下来的PM2.5不代表人就吸入了那么多,因为采样器的空气流速和流量不等于人的呼吸频率和吸入量。我觉得柴静这里有点误导,好像人吸入了黑黑的一层PM2.5。

  3. 关于这些PM2.5的来源,最主要的就是扬尘,尾气和燃煤,夏季的二次颗粒物。柴静都提到了,她的重点抓住了燃煤和尾气,而对于扬尘只提了几句。那么扬尘是最重要的污染源吗?当然是,而且是占到1/3以上. 扬尘主要来自于城市建设以及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 中国这十多年,到处大兴土木,把大量的农田,绿地,树林都占下了,盖成了高楼别野。柴静,有没有追问扬尘污染源的责任人?这个责任人是谁,大家都知道!

  4. 燃煤,柴静大篇幅地详细讲解。低利润低效率的炼钢厂,冬季采暖用的劣质煤。但是比这两个污染更严重的是电厂,我不知道为什么柴静没去电厂看看?中国的火力发电是中国最主要的电的来源,到处都有。


  5. 尾气, 柴静把矛头对准了中石油中石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访。为什么不提高油品质量?为何不让环保部门参与制定标准?问题很尖锐,说的也很犀利。她给出的意见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这些都说的很好,唯一让我觉得有点诡异的是,她给出一张中石油中石化最近的贪腐关系网,她说这是一个腐败高发的系统。

  我质疑,在讨论污染时,突然提到腐败,而且仅在提到中石油中石化时?我觉得她的这张图,完全是画蛇添足,授人以柄。

  6. 环保局。 这个片子的环保部门的人都是以正义,正面的形式出场,他们说我不敢张开嘴,害怕别人看见我没牙。哇!我估计绝大部分看了此片的人,都对环保部门的人有敬意。但是,我想问问,各地环保局的人士,当年这些污染企业是怎么投产经营的?你们当年,为这些企业写各类环境评估报告,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难道不知道有今天的后果???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已经有 57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国共话题访谈引热议 柴静《看见》在中国全面下架
    柴静没有沉默,她在地球的另一边继续发问 柴静走出中央电视台舒适圈 成功转型自媒体人
    柴静: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柴静旧作《看见》在大陆多个电商平台突然被下架
    柴静对话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雇佣兵:决定说出真实 中国观察:央视前记者芮成钢 柴静等 纷纷进军油管
    48岁柴静线上公开露面,整个人都变了样  (1条评论) 前央视主播柴静8年复出预告片遭禁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6 游客 [四.西.宇.弟] 2015-03-03 13:24
    雾霾是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的事实,还说啥废话啊。
    评论5 游客 [改.昔.流.义] 2015-03-03 13:18
    任何与柴静一样可以自由发言,不是吗?柴静在片子里声明不许观众对此发言吗?
    评论4 游客 [畜.幼.读.奥] 2015-03-03 10:27
    中国人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她那样,别在指手画脚了,拿出你的态度和行动来,别就知道反驳。
    评论3 游客 [曰.香.与.能] 2015-03-03 09:55
    柴静不是专业研究大气的,她的观点可能不是很专业不要吹毛求疵,我们应该一致支持她,与政府联合起来治理污染才是正理,毕竟我们生活在穹顶之下
    评论2 游客 [始.教.王.二] 2015-03-03 09:34
    作为一个记者以足够了,高大全的东西太离谱。好开头。也不是凭空捏造,更不是做科学研究,基本属实。
    评论1 游客 [曰.曰.平.王] 2015-03-03 09:27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