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地产点评] 加拿大控移民调房价 新政难撼楼市

  事实上,高房价的弊端不只体现在温哥华,伴随着加拿大房价的不断攀升,很多问题逐步浮现出来。不少房地产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父母帮助自己的孩子购房,特别是在房价高企的地方。


  “这种情况在多伦多很常见,那里的房价正在挑战购房者负担能力的极限。”家住多伦多的李艾告诉记者,她周围很多朋友都靠着父母的资助买房,高房价给加拿大人造成了极为沉重的生活负担。这样的“啃老”现象如今越来越普遍。

  可以说,居高不下的加拿大房价已经摧毁了许多当地人的买房梦,许多人要么被迫大举借贷,要么被迫搬到郊区做通勤族。

  加拿大皇家银行近期发布的房屋担负力指数报告显示,目前多伦多居民家庭税前收入的56%都被房屋成本吃掉,温哥华这一比例更是达到82%的惊人程度,安省这一指数也已经达到51%,是24年来的新高水准。而根据加拿大按揭与房屋公司(CMHC)房屋担负力定义,这一比例最多只能占家庭收入的30%。

  更有观点认为,加拿大高房价背后已经存在严重的泡沫化。

  “多伦多和温哥华目前房屋均价已超100万美元,这是几年前无法想到的价格。”李艾告诉记者。这样的高价让自认为“没有泡沫”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有些心虚。

  因此,加拿大丰业银行经济师霍尔特(Derek Holt)最近指出,人们不能对加拿大房地产太早放松警惕。霍尔特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他仍然坚信在加拿大房地产屡创新高之际,人们不应该对加拿大房地产风险放松警惕,而是应该提高警惕。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加拿大家庭负债与收入比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未来随着买房支出的增加,这一水平还将维持。

  “最近,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上升明显,且个别地区房价涨幅高达8%左右,市场仍然需求旺盛,泡沫化并不明显,所以暂时还不至于出现楼市崩盘的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房价导致家庭负债率上升,人员压力增加,其他消费减少,不利于其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韩长吉认为。

  加拿大金融业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局(OSFI)副局长Mark Zelmer也于近日对外表示,加家庭负债与收入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且比10年前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家庭负债水平过高可能成为影响加经济安全的现实问题。

  控移民调房价

  面对各种潜在风险,加拿大政府也在采取一些手段来控制当地的房价,前段时间移民政策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控制移民,遏制房价。


  据悉,加拿大联邦政府最新通过的《加强加拿大公民法》C-24法案和换领枫叶卡的新规定已经执行了半月有余。新规定对于不常在加拿大居住的人士保留枫叶卡,申请国籍,或保留国籍都有更严格的规定。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不常在加拿大居住的移民和公民。

  早在2012年10月,高盛就发布报告指出,加拿大部分地区出现建房过度的迹象,超低利率正在影响房地产市场,房价很可能出现大跌。

  据德意志银行统计,加拿大房价目前水平超过历史平均价格的80%,房价和该国民众的居民收入比也超过历史平均水平,各项指标都显示,在欧美主要国家中,加拿大楼市泡沫显著。

  所以,在当地政府的眼里,造成这样境况的“罪魁祸首”则是大批热爱买房的富商移民们。

  据媒体报道,很多富豪移民到加拿大以后,并不积极在当地发展实业,进行各种实体投资,而是热衷于买房置地,几乎每一个被海外富豪盯上的宜居城市的房价,都被炒到了天上。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本文由专栏作者供 "温哥华网" 专用,未经作者与网站同意,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文章仅代表专栏作者本人意见,与网站无关, 本站对内容不负任何责任.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地产点评: 谁是下一个失去的十年?  (1条评论) 点评:人口量化宽松政策后遗症  (3条评论)
    一周地产点评:住房通胀影响CPI 点评:加拿大比你想象的还要穷
    点评:降息房价大涨,你可能想多了  (1条评论) 年终总结:致联邦住房部长公开信  (1条评论)
    点评:租赁市场繁荣难以为继? 点评:大开发商破产 地产基金遭殃
    搞砸了移民系统,又搞砸住房体系 麻辣点评:政府主导房市就是养猪  (1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