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地产点评] 政府无视房产危机 外来者续推高房价

  


  

  加拿大各级政府无视温哥华房产可负担危机,采取了所谓的“让他们随便分蛋糕”的态度,放任不管。

  但这个城市的居民,却已经出离了愤怒。

  “大家对可负担房屋的关注都集中在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身上,”南素里业主Leigh Anderson说,“但对我来说中产阶级,尤其是年轻的家庭,根本没法在这个区域住下去了。”

  Shaughnessy居民Lesley Bentley报告说,“目前,但我住的这一个街区就有九户新房在建。”

  Jean Vardy说,她住在一栋一层的房屋中,这房子是几十年前建的。

  “每天都有人敲门,邮箱里有传单,经纪人会给我打电话,人们就站在路边拍我家的照片!”

  《温哥华太阳报》的读者们也会给我们发电子邮件,抱怨社区中不断捣毁旧屋,建大的新房,以最大的居住密度建房等等,影响了日照,也影响了隐私。

  Doug McCandless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能持续两年也很痛苦:“我们的社区像是被挟持做了人质,这些合同商来来去去,工地上留着大片的混乱不堪,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你或许觉得政客会感受到一些上述提到的痛苦,或许是这解决一下温哥华房产市场面对的问题。举例来说,是不是要求发展商对收到影响的邻里拿出1000元补偿?

  但事实却是,房产市场是政府的金库。政客们才不关心社区邻居是否收到干扰,他们只要市场继续保持热度,他们只要现金不断流入。


  比如,市政厅从建筑许可保险和居住密度奖金中获取经济利益,房产的密度越大,市政厅邮寄的地税单就越多。

  从省府来说,卑诗省拒绝修改房屋转售税,因为显然这也和省份收入相关。

  事实上,简慧芝的政府在最近的预算案中,让房屋更加不可负担,价值超过110万的房屋屋主不再有资格申请地税优惠。此前的门槛是129万5000元。

  有些人或许担心外国人购买本地房产会不断推升房价,但政府却不想跟随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和伦敦的脚步,对外国人购买本地午夜征收重税。

  一年前,卑诗大学地理教授David Ley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他很惊讶至今未看到温哥华进行政治反击。

  南华早报其后发表文章中国人买豪宅,温哥华人入微距”的文章中,Ley如此说:“房产市场的恶化程度相当之高,对许多人的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本文由专栏作者供 "温哥华网" 专用,未经作者与网站同意,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文章仅代表专栏作者本人意见,与网站无关, 本站对内容不负任何责任.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地产点评: 谁是下一个失去的十年?  (1条评论) 点评:人口量化宽松政策后遗症  (3条评论)
    一周地产点评:住房通胀影响CPI 点评:加拿大比你想象的还要穷
    点评:降息房价大涨,你可能想多了  (1条评论) 年终总结:致联邦住房部长公开信  (1条评论)
    点评:租赁市场繁荣难以为继? 点评:大开发商破产 地产基金遭殃
    搞砸了移民系统,又搞砸住房体系 麻辣点评:政府主导房市就是养猪  (1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