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救援:無人機如何才能真正解決高空滅火難題?

11月27日晚9時,香港(专题)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時通報,大埔宏福苑伍級火警已造成55人死亡。
截至11月27日晚10時,香港消防處發布的最新通報顯示,大埔宏福苑伍級火警已造成75人遇難,76人受傷,傷亡者中包含消防救援人員,其中1人殉職,11人受傷。
27日晚6時45分,消防人員在宏道閣16樓梯間成功救出壹名男性生還者。
這是壹場在人力投入上近乎飽和的救援行動。
根據特區政府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7日下午3時,香港消防處已累計調派200多輛消防車、約100輛救護車,出動超過1200名消防及救護人員。現場動用了11條消防喉和8台旋轉台鋼梯車進行射水灌救。另外,特區政府已根據大灣區應急行動機制,向內地尋求了設備支援,廣東消防總隊與深圳支隊提供了10架無人機用於現場搜救。
盡管救援規模龐大,但在宏福苑32層高的住宅樓前,物理條件的限制仍成為救援的最大掣肘。
11月27日凌晨,火勢尚未被完全撲滅時,經濟觀察報記者就在現場看到,在火勢最猛烈的東南側樓宇,數條從地面及低空噴射的水龍在風中被吹散,難以對高層火點形成有效壓制。壹位在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務人員向記者確認,受限於現場物理條件,現有的消防車臂展“只能覆蓋到樓宇的中間部分”,對於更高層的火勢,外部設備無法觸及。彼時,現場還有兩台隸屬於香港消防處的無人機正在作業,但主要是提供照明以及現場勘察。
香港消防處官網顯示,該處現役主力的“旋轉台鋼梯車”作業高度為56米。
而此次起火的宏福苑樓齡已達42年,樓高32層,高度超過90米,香港主力雲梯車的作業高度為56米,約合18層樓高,而起火的宏福苑高達32層,這意味著,當火勢蔓延至中高層後,現有的外部救援設備難以觸及。
“56米”
根據香港消防處官網公布的車輛資料,目前香港消防系統應對高層火災主要依賴兩款核心設備。
其中,現役主力的“旋轉台鋼梯車”由電腦控制,設有升降機及救生籠,主要功能是執行高空滅火和救援,其理論作業高度為56米。這也是目前香港消防處擁有的最高作業能力的地面裝備。
另壹款常見的“油壓升降台”車輛,雖然配備了消防水泵及1000升的水缸,但在高空救援能力上較為有限,其官方標定的最大救援高度僅為16米。
按照通常的住宅層高計算,16米的油壓升降台僅能觸及5層至6層的高度;即便是極限高度56米的旋轉台鋼梯車,也僅能覆蓋18層至19層的高度。
然而,此次發生火災的大埔宏福苑,其樓宇宏昌閣的高度為32層,這意味著,從第19層到第32層,這中間的13層區域,處於地面重型機械救援的“真空區”。
大埔宏福苑建成於1983年,樓齡已達42年。作為壹個擁有近2000個單位的大型屋苑,其40年前的內部道路規劃,並未預見到如今重型消防車輛的作業需求。
國內壹家生產超高層應急搶險車的企業負責人王先生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重型舉高消防車要達到理論上的最大作業高度,有壹個硬性前提,就是車輛必須在堅實的地面上完全展開其液壓支撐腳,以確保重心穩定。
“直臂雲梯車不僅僅是把梯子升起來那麼簡單,為了保證在幾拾米高空作業時不翻車,車輛底盤的支撐腳展開寬度通常在6米以上。”王先生解釋道。
然而,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宏福苑內部行車道狹窄,且路側停放著個別私家車,這種空間條件難以滿足重型雲梯車完全展開支撐腳的要求。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 延伸閱讀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