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淨利翻倍難敵18億判罰沖擊,金龍魚蒸發百億

文|新消費財研社
壹筆拾幾年前的棕櫚油倉儲業務,壹紙突如其來的刑事判決,讓千億糧油巨頭金龍魚(300999.SZ)陷入前所未有的風波。
11月25日,金龍魚收跌0.46%,這已是公司股價連續下跌的第4天,4天區間累計跌幅達8.4%,市值蒸發超百億。更為嚴重的是,全球知名指數公司MSCI宣布將金龍魚從MSCI中國指數中剔除,該調整已於11月24日收盤後正式生效。這壹決定可能影響被動資金的配置,進壹步加劇股價壓力。
這場震蕩與近日的壹份重磅公告息息相關,金龍魚下屬子公司益海(廣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下稱“廣州益海”)因合同詐騙罪(從犯)被壹審判決罰金100萬元,並需與主犯方共同向安徽華文國際經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徽華文”)退賠18.81億元經濟損失。
對於這壹判決,金龍魚表現出強硬態度,不僅當即提出上訴,更在11月21日召開投資者說明會,由董事長郭孔豐帶隊集體“喊冤”。這場橫跨拾余年、牽涉叁方主體的商業糾紛,隨著壹審判決的落地,已從單純的法律案件升級為關乎國有資產保護、民營企業合規邊界與資本市場信心的公共事件。
叁方協議下的棕櫚油貿易
如何引發超18億賠償?
時間回溯至2008年,棕櫚油貿易的黃金周期催生了壹場看似常規的叁方合作。彼時,安徽華文作為國有貿易企業,接受雲南惠嘉進出口有限公司(下稱“雲南惠嘉”)委托,代理其進口棕櫚油;金龍魚下屬子公司廣州益海則以專業倉儲方身份入局,負責這批棕櫚油的中轉存儲,叁方簽訂《中轉協議書》確立合作關系。
根據金龍魚2024年1月披露的《刑事起訴書》公告,公訴機關指控的核心事實是:雲南惠嘉實際控制人張利華通過行賄安徽華文時任董事長王民、財務總監王小虎等高管,將原“先款後貨”的安全交易模式,變更為風險極高的“先貨後款”。隨後張利華通過超額度提貨、偽造《對賬函》等方式,將儲存在廣州益海的棕櫚油私自售賣,卻通過虛假財務數據掩蓋事實,最終導致安徽華文巨額損失。
起訴書顯示,2008至2014年間,雲南惠嘉累計造成安徽華文直接損失32.3億元、間接損失20.15億元,其中與廣州益海“配合行為”相關的損失達18.81億元。
檢察機關據此認定,廣州益海及原總經理柳德剛構成合同詐騙罪的“幫助犯”。2025年11月19日,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壹審判決支持了這壹指控,柳德剛因多項罪名獲刑19年,廣州益海則面臨巨額退賠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雲南惠嘉曾是國內棕櫚油進口領域的頭部企業,2014年進口量達100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20%。但其資金鏈在2014年後斷裂,相關資產已被法院多次拍賣,這意味著18.81億元退賠責任極有可能主要由廣州益海承擔,而金龍魚2025年前叁季度歸母淨利潤僅為27.49億元。
子公司被判共犯罰沒18億
金龍魚六大理由堅稱“被蒙騙”
這起案件的審理過程異常漫長且激烈。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案件經歷了兩次庭審,時間跨度大,單次庭審持續時間長,雙方律師論辯激烈,僅圍繞審計報告這壹關鍵證據,庭審就從白天壹直持續到深夜11點32分。
審計報告成為雙方攻防的核心焦點,因為它是認定廣州益海是否存在低價購買涉案棕櫚油的重要依據。在7月3日的庭審中,雙方就審計報告簽字人員資格、是否執行了獨立審計等問題展開激烈辯論。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 延伸閱讀 |
金龍魚卷入詐騙大案:子公司被判詐騙,罰金百萬 |
壹紙判決炸出背後50億元巨額詐騙案,金龍魚喊冤 |
卷入"煤油混裝"風波 揭金龍魚背後的資本股權 |
國務院出手徹查!金龍魚盤中跌超8%,多家發聲自查 |
金龍魚回應貨車軌跡:武漢工廠該車裝運時為新車 |
15個月蒸發5300億!金龍魚跌落神壇 |
金龍魚蒸吃 盤點土豪寵物有多貴 |
在美國壹桶金龍魚食用油只要8元人民幣 (3條評論)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