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特朗普的 "創世紀計劃":赤裸裸的"國進民退"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最近簽署了壹項行政命令,正式啟動壹項被稱為“創世紀任務”(The Genesis Mission)的國家級人工智能(AI)發展努力。“創世紀”(Genesis)是《聖經》中的第壹卷,特朗普為這項國家級AI任務冠以此名,充分表達了這位美國總統對其寄予的厚望。


根據行政令描述,該任務的緊迫性和雄心壯志可與當年在贰戰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曼哈頓計劃”相媲美,旨在匯集美國國家實驗室超級計算機的強大算力和頂尖科學家的智慧,徹底變革科學研究的開展方式。

根據行政令中的描述,這項“任務”將構建壹個綜合性AI平台,利用來自美國頂尖科學機構數拾年積累的大規模數據所構建的聯邦科學數據集,來訓練科學基礎模型。同時,它將創建AI智能體(AI agents)以驗證新假設、自動化研究流程並加速科學突破。

從壹定意義上說,這項最新的文件可以算是美國白宮今年7月發布的《美國AI行動計劃》的細化與延伸。《行動計劃》旨在消除創新障礙,減少對外國對手的依賴,並釋放美國科學事業的全部力量。在那份文件中,除了掃除行政束縛(不必要監管)、加速創新和大力投入AI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還曾提到“投資AI賦能的科學研究”。最新簽署的《創世紀任務》正是將這壹設想付諸實踐。

很明顯,正如有評論所指出的:“創世紀任務”的出台是美國科技政策從“自由放任”向“任務導向型”國家資本主義轉變的標志性事件。“創世紀計劃”的核心突破,在於打破了過去拾年“硅谷主導AI發展”的慣性,將科技競爭的主導權重新收歸國家層面,這是AI競爭邏輯的根本轉向——從“市場驅動”到“國家主導”。

其戰略邏輯呈現叁大轉向。首先,從“消費級應用”到“硬科技攻堅”。此前美國AI優勢集中於ChatGPT等生成式應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消費端領域,而“創世紀計劃”明確將AI重心轉向解決“物理世界難題”—鎖定先進制造、生物技術、關鍵材料、核能、量子科學、半導體六大領域。

這些領域均是美中兩國科技博弈的核心戰場,也是決定未來產業競爭力與國家安全的“命門”。例如在核聚變領域,AI可通過模擬等離子體運動縮短實驗周期;在半導體領域,AI能優化芯片設計流程,突破3納米以下工藝瓶頸,這種“AI+硬科技”的組合,直指中國“卡脖子”技術痛點。

第贰,從“企業單打獨斗”到“舉國資源整合”。計劃以能源部為核心,整合17個國家實驗室(如橡樹嶺、阿貢實驗室)、頂尖高校(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學)與私營企業(英偉達、OpenAI、谷歌),形成“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科研機構攻堅”的協同體系。


不同於市場驅動下企業追求短期商業回報,國家主導模式更注重長期戰略價值—哪怕投入千億級資金、耗時拾年,只要能在核聚變、量子計算等領域實現突破,就能形成“贏者通吃”的戰略優勢,這是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無法實現的。

第叁,從“科學家個體創新”到“科研工業化”。計劃的終極目標是將“科學發現”從依賴科學家經驗的“手工模式”,升級為AI驅動的“工業化流水線”:通過“美國科學與安全平台”(ASSP)整合超算資源與物理世界數據,讓AI智能體自動生成科研假設、指揮機器人實驗室開展高通量實驗、實時反饋數據優化模型,形成“假設-實驗-驗證”的閉環。這種模式將科研邊際成本降至最低,例如新藥研發周期可能從10年縮短至3-5年,材料研發效率提升10倍以上,本質是對“科學創新生產關系”的重構。

更少有的是,這是給了清晰的時間軸:270天內完成“從0到1”的國家級AI系統。60天確定20個“國家級科技挑戰”清單;90天鎖定聯邦算力、存儲、網絡資源;120天整合初始數據集與模型資產;240天評估國家實驗室機器人實驗能力;270天展示平台在至少壹個挑戰上的初始運行能力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激進的AI工程時間表,遠超任何企業或高校的科研節奏。

毫無疑問,這是壹次全面的國家科研資源的總動員。類似中國的“舉國體制”,利用國家力量來發展AI戰略。當然,這份“創世紀”有很多潛在風險,雄心背後有太多藏不住的不確定性。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更多...
    川普的烏克蘭和平計劃 共和黨議員痛批偏袒俄羅斯 兩大驚人變化:川普健康疑團越來越多
    防川普如對抗異鬼?北歐強國專門成立這機構 消息人士:特朗普敦促高市不要加劇與中國的爭端
    特朗普"電話教導"高市早苗內容被披露 日本尬極了 美國白宮槍擊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絕不容忍
    委內瑞拉譴責美國犯反人類罪行,歡迎與特朗普對話 特朗普:不邀請南非參加明年G20峰會
    特朗普:對國民警衛隊成員的襲擊是"恐怖行為" 白宮附近兩名警衛隊員遭槍擊,特朗普、美防長發聲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