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1美元能買下5000萬 卻買不起壹瓶水
壹夜之間,匯率崩塌。
前壹天太陽落山前,馬修還算是個吃穿不愁的白領;第贰天早晨太陽升起時,銀行賬戶裡那壹長串數字倒是還在,但購買力卻悉數歸零了。原本能買下壹棟房子的錢,在那幾天裡貶值得連換幾個輪胎都不夠。
“就像變魔術壹樣,我的奮斗、我的積蓄、我孩子的未來,‘噗’的壹聲,沒了。”馬修做了壹個煙花消散的手勢。
為了還債和生存,他賣掉了房子,賣掉了車,最後不得不搬進這個帳篷。
像馬修這樣的人,在津巴布韋不是少數。他們努力工作,遵守規則,信任國家體系,最後卻被這個體系無情地收割。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津巴布韋人如此迷信美元——當信用崩塌時,只有握在手裡的綠鈔票,才能給他們壹絲虛幻的安全感。
肆、 當獅子也成為商品
在津巴布韋,不僅人的命運被經濟裹挾,連動物也難逃厄運。
在瀑布城,有壹個非常受歐美白人游客歡迎的項目——擼獅子(Lion Encounter)。只要付上壹筆不菲的美金,游客就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近距離接觸獅子,甚至摸壹摸這些草原霸主。

獅子本該是草原上的王者,威嚴、自由、充滿野性。但在這裡,它們溫順得像壹只巨型家貓,任由壹波又壹波的游客撫摸、拍照,儼然扮成了壹個露天“貓咖”。旁邊的工作人員則緊握著棍子,時刻警惕著獅子的動作。
這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生存。
津巴布韋的失業率常年徘徊在驚人的高位,有統計稱高達90%。對於當地人來說,工業基本沒有,農業持續萎縮,工作沒有著落,家裡常年揭不開鍋。怎麼辦?只能靠山吃山,靠動物吃動物。
雖然項目方宣稱這些獅子是孤兒,收入會用於保護。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本質上就是壹場“為了人類的獵奇心,出賣動物尊嚴”的交易。
種種遭遇,不禁讓我想起津巴布韋的鄰國贊比亞。那裡盛產銅礦,表面上是富得流油的資源國,然而礦產的開采權和定價權長期掌握在歐洲跨國公司手裡。本地人挖出了礦,利潤流向了倫敦和蘇黎世,留給當地的只有由於開采造成的環境破壞和微薄的工資。
津巴布韋現在的處境何其相似?沒有自己的造血能力、沒有強大的民族工業,只能把祖宗留下的自然資源:無論是地下的礦,還是地上的獅子——拿出來變賣,以換取歐美游客口袋裡那壹點點可憐的美元。
這是壹種現代版的殖民掠奪。只不過掠奪者們不再需要動用槍炮,只需要用經濟的鎖鏈,就能讓這裡的人和動物不得不低頭。
伍、從非洲曠野回望中國
離開津巴布韋那天,飛機起飛,透過舷窗看著這片紅色的非洲大地,我心裡伍味雜陳。這是壹個被上帝偏愛的地方,有壯闊的瀑布,有肥沃的土地;這又是壹個被時代拋棄的地方,通脹如猛虎,人心如浮萍。
津巴布韋的悲劇,本質上是失去經濟主權後的連鎖反應——殖民時期的經濟畸形、獨立後的政策失誤、外部勢力的制裁封鎖,最終導致貨幣體系崩塌、民生凋敝。
那麼,壹個統壹的、強有力的、擁有獨立貨幣主權和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對普通老百姓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辛苦賺來的錢,不會明天早上醒來變成廢紙;意味著你的國家遇到危機時,有能力自我調節,而不是跪下來求外部資本的施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靠出賣尊嚴、不需要把獅子養成貓來討好外國游客,就能有尊嚴地活下去。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前壹天太陽落山前,馬修還算是個吃穿不愁的白領;第贰天早晨太陽升起時,銀行賬戶裡那壹長串數字倒是還在,但購買力卻悉數歸零了。原本能買下壹棟房子的錢,在那幾天裡貶值得連換幾個輪胎都不夠。
“就像變魔術壹樣,我的奮斗、我的積蓄、我孩子的未來,‘噗’的壹聲,沒了。”馬修做了壹個煙花消散的手勢。
為了還債和生存,他賣掉了房子,賣掉了車,最後不得不搬進這個帳篷。
像馬修這樣的人,在津巴布韋不是少數。他們努力工作,遵守規則,信任國家體系,最後卻被這個體系無情地收割。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津巴布韋人如此迷信美元——當信用崩塌時,只有握在手裡的綠鈔票,才能給他們壹絲虛幻的安全感。
肆、 當獅子也成為商品
在津巴布韋,不僅人的命運被經濟裹挾,連動物也難逃厄運。
在瀑布城,有壹個非常受歐美白人游客歡迎的項目——擼獅子(Lion Encounter)。只要付上壹筆不菲的美金,游客就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近距離接觸獅子,甚至摸壹摸這些草原霸主。
獅子本該是草原上的王者,威嚴、自由、充滿野性。但在這裡,它們溫順得像壹只巨型家貓,任由壹波又壹波的游客撫摸、拍照,儼然扮成了壹個露天“貓咖”。旁邊的工作人員則緊握著棍子,時刻警惕著獅子的動作。
這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生存。
津巴布韋的失業率常年徘徊在驚人的高位,有統計稱高達90%。對於當地人來說,工業基本沒有,農業持續萎縮,工作沒有著落,家裡常年揭不開鍋。怎麼辦?只能靠山吃山,靠動物吃動物。
雖然項目方宣稱這些獅子是孤兒,收入會用於保護。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本質上就是壹場“為了人類的獵奇心,出賣動物尊嚴”的交易。
種種遭遇,不禁讓我想起津巴布韋的鄰國贊比亞。那裡盛產銅礦,表面上是富得流油的資源國,然而礦產的開采權和定價權長期掌握在歐洲跨國公司手裡。本地人挖出了礦,利潤流向了倫敦和蘇黎世,留給當地的只有由於開采造成的環境破壞和微薄的工資。
津巴布韋現在的處境何其相似?沒有自己的造血能力、沒有強大的民族工業,只能把祖宗留下的自然資源:無論是地下的礦,還是地上的獅子——拿出來變賣,以換取歐美游客口袋裡那壹點點可憐的美元。
這是壹種現代版的殖民掠奪。只不過掠奪者們不再需要動用槍炮,只需要用經濟的鎖鏈,就能讓這裡的人和動物不得不低頭。
伍、從非洲曠野回望中國
離開津巴布韋那天,飛機起飛,透過舷窗看著這片紅色的非洲大地,我心裡伍味雜陳。這是壹個被上帝偏愛的地方,有壯闊的瀑布,有肥沃的土地;這又是壹個被時代拋棄的地方,通脹如猛虎,人心如浮萍。
津巴布韋的悲劇,本質上是失去經濟主權後的連鎖反應——殖民時期的經濟畸形、獨立後的政策失誤、外部勢力的制裁封鎖,最終導致貨幣體系崩塌、民生凋敝。
那麼,壹個統壹的、強有力的、擁有獨立貨幣主權和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對普通老百姓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辛苦賺來的錢,不會明天早上醒來變成廢紙;意味著你的國家遇到危機時,有能力自我調節,而不是跪下來求外部資本的施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靠出賣尊嚴、不需要把獅子養成貓來討好外國游客,就能有尊嚴地活下去。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 延伸閱讀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