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近80年来伤亡最严重火灾,香港为何还在用竹棚?

火灾现场


类似事故并非首次

相关行业协会的回应,并未平息香港市民和媒体的质疑声音。

有港媒指出,随着香港大楼老化,越来越多大厦需要大维修,然而工程防火马马虎虎,为市民带来火警隐患。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香港并非首次发生类似火情。

2012年,香港东区鲗鱼涌一幢维修中的旧楼,因大厦外围棚架及围网着火,演变成四级大火。

去年2月,香港启德医院一处地盘发生致命工业意外,竹棚架突然倒塌,导致2死3伤。同年10月,香港劳工处修订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则》(《工作守则》)正式生效。

上月18日,中环华懋大厦也发生了三级火灾,同样涉及外墙搭棚工程,造成至少4人受伤送院。当地屋宇署当时通报称,要求立即检视建筑物外墙工程,所使用的保护网、保护幕及防水油布等材料的阻燃性能。

港媒称,有关棚架、棚网易燃容易引发“火烧连环船”之灾,早在10多年前已引起关注,然而香港一直没有法例,规定棚架、棚网必须符合防火要求。港府以作业守则及指引,仅提出“建议”,但这种依靠业界自律自重的做法,难以保障公众安全。

香港《大公报》则指出,目前,国际和内地许多城市均在建造工程中常采用金属棚架。特区政府早前推广应用金属棚架,3月曾要求新建公共建筑项目中50%需使用金属棚架,但效果有限。港府7月曾表示,根据今年招标的项目数量,目前只有一至两个项目会采用金属棚架。

CNN也注意到,港府的相关声明引起了行业人士和部分市民的强烈反对。有许多市民指出,竹棚是一种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对此,一名英国工程公司奥雅纳的结构工程师表示,“我们需要找到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用环氧树脂或塑料溶液涂覆竹竿以防止侵蚀。

经观察者网查阅,2021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第一批)》的公告,为防范化解重大事故隐患,禁止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使用竹(木)脚手架。

另据《新闻晚报》消息,早在2007年,上海建筑业管理部门重申,由于毛竹脚手架引发的伤亡事故和火灾事故,所有工程禁用毛竹脚手架,部分项目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可使用。



住建部公告截图


港府早有号召,不过…

“为什么香港坚持使用竹制棚架?”26日晚,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建筑专家埃桑·诺鲁齐内贾德在美媒《The Conversation》刊文,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速度、成本,以及传统。

首先,是速度。经验丰富的团队可以快速地“包裹”建筑物,因为立柱轻便,且可切割成不规则形状。这在起重机作业空间有限的狭窄街道上至关重要。

其次,在于成本。竹材的价格远低于金属,因此承包商可以降低报价。此外,竹材易于在当地采购,这使得日常维修和重新粉刷的费用能够控制在预算之内。

第三,传统与技艺。据悉,香港至今仍对竹棚工匠进行培训和认证,这项技艺仍然是香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竹子可以再生,意味着对气候的总体影响较小。

文章同时称,干燥的竹子易燃,覆盖在脚手架上的棚网也容易燃烧,这就造成竹棚存在火灾风险。

其实,港府早就意识到这一风险隐患。据“文汇网”和“东网”,3月份,香港发展局向多部门发出内部通告,要求新批出的公共建筑工程最少一半采用金属棚架,以推动本港逐步减少用竹棚。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香港大火26小时: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 挣扎的亲人 ​香港大火,炸出了一个神秘协会
    香港宏福苑"几乎被吞噬":起火高楼正经历"大修" 香港火灾小区居民:烧到高层还未发现 看不到邻栋
    香港大埔惨烈火灾,为什么警方觉得"不寻常"?  (1条评论) 香港火灾已致55死:至少63年来最严重
    香港大埔火灾已55人遇难:救援攻坚与全城守望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香港火灾楼盘曾向保险公司投保 其中一项保额20亿  (1条评论) 香港大火相关责任人可能承担什么责任?为啥救...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