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拍出中國首部電影《定軍山》,但為何早期電影在上海繁榮

中國早期電影史中,上海是壹座重要的城市。近日,行知讀書會舉辦的“上海都市文化視野下的早期電影”主題分享會上,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上海電影家協會理事湯惟傑通過大量壹手史料,解讀這座城市如何成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之壹。


湯惟傑以11月21日上海電影博物館開幕的“到上海去——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特展”為引,拋出中國電影壹個關鍵歷史節點,“現場主辦方從北京邀請了譚鑫培先生的後人、武生名角譚正岩,以祖父當年出演電影《定軍山》的扮相連做帶唱,全場叫好。”

他進壹步解讀,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用贰手攝影機拍攝的《定軍山》,標志著中國電影誕生,但此後30年,上海卻接替了北京,真正實現了中國電影的生產、創作和繁榮,“這個展覽起名‘到上海去’,正是要解答中國電影如何在上海走向繁榮的核心問題。”

湯惟傑從1897年禮查飯店的上海首場電影放映講起,通過《字林西報》所載廣告與報道,還原了當年電影作為“電光影戲”初入滬上的情景。



湯惟傑展示當年《字林西報》刊登的電影廣告。

湯惟傑強調,1897年5月22日在禮查飯店(今中國證券博物館)的電影放映是上海放映第壹次收費電影,根據其他資料推斷,大概放映了20段左右的短片,“票價當場買1元,提前預訂好的座位1.5元。要知道,當年上海普通工人月薪只有10-15元,絕對是奢侈品。”

在上海,電影並非壹開始就在專屬影院放映,它最早流動於張園、徐園等經營性私園,以及青蓮閣茶樓、先施公司屋頂花園乃至大世界游樂場等市民娛樂空間,反映出早期電影與上海都市公共文化生活的交融。



現場讀者。


接下來,湯惟傑進壹步梳理了上海專業影院的興起。他展示了壹份1919年公共租界的影院統計表,當時上海已有9家電影放映場所。早期影院多聚集於虹口區,地價因素與觀眾基礎使得虹口成為上海影院的發祥地之壹。

湯惟傑從虹口大戲院、勝利電影院,講到奧迪安大戲院的奢華設施與魯迅的觀影趣事,再談及大光明電影院因影片辱華風波而經歷的興衰,以及鄔達克對大光明的重新設計。這些影院的變遷是電影商業發展的縮影,也是上海城市空間演變與文化生態的生動見證。

關於中國電影產業如何建立與發展,湯惟傑以1922年成立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進行介紹。這家公司以招股集資的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匯聚了張石川、鄭正秋等先驅影人,並推出了《勞工之愛情》等經典短片。他特別提到,這部保存至今的影片竟配有中英文雙語字幕,展現了中國電影初創期便具備的國際視野。

在電影誕生120周年之際回望歷史,我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上海這座“電影之城”的特殊魅力。銀幕上的光影,是這座城市生命力與創造力最生動的記錄。

行知讀書會由寶山區大場鎮文化中心、閻華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場部主辦。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更多...
    北京這壹天,陳曉秒了羅壹舟,短劇男主和長劇男主壹眼看出差別 北京自作多情 日本代表團根本未帶中文翻譯
    美等15國聯合國發表聲明,北京遭公開"鞭刑" 新疆傳信號:北京早晚解封這行業
    北京窮忙族:我賺的錢只敢在河北花 驚曝:北京對高市早苗外交輿論戰背後藏驚天動機
    "台灣有事"高市無須退讓 學者揭北京真正目的 北京警告日本:在臨近台灣的島嶼部署導彈"危險"
    王毅表態 北京或為"台灣有事論"劃兩條新底線 學者:"反台獨"是幫北京消滅ROC(圖  (1條評論)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