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女兒逃離的華人媽媽 在巴黎第壹天就後悔了
“我們想象中的法國課堂是自由、浪漫和人文關懷,沒想到第壹課卻是罷工與停課。”
今年九月,來自肆川的麗麗陪同15歲女兒Anna抵達法國,入讀了巴黎郊區壹所公立國際初中。母女倆雀躍不已,期待馬上展開全新的法國浪漫生活,更憧憬著壹場“等待已久的理想法式開學氣息”。
然而,現實並不如計劃中那般美好。開學僅數日,法國就在9月10日爆發了近20萬人的全國性大罷工,涵蓋交通、煉油廠、教育等多個領域。導致全法國上下公共交通癱瘓,教師大量缺席,巴黎地區尤為混亂。
麗麗原本那天計劃送女兒上學,卻臨時收到停課通知。幾天之內,課程表上顯示多位教師缺席。
法國街頭的示威游行、焚車和商鋪被打砸的新聞畫面,讓這位初到法國的母親焦慮得不敢出門。更讓她雪上加霜的是,原定前來團聚的丈夫因罷工導致航班取消,被迫滯留在荷蘭。
麗麗從未見過社會如此動蕩和秩序混亂,突如其來的法國大罷工開始慢慢擊碎了她對法國生活的美好向往。
01
中產家庭的“提前遷移”潮
麗麗原本是國內壹所大學的法語教師。為了女兒,她毅然停職壹年,提前帶孩子赴法。
原因是 Anna 今年中考失利,被分配到職高,情緒受挫。麗麗希望法國相對自由、不“內卷”的教育氛圍,能幫助女兒重拾自信。
她為女兒選定了巴黎郊區壹所公立國際學校的漢語班,學費全免。由於Anna的法語水平太弱,僅有B1程度,學校要求她重讀初叁,並強制參加法語輔導班(UPE2A)。
事實上,麗麗的遭遇並非個案。近年來,越來越多中產家庭選擇將孩子提早送到法國留學,甚至在小學階段便舉家遷移。他們希望孩子擺脫國內應試教育的高壓環境,接受更“輕松自由”的教育模式。
例如,壹位來自黑龍江的母親就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為了避免孩子陷入“雞血式競爭”,在孩子8 歲時便決定登陸法國,並堅信越早融入越有利於語言適應。

這種選擇背後,是中產家庭對國內教育的高度焦慮:既擔心孩子被應試壓垮,又不敢輕易承擔國際學校的高昂學費。法國的“公立教育免費、私校費用低於英美”的優勢,成為他們的“折中選擇”。
然而,法國教育,真有他們想象中的“免費,不卷與高質量”嗎?
現實是他們對這個不花錢上學的法國公共教育機構,壹知半解,只看到表面風光,卻不知內裡早已經千瘡百孔,波濤暗湧,本身正處於極端的困境。
02
法國公立教育的困境
缺人、缺錢、缺安全
法國的公共教育體系,正面臨叁大長期困境:
1. 教師短缺與薪資問題
根據INSEE 數據,全職教師的月均淨薪僅 3,010 歐元,合同工更低,僅 2,190 歐元。與私營部門的平均工資(2,735 歐元)相比並無優勢。教師職業雖穩定,卻遠稱不上體面高薪。
近年來,法國政府已將入職門檻從碩士降到學士,但仍難招到願意從事教育行列的人員。
許多班級只能依賴未經充分培訓的合同工老師臨時代課,導致教學質量下滑。法國家長代表就批評合同老師直接破壞了學生學習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今年九月,來自肆川的麗麗陪同15歲女兒Anna抵達法國,入讀了巴黎郊區壹所公立國際初中。母女倆雀躍不已,期待馬上展開全新的法國浪漫生活,更憧憬著壹場“等待已久的理想法式開學氣息”。
然而,現實並不如計劃中那般美好。開學僅數日,法國就在9月10日爆發了近20萬人的全國性大罷工,涵蓋交通、煉油廠、教育等多個領域。導致全法國上下公共交通癱瘓,教師大量缺席,巴黎地區尤為混亂。
麗麗原本那天計劃送女兒上學,卻臨時收到停課通知。幾天之內,課程表上顯示多位教師缺席。
法國街頭的示威游行、焚車和商鋪被打砸的新聞畫面,讓這位初到法國的母親焦慮得不敢出門。更讓她雪上加霜的是,原定前來團聚的丈夫因罷工導致航班取消,被迫滯留在荷蘭。
麗麗從未見過社會如此動蕩和秩序混亂,突如其來的法國大罷工開始慢慢擊碎了她對法國生活的美好向往。
01
中產家庭的“提前遷移”潮
麗麗原本是國內壹所大學的法語教師。為了女兒,她毅然停職壹年,提前帶孩子赴法。
原因是 Anna 今年中考失利,被分配到職高,情緒受挫。麗麗希望法國相對自由、不“內卷”的教育氛圍,能幫助女兒重拾自信。
她為女兒選定了巴黎郊區壹所公立國際學校的漢語班,學費全免。由於Anna的法語水平太弱,僅有B1程度,學校要求她重讀初叁,並強制參加法語輔導班(UPE2A)。
事實上,麗麗的遭遇並非個案。近年來,越來越多中產家庭選擇將孩子提早送到法國留學,甚至在小學階段便舉家遷移。他們希望孩子擺脫國內應試教育的高壓環境,接受更“輕松自由”的教育模式。
例如,壹位來自黑龍江的母親就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為了避免孩子陷入“雞血式競爭”,在孩子8 歲時便決定登陸法國,並堅信越早融入越有利於語言適應。
這種選擇背後,是中產家庭對國內教育的高度焦慮:既擔心孩子被應試壓垮,又不敢輕易承擔國際學校的高昂學費。法國的“公立教育免費、私校費用低於英美”的優勢,成為他們的“折中選擇”。
然而,法國教育,真有他們想象中的“免費,不卷與高質量”嗎?
現實是他們對這個不花錢上學的法國公共教育機構,壹知半解,只看到表面風光,卻不知內裡早已經千瘡百孔,波濤暗湧,本身正處於極端的困境。
02
法國公立教育的困境
缺人、缺錢、缺安全
法國的公共教育體系,正面臨叁大長期困境:
1. 教師短缺與薪資問題
根據INSEE 數據,全職教師的月均淨薪僅 3,010 歐元,合同工更低,僅 2,190 歐元。與私營部門的平均工資(2,735 歐元)相比並無優勢。教師職業雖穩定,卻遠稱不上體面高薪。
近年來,法國政府已將入職門檻從碩士降到學士,但仍難招到願意從事教育行列的人員。
許多班級只能依賴未經充分培訓的合同工老師臨時代課,導致教學質量下滑。法國家長代表就批評合同老師直接破壞了學生學習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 延伸閱讀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