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台海言论会让中日关系"政冷经也冷"吗?

本月因高市早苗“台湾有事”的言论引发的纷争,使得“政冷经热”有可能转变为“政经俱冷”的新局面。中国短短几天之内,报复措施频密——暂停日本水产进口、停止牛肉进口磋商、发布旅游留学警告。https://t.co/VmA42WUifM—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November 23, 2025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和日本的“蜜月期”已经结束,自那时起,形容这对东亚邻居的关系,最常用的词是“政(治)冷经(济)热”——折射中国和日本波折外交关系,以及急速膨胀的贸易规模。

但本月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的言论引发的纷争,使得“政冷经热”有可能转变为“政经俱冷”的新局面。中国短短几天之内,报复措施频密:暂停日本水产进口,停止牛肉进口磋商,发布旅游和留学警告。

这些频繁的报复性反击背后,对日本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中日进入“政经俱冷”的新局面,哪些产业最易受到冲击?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否会进一步升级,像2010年钓鱼岛装船事件后进行稀土禁运的打击,甚至更进一步提高关税和禁运其他上游原材料?这些问号都为中日经贸关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借此机会,BBC中文梳理中日经贸关系的细节,以观察这种经贸动荡所带来的影响和代价。

中国:几乎每天一个反制措施

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后,中国几乎以每天一个的频率发布反制措施: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领事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11月15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赴日旅游安全提示,多家国有和民营旅行社随后下调、暂停赴日旅游团组,由多家大型航司联合实施免费退改,实际效果短期显着。路透社援引航空分析师称,至少10家中国航空公司提供日本航线退改服务,估计约有50万张机票已被取消,部分航线退改率超八成,短期赴日游客人数骤降。

11月16日,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呼吁赴日留学人员谨慎决策,明确指出“在日留学体验变差风险上升”。一些中国高校临时调整招生宣传策略和赴中推广活动。

11月18日,中国海关总署再次暂停进口全部日本水产品。值得注意的是,禁令以“食品安全和核污水监测”为表面理由,中国外交部同时点名高市言论为触发节点,强调“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也无人问津”。

除海产品禁令外,中国外交部同步暂停原拟恢复日本牛肉对华出口的相关磋商。牛肉出口自2001年因疯牛病就已中断,日本政府近年持续推动恢复,受此次事件影响,谈判进程再次停滞,被视为对高市言论的配套反制。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图像加注文字,在东京浅草寺观光和拍照的中国游客

经贸痛点:旅游业和农副业

旅游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游客是其中最大的群体——旅游业约占日本GDP的7%。中国游客在2025年前9个月占所有访日游客的23%,排名第一。

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也高,中国游客人均消费27.7万日元(约1.25万元人民币),是各国访日游客平均水平22.7万日元(1.03万元人民币)的122%。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测算,如果中国游客抵制持续一年,日本可能损失1.8至2.2万亿日元(约14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0.36%左右。这表明中国的反制经过精心计算,意在精准打击日本经济复苏的痛点旅游业。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发布的旅行警告,而非禁令,中国赴日旅行会受到影响,但不会直接归零。穆迪分析公司经济学家安格里克(Stefan Angrick)表示,中国游客人数的急剧下降对日本经济将是“刺痛性打击”,“并非灾难性的”,但对于一个已经在努力寻找增长动力的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拖累”。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野田佳彦质问高市:恶化中日关系你准备担什么责任 中日关系持续紧张,日本多方感受压力...
    中国态度强硬 高市不愿退让 中日关系有出路吗? G20峰会后 针对中日关系 高市早苗最新表态
    中日关系恶化再掀海鲜禁令 上海日式餐厅业甘苦谈 中日关系紧张 她和高市早苗再补刀
    中日关系殃及电影 官方确认《蜡笔小新》等撤档 高市之"祸":撕裂中日关系的"天崩开局"
    日本新首相上任才两个多星期,中日关系就迅速恶化了 日本代表团频繁访华 中日关系能回温吗?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