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英媒爆料:特朗普的"金穹"反導系統遭遇重大挫折
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力推、誓言要在未來3年內建成的“金穹”導彈防御系統正遭遇延誤和重大挫折。
8名知情人士向英國路透社爆料稱,這項特朗普第贰任期內“雄心勃勃”的國防項目,原計劃在2028年投入使用,但由於美國政府此前停擺43天,再加上白宮至今仍未制定首筆250億美元預算的具體使用方案等原因,這壹前景正變得愈發不確定。
3名業內人士和1名美國官員透露,政府關門期間,不僅“金穹”項目相關的招聘停滯,還迫使負責合同簽署與審批的關鍵人員被抽調去處理“關門事務”,無法正常開展工作。
報道稱,更為關鍵的是,作為今年夏季預算協調法案的壹部分,“金穹”項目約250億美元的啟動資金至今沒有被轉化為詳細的支出計劃。截至目前,還沒有壹份明確說明資金將如何分配的正式方案。
2名美國國會山消息人士稱,支出計劃原應在8月底提交給國會審議,但現在預計要等到12月才能由國防部副部長史蒂夫·范伯格(Steve Feinberg)遞交。
負責“金穹”項目的美國太空作戰部副部長邁克爾·蓋特萊恩上將雖已在11月中旬提交了壹份實施方案,但內部審查仍在進行中。
而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金穹”的基礎體系架構在9月提出後,也遲遲未能最終敲定,預計還需數周時間。伍角大樓發言人稱“基線架構已確定”,但並未透露細節。
1名美國官員和3名業界高管表示,由於架構未定、實施計劃未批、預算未獲批准,蓋特萊恩無法將關鍵子系統送交招標,使項目徹底停在“紙面階段”,幾乎無法從規劃推進到執行。
路透社指出,這些延誤直接引發了業界對“金穹”項目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多預算的擔憂。美國防務行業高管普遍認為,在伍角大樓內部設定的12月31日合同發布時間節點前,關鍵合同很可能無法發出。
如果推遲,不僅影響進度,也可能推高成本。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預算分析師托德·哈裡森9月估計,壹套“全面覆蓋所有威脅”的大規模導彈防御系統,在20年內的成本可能高達3.6萬億美元。
在人員層面,項目團隊也遭遇瓶頸。伍角大樓為“金穹”設定的初期編制目標為30人,但至今未達到。更糟糕的是,1名政府官員和3名熟悉項目的業內高管表示,項目團隊不久前還失去了壹名來自太空司令部、負責系統架構的核心技術主管。
不過,多名知情人士稱,新的替代人選已基本確定。蓋特萊恩設法動員了承包商團隊,建立內部機制,並從亞拉巴馬州紅石兵工廠等地借調導彈防御專家,以維持規劃工作推進。
但行業層面也出現阻力。路透社看到的項目文件顯示,“金穹”最昂貴、最具技術挑戰的“太空攔截器”將完全由參標企業自擔研發成本,而通常情況下,美國政府會共同承擔此類高風險研究的費用。這些攔截器將安裝在衛星上,用於從導彈發射開始到再入前的全過程攔截。文件要求承包商同時研發肆種型號的攔截器,包括兩種助推段攔截型號、壹種中段攔截型號以及壹種應對高超音速武器的型號。
多名業內高管表示,在沒有政府分擔成本的情況下,參與競標的風險相當高。壹家大型防務企業高管甚至稱,他們“很可能不會參與競爭”,原因不僅在於前期成本巨大,還包括下壹屆政府可能終止項目。
根據伍角大樓向行業展示的競標結構,部分競標組設有獎金池,規模最高為3.4億美元,完成“在軌測試”的企業將按排名前後獲取1.25億美元至4000萬美元不等的獎金。
但行業估算,建造並測試壹枚太空攔截器的成本在2億到20億美元之間,遠高於比賽本身的獎金規模,而盡管最終的生產合同價值,根據伍角大樓的說法可能高達每年18億至34億美元,但前期投入依然讓許多公司望而卻步。
白宮與伍角大樓則試圖強調項目正穩步推進。白宮發言人稱,“金穹”是“由壹位有遠見的總統領導的有遠見的項目”,其復雜度本身就意味著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各方正在緊密合作,以推出下壹代技術”。
伍角大樓發言人則表示,為防止美國對手利用“金穹”潛在的技術突破,國防部正在“嚴格保護該項目所體現的戰略優勢”。
路透社稱,項目也有壹些領域取得了進展。2名美國官員和2名業內人士透露,美國國防部正在整合不同情報部門維護的早期預警系統,用於監測彈道導彈、高超音速武器和先進巡航導彈。這些系統涉及侵入敵方網絡、搜集衛星與地面情報,並同步輸入“金穹”體系,將在未來的攔截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
目前,項目內部與業界都在等待“金穹”的最終架構與支出計劃完成,這將決定項目能否按特朗普設定的時間表推進。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武器安全專家湯姆·卡拉表示,讓像蓋特萊恩這樣的上將來負責“金穹”項目的意義在於他能“突破阻力、推動執行”,但只要高層在關鍵問題上持續猶疑,“這壹切就永遠不會開始”。
今年1月,特朗普首次下令啟動所謂“金穹”計劃,旨在構建壹個衛星網絡,用於探測、追蹤並攔截來襲導彈,該防御系統或將部署數百顆衛星執行導彈偵測與追蹤任務。
5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宮宣布,他已經為價值1750億美元的“金穹”導彈防御系統選定了壹個設計方案,並任命美國太空軍將軍邁克爾·蓋特萊恩擔任這項計劃的首席項目經理。報道稱,這項計劃被廣泛視為特朗普軍事計劃的“基石”,旨在阻止所謂“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
5月22日,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史蒂芬·懷廷在芝加哥(专题)壹個論壇上添油加醋。他渲染稱,中國構成的所謂“太空威脅”越來越“真實且緊迫”,“金穹”就是對這壹所謂威脅的回應。
7月17日,蓋特萊恩獲得國會參議院確認,將領導該項目並擁有廣泛權限。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根據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此前指令,蓋特萊恩在確認後有30天組建團隊,60天提交初始系統設計,120天提交包括衛星和地面站細節的完整實施計劃。
特朗普與昔日盟友、億萬富翁馬斯克交惡後,路透社7月時還爆料稱,特朗普政府正在擴大尋找合作伙伴來建設“金穹”導彈防御系統,吸引亞馬遜和大型國防承包商參與,以避免在這項雄心勃勃的項目中過於依賴單壹伙伴。
對於美國建設“金穹”壹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回應稱,所謂“金色穹頂”計劃旨在構建不受任何約束的全球性、多層次、多領域導彈防御系統,該計劃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戰手段,包括研發、部署軌道攔截系統,具有濃厚的進攻性色彩。違反外空條約倡導的和平利用原則,將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動搖國際安全與軍用體系。
毛寧稱,美國奉行“本國優先”,執迷於謀求自身絕對安全,違反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損害全球的戰略平衡和穩定,中方對此嚴重關切,我們敦促美方盡早放棄發展和部署全球反導系統,以實際行動增進大國戰略互信,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8名知情人士向英國路透社爆料稱,這項特朗普第贰任期內“雄心勃勃”的國防項目,原計劃在2028年投入使用,但由於美國政府此前停擺43天,再加上白宮至今仍未制定首筆250億美元預算的具體使用方案等原因,這壹前景正變得愈發不確定。
3名業內人士和1名美國官員透露,政府關門期間,不僅“金穹”項目相關的招聘停滯,還迫使負責合同簽署與審批的關鍵人員被抽調去處理“關門事務”,無法正常開展工作。
報道稱,更為關鍵的是,作為今年夏季預算協調法案的壹部分,“金穹”項目約250億美元的啟動資金至今沒有被轉化為詳細的支出計劃。截至目前,還沒有壹份明確說明資金將如何分配的正式方案。
2名美國國會山消息人士稱,支出計劃原應在8月底提交給國會審議,但現在預計要等到12月才能由國防部副部長史蒂夫·范伯格(Steve Feinberg)遞交。
負責“金穹”項目的美國太空作戰部副部長邁克爾·蓋特萊恩上將雖已在11月中旬提交了壹份實施方案,但內部審查仍在進行中。
而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金穹”的基礎體系架構在9月提出後,也遲遲未能最終敲定,預計還需數周時間。伍角大樓發言人稱“基線架構已確定”,但並未透露細節。
1名美國官員和3名業界高管表示,由於架構未定、實施計劃未批、預算未獲批准,蓋特萊恩無法將關鍵子系統送交招標,使項目徹底停在“紙面階段”,幾乎無法從規劃推進到執行。
路透社指出,這些延誤直接引發了業界對“金穹”項目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多預算的擔憂。美國防務行業高管普遍認為,在伍角大樓內部設定的12月31日合同發布時間節點前,關鍵合同很可能無法發出。
如果推遲,不僅影響進度,也可能推高成本。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預算分析師托德·哈裡森9月估計,壹套“全面覆蓋所有威脅”的大規模導彈防御系統,在20年內的成本可能高達3.6萬億美元。
在人員層面,項目團隊也遭遇瓶頸。伍角大樓為“金穹”設定的初期編制目標為30人,但至今未達到。更糟糕的是,1名政府官員和3名熟悉項目的業內高管表示,項目團隊不久前還失去了壹名來自太空司令部、負責系統架構的核心技術主管。
不過,多名知情人士稱,新的替代人選已基本確定。蓋特萊恩設法動員了承包商團隊,建立內部機制,並從亞拉巴馬州紅石兵工廠等地借調導彈防御專家,以維持規劃工作推進。
但行業層面也出現阻力。路透社看到的項目文件顯示,“金穹”最昂貴、最具技術挑戰的“太空攔截器”將完全由參標企業自擔研發成本,而通常情況下,美國政府會共同承擔此類高風險研究的費用。這些攔截器將安裝在衛星上,用於從導彈發射開始到再入前的全過程攔截。文件要求承包商同時研發肆種型號的攔截器,包括兩種助推段攔截型號、壹種中段攔截型號以及壹種應對高超音速武器的型號。
多名業內高管表示,在沒有政府分擔成本的情況下,參與競標的風險相當高。壹家大型防務企業高管甚至稱,他們“很可能不會參與競爭”,原因不僅在於前期成本巨大,還包括下壹屆政府可能終止項目。
根據伍角大樓向行業展示的競標結構,部分競標組設有獎金池,規模最高為3.4億美元,完成“在軌測試”的企業將按排名前後獲取1.25億美元至4000萬美元不等的獎金。
但行業估算,建造並測試壹枚太空攔截器的成本在2億到20億美元之間,遠高於比賽本身的獎金規模,而盡管最終的生產合同價值,根據伍角大樓的說法可能高達每年18億至34億美元,但前期投入依然讓許多公司望而卻步。
白宮與伍角大樓則試圖強調項目正穩步推進。白宮發言人稱,“金穹”是“由壹位有遠見的總統領導的有遠見的項目”,其復雜度本身就意味著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各方正在緊密合作,以推出下壹代技術”。
伍角大樓發言人則表示,為防止美國對手利用“金穹”潛在的技術突破,國防部正在“嚴格保護該項目所體現的戰略優勢”。
路透社稱,項目也有壹些領域取得了進展。2名美國官員和2名業內人士透露,美國國防部正在整合不同情報部門維護的早期預警系統,用於監測彈道導彈、高超音速武器和先進巡航導彈。這些系統涉及侵入敵方網絡、搜集衛星與地面情報,並同步輸入“金穹”體系,將在未來的攔截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
目前,項目內部與業界都在等待“金穹”的最終架構與支出計劃完成,這將決定項目能否按特朗普設定的時間表推進。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武器安全專家湯姆·卡拉表示,讓像蓋特萊恩這樣的上將來負責“金穹”項目的意義在於他能“突破阻力、推動執行”,但只要高層在關鍵問題上持續猶疑,“這壹切就永遠不會開始”。
今年1月,特朗普首次下令啟動所謂“金穹”計劃,旨在構建壹個衛星網絡,用於探測、追蹤並攔截來襲導彈,該防御系統或將部署數百顆衛星執行導彈偵測與追蹤任務。
5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宮宣布,他已經為價值1750億美元的“金穹”導彈防御系統選定了壹個設計方案,並任命美國太空軍將軍邁克爾·蓋特萊恩擔任這項計劃的首席項目經理。報道稱,這項計劃被廣泛視為特朗普軍事計劃的“基石”,旨在阻止所謂“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
5月22日,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史蒂芬·懷廷在芝加哥(专题)壹個論壇上添油加醋。他渲染稱,中國構成的所謂“太空威脅”越來越“真實且緊迫”,“金穹”就是對這壹所謂威脅的回應。
7月17日,蓋特萊恩獲得國會參議院確認,將領導該項目並擁有廣泛權限。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根據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此前指令,蓋特萊恩在確認後有30天組建團隊,60天提交初始系統設計,120天提交包括衛星和地面站細節的完整實施計劃。
特朗普與昔日盟友、億萬富翁馬斯克交惡後,路透社7月時還爆料稱,特朗普政府正在擴大尋找合作伙伴來建設“金穹”導彈防御系統,吸引亞馬遜和大型國防承包商參與,以避免在這項雄心勃勃的項目中過於依賴單壹伙伴。
對於美國建設“金穹”壹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回應稱,所謂“金色穹頂”計劃旨在構建不受任何約束的全球性、多層次、多領域導彈防御系統,該計劃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戰手段,包括研發、部署軌道攔截系統,具有濃厚的進攻性色彩。違反外空條約倡導的和平利用原則,將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動搖國際安全與軍用體系。
毛寧稱,美國奉行“本國優先”,執迷於謀求自身絕對安全,違反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損害全球的戰略平衡和穩定,中方對此嚴重關切,我們敦促美方盡早放棄發展和部署全球反導系統,以實際行動增進大國戰略互信,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