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初婚人數斷崖下跌 巨大的連鎖反應開始了

發現沒有,我們催婚的力度,已經上升到國家級。


結婚有獎成為各地常態,29省紛紛延長婚假,國家首次面向普通居民大規模發放現金補貼,就砸向了生娃。

國家級催婚,直接發錢、放假,力度也越來越卷。

這種緊迫感似乎也說明,扭轉當前的婚育形勢,正變得刻不容緩。

最近,壹組數據披露,初婚人數,正迎來近拾年來幅度最大的下降。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5》顯示:

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610.56萬對,其中初婚人數僅917.23萬人,較上年減少277萬人,壹年就降了23%,相當驚人。

這是1985年以來,我國的初婚人數首次跌破1000萬,相比於2013年初婚人口2385.96萬的峰值,降幅高達61.5%。



初婚人數,為何“斷崖式”下跌?

這不僅僅是婚姻大事,也是影響未來幾拾年的“國之大事”。時代的潮水湧動,巨大的連鎖反應已經開始了。

1初婚人數的大幅下降,原因是什麼?

就算考慮到拾年前後結婚的主體人群——80後(2.15億)和90後(1.78億)之間存在17.2%的人口代際差,初婚人數如此幅度的下跌,也足以說明:

有相當壹部分年輕人,在合適的年齡選擇了不結婚。

不僅是不結婚的人比例在上升,初婚對數在結婚對數中的占比也在下降,根據統計從2014年的88.8%,壹路下滑到如今只有約75%。

由此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這是因為,初婚是與生育高度強相關的。

在今天的中國,多數人初次結婚仍然以生育為目的。再婚雖然未必不會生育,但是由於年齡等因素,生育率會大大降低。


以2023年的出生人口結構來看,贰孩占比為38.9%,叁孩及以上占比為15.0%,頭胎占比不到50%。我國目前的出生人口,很大程度上還要靠贰孩、叁孩頂住的。

初婚率下降,意味著生育的“預備軍”減少。

再加上東亞地區婚育觀念影響,中國的非婚生育比例壹直維持在很低的水平,指望如歐美國家壹樣通過非婚生子女拉動人口也是不現實的。

這背後的政策邏輯已很清晰:

拯救生育率,就必須拯救結婚率,特別是要鼓勵適齡的年輕人去結婚。

2正因如此,各地在“催婚”上的舉措,從正在從喊話落實到行動階段,而且越來越“接地氣”了。

過去幾年裡,各地民政部門為了催婚,想出了許多讓年輕人“防不甚防”的招數。比如,在柒夕等傳統節日短信催婚,在公園等場所設置婚姻登記點,甚至還專門修建婚育文化街、開設“嫁校”,等等。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壹頁123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空襲卡塔爾,將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 經濟惡化引發連鎖反應 上海曝財政黑洞
    捷克總統:涉台灣危機將連鎖反應 立即影響歐洲 惡化超預期 貿易戰連鎖反應在華顯現
    災難性連鎖反應來了 中國這行業海外市場遭重創 川普凍結聯邦資金引連鎖反應 Medicaid系統受影響
    解密肯尼迪等遇刺真相,特朗普將引發連鎖反應 拜登對中加征關稅後,連鎖反應來了
    美國提高對華電動車關稅至100% 是否引發連鎖反應 連鎖反應開始 銀行業撐不住了(圖)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