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婚人数断崖下跌 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了

发现没有,我们催婚的力度,已经上升到国家级。


结婚有奖成为各地常态,29省纷纷延长婚假,国家首次面向普通居民大规模发放现金补贴,就砸向了生娃。

国家级催婚,直接发钱、放假,力度也越来越卷。

这种紧迫感似乎也说明,扭转当前的婚育形势,正变得刻不容缓。

最近,一组数据披露,初婚人数,正迎来近十年来幅度最大的下降。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5》显示: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56万对,其中初婚人数仅917.23万人,较上年减少277万人,一年就降了23%,相当惊人。

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的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000万,相比于2013年初婚人口2385.96万的峰值,降幅高达61.5%。



初婚人数,为何“断崖式”下跌?

这不仅仅是婚姻大事,也是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国之大事”。时代的潮水涌动,巨大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了。

1初婚人数的大幅下降,原因是什么?

就算考虑到十年前后结婚的主体人群——80后(2.15亿)和90后(1.78亿)之间存在17.2%的人口代际差,初婚人数如此幅度的下跌,也足以说明:

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合适的年龄选择了不结婚。

不仅是不结婚的人比例在上升,初婚对数在结婚对数中的占比也在下降,根据统计从2014年的88.8%,一路下滑到如今只有约75%。

由此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这是因为,初婚是与生育高度强相关的。

在今天的中国,多数人初次结婚仍然以生育为目的。再婚虽然未必不会生育,但是由于年龄等因素,生育率会大大降低。


以2023年的出生人口结构来看,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头胎占比不到50%。我国目前的出生人口,很大程度上还要靠二孩、三孩顶住的。

初婚率下降,意味着生育的“预备军”减少。

再加上东亚地区婚育观念影响,中国的非婚生育比例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指望如欧美国家一样通过非婚生子女拉动人口也是不现实的。

这背后的政策逻辑已很清晰:

拯救生育率,就必须拯救结婚率,特别是要鼓励适龄的年轻人去结婚。

2正因如此,各地在“催婚”上的举措,从正在从喊话落实到行动阶段,而且越来越“接地气”了。

过去几年里,各地民政部门为了催婚,想出了许多让年轻人“防不甚防”的招数。比如,在七夕等传统节日短信催婚,在公园等场所设置婚姻登记点,甚至还专门修建婚育文化街、开设“嫁校”,等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空袭卡塔尔,将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经济恶化引发连锁反应 上海曝财政黑洞
    捷克总统:涉台湾危机将连锁反应 立即影响欧洲 恶化超预期 贸易战连锁反应在华显现
    灾难性连锁反应来了 中国这行业海外市场遭重创 川普冻结联邦资金引连锁反应 Medicaid系统受影响
    解密肯尼迪等遇刺真相,特朗普将引发连锁反应 拜登对中加征关税后,连锁反应来了
    美国提高对华电动车关税至100% 是否引发连锁反应 连锁反应开始 银行业撑不住了(图)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