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間天翻地覆,習不敢動用這把"雙刃劍"
近期中日雙方因日相高市早苗針對“台灣有事”情形表態,對立情勢陡然升高,北京連連出手,利用各種手段以及外交舉措,傳達高度不滿態度,迄今未見和緩跡象,分析人士則認為,有鑒於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陷入低谷,領導人習近平為首的執政當局若煽動反日情緒,恐將觸發民眾長期對經濟以及執政者的高度不滿,從而出現反政府浪潮,猶如壹把雙面刃,因此北京應不會放任民間情緒無克制升溫。
長期觀察北京政局的日經亞洲(Nikkei Asia)撰稿人中澤克贰,透過專文對中日之間新壹波緊張情勢進行分析,指出兩國之間的關系,自本月開始急遽惡化,雖然習近平在10月31日於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與甫就任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會晤,釋放緩解關系的訊號,但高市在7日列席國會接受質詢時,就發表引發爭議的言論。
在高市接受國會質詢後6天,中國外交部於13日召見日本駐中大使金杉憲治,就此事表達抗議,北京方面對高市的批評力道也隨之增加,且中國外交部在事後發表的聲明,更指出其副外長孫衛東是“奉指示”召見金杉,被外界看作是壹項“極為不尋常”的發展,認為該指令恐怕來自中共政治局委員,甚或是更高層級。
中方激烈反應恐來自最高層指示
中澤克贰認為,若外界的推測與事實相符,孫衛東所接受的指令極可能來自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以及具有中共政治局委員身分的外長王毅。
且在孫衛東召見金杉憲治之後,中國官方接連出手,其外交部在14日以安全顧慮為由,敦促中國公民不要前往日本,且在2天之後輪到教育部呼吁中國公民謹慎考慮赴日留學的計劃。此外,部分大型中國旅行社也開始停售日本旅游產品,日本動漫與電影在中國上映的計劃叫停,各類交流活動紛紛取消或延期,北京則在19日通知東京當局,全面暫停日本水產的進口。
該專文指出,北京當局在過往經常透過煽動民間反日情緒,針對其所認為有問題的日方行為進行回應,在2012年9月,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試圖將釣魚台列嶼國有化,引發北京大規模反日示威,抗議人士高舉布條,要求將日本收歸為中國的壹個省,該浪潮嗣後蔓延至中國其他地區,致使部分日本商店以及工廠遭到破壞。

習近平(右)與高市早苗在APEC峰會期間會面,釋出關系緩解的信息後不久,中日關系隨即面臨新壹波沖突,未來雙方需要多少時間降溫,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美聯社)
北京過往習於操弄民意將民間反日情緒視為武器
中澤克贰認為,在13年前的大環境之下,北京當局控制示威的規模相對容易,因為中國政府就是其幕後推手,且聚集在北京日本使館前的群眾之中,有部分來自鄰近農村的人士便是被動員而來,不僅享有接駁服務,甚至能夠領到出席費。在激烈爭端造成關系的嚴重裂痕影響下,中日之間有長達2年半並未舉行任何高峰會,直到2014年11月,安倍才與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會峰會期間碰面。
由於中國在2010年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贰大經濟體,且陸續舉辦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走進全球舞台的中心,開啟了發展的黃金年代,因此大幅提高了北京的自信,然而在習近平於2012年上台之後,迄今13年之間,中國境內未再爆發大規模的反日示威,似乎凸顯出這段期間中國經濟與社會已有所變化。
民眾對經濟社會現況不滿操弄民粹恐造成反噬
將時間拉回1919年,在第壹次世界大戰落幕之後,中國學生以及各界人士普遍對於巴黎和會的安排高度不滿,激發了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伍肆運動”,反對帝國主義以及反日的聲浪短期內席卷全國,矛頭指向當時執政的北洋政府,導致多位被視為親日派的官員遭到免職,凸顯出煽動民間情緒,雖能使政府獲取對外采取強硬立場的能量,但同時也可能造成反噬。
時序快進至2022年11月,習近平政府對於新冠疫情祭出清零、全面封控措施引發了民間的“白紙運動”,示威者更是高喊習近平下台的訴求,迫使北京當局在12月放棄清零策略並且快速解封。因此,中澤克贰認為雖然目前中國政府對高市早苗執政團隊頻頻出招,但事實上並未采取任何可能直接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的措施,在某種程度上放緩了制裁的步伐。
因此,當前中國經濟處於房市不振、通縮情形加劇,且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低谷,若北京當局放任反日示威蔓延,恐將演變成大規模反政府運動,中澤克贰認為雖然中日兩國修復關系並非易事,但問題主要在你來我往的對抗局面會持續多久,以及雙方領導人何時能再度會面之上。
延伸閱讀:日經分析:習近平猶豫是否需要揮動反日抗議這把雙刃劍
來源:加美財經
本文刊發在日經亞洲,作者中澤克贰是資深記者、日經新聞社評論員,曾在中國工作柒年,擔任記者及駐中國分社社長,2014年獲頒Vaughn-Ueda國際新聞獎。加美財經編譯,不代表支持文中觀點或確認其中事實。

東京與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中國仍然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言論感到憤怒,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正接連采取反制措施。
兩國關系本月開始迅速惡化。10月31日,高市早苗在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與習近平首次會談。她於10月21日就任日本首相。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表示,北京可能對台灣發動攻擊,將構成“威脅日本生存的局勢”,日本因此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
六天後,中國外交部大幅加大了對高市早苗的批評力度,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對她的涉台言論提出強烈抗議。
中國外交部發布的聲明中稱,副部長孫衛東奉命召見金杉,並使用了暗示“奉高層指示”行事的措辭。
許多觀察人士認為,此次召見“極不尋常”,可能是“按照政治局成員甚至更高層領導的命令”進行的。
如果這種解讀屬實,孫衛東的命令很可能來自習近平和身兼政治局委員及外長的王毅。王毅也出席了高市早苗與習近平在韓國的會談。
11月14日,也就是孫衛東召見金杉的次日,中國外交部發布警告,敦促中國公民避免前往日本,理由是擔憂日本的安全形勢。
兩天後,中國教育部再次以安全為由,呼吁中國公民慎重考慮赴日留學的計劃。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外國留學生中占比相當高。
目前已有壹些大型中國旅行社暫停出售日本旅游產品,壹些日本動漫及其他影視作品的放映也在中國被叫停,各類交流活動正在接連被取消或延期。
本周叁,北京方面通知東京,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就在本月初,中國剛剛部分解除進口禁令,日本的水產品出口才剛剛恢復。
過去,當中國認為日本方面出現“問題言行”時,往往會通過煽動反日示威來回應。這壹做法在13年前曾經發生過。
2012年9月,日本時任首相野田佳彥的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肆天後,北京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壹些抗議者甚至舉著“讓日本成為中國的壹個省”的橫幅游行。
釣魚島是東海上壹組無人小島,是中日之間長期緊張關系的根源之壹。中國稱其為“釣魚島”,主張擁有主權。
2012年期間,反日示威蔓延至中國多地。壹些日本企業的門店和工廠遭到破壞。
當時受沖擊的企業之壹是松下電器,這家公司曾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13年前,中國當局相對容易控制示威者。那場蔓延全國的抗議活動,其核心是由政府主導的,是在中國官方的組織下進行的。
壹些聚集在北京日本使館前的示威者,是從周邊農村地區動員來的。他們免費乘車進京,還能領到日補貼。
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是胡錦濤,兩個月後,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
與此同時,在日本,安倍晉叁在2012年12月再次出任首相。他領導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擊敗了已解散的民主黨政權。
與13年前不同的是,自從高市早苗發表涉台言論後,中國國內尚未出現任何反日示威。這反映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狀況已與當年大不相同。
2012年,中國剛剛在兩年前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贰大經濟體,正處於黃金時代的邊緣。
北京在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2010年又舉辦上海世博會,吸引了全球大量投資,當時中國經濟處於繁榮階段。
在日本“國有化”釣魚島引發雙邊關系嚴重緊張之後,中日之間有兩年半沒有舉行領導人會晤。
在此期間,安倍還參拜了東京靖國神社,進壹步加劇兩國緊張。靖國神社自1978年起供奉14名甲級戰犯,中國將其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征。
直到2014年11月,中日領導人才在北京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首次會面。
如今的中國,已經與13年前截然不同。
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財富效應轉負,迫使民眾收緊開支。與此同時,青年失業率依然處於高位。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中國當局釋放容忍反日示威的信號,這樣的抗議可能會迅速在全國蔓延,最終失控。這些示威甚至可能演變為反政府抗議,抗議者借機發泄對嚴峻經濟形勢的不滿。
因此,鼓動示威這種“外交武器”,對習近平政府來說,有可能變成雙刃劍。
1919年,伍肆運動正是從北京天安門廣場蔓延全國。當時中國學生和民眾因巴黎和會的不公成果,舉起反日和反帝的大旗,同時也將矛頭指向當時中國政府。
時光快進到2022年11月,中國各地爆發年輕人反對“清零”政策的大規模抗議。
在這場“白紙革命”中,壹些抗議者甚至公開要求習近平下台。習近平政府因驚於抗議的爆發力,迅速解除封控措施。
在就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向日本施壓的同時,中國在采取反制措施方面也在壹定程度上踩了刹車。事實上,中國至今尚未出台可能對本國經濟造成直接沖擊的具體措施。
11月16日,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晚間新聞節目中,播出壹些日本民眾批評高市早苗涉台言論的片段。諷刺的是,節目中還出現了前首相野田佳彥的照片,將他也列為批評者之壹。
央視似乎早已忘記,2012年釣魚島“國有化”的決定,正是出自這位當時受到中國強烈批評的日本領導人。
11月8日,也就是高市早苗發表涉台言論的次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交平台X上用日語發布內容,語氣近似威脅,暗示要“砍掉日本領導人的頭”。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及其新任聯合執政伙伴日本維新會,呼吁高市內閣強硬應對薛劍的發言,包括將其列為“不受歡迎人物”,將其驅逐出境。
薛劍常被形容為中國“戰狼”外交官,他的這條貼文已被中方刪除。
本周贰,在中國不斷升級對日反制措施之際,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昭前往北京,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舉行會談。
金井與劉勁松圍繞高市早苗的言論及薛劍的貼文展開激烈交鋒。
高市早苗將於本周伍啟程前往南非,出席贰拾國集團峰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也將出席此次會議。
當被問及李強是否將在G20峰會上與高市早苗會面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壹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李強總理沒有與日本領導人會晤的安排”。
修復雙邊關系並不容易。問題在於,這兩個亞洲近鄰要在領導人無法會面的情況下,陷入多長時間的激烈對峙。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長期觀察北京政局的日經亞洲(Nikkei Asia)撰稿人中澤克贰,透過專文對中日之間新壹波緊張情勢進行分析,指出兩國之間的關系,自本月開始急遽惡化,雖然習近平在10月31日於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與甫就任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會晤,釋放緩解關系的訊號,但高市在7日列席國會接受質詢時,就發表引發爭議的言論。
在高市接受國會質詢後6天,中國外交部於13日召見日本駐中大使金杉憲治,就此事表達抗議,北京方面對高市的批評力道也隨之增加,且中國外交部在事後發表的聲明,更指出其副外長孫衛東是“奉指示”召見金杉,被外界看作是壹項“極為不尋常”的發展,認為該指令恐怕來自中共政治局委員,甚或是更高層級。
中方激烈反應恐來自最高層指示
中澤克贰認為,若外界的推測與事實相符,孫衛東所接受的指令極可能來自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以及具有中共政治局委員身分的外長王毅。
且在孫衛東召見金杉憲治之後,中國官方接連出手,其外交部在14日以安全顧慮為由,敦促中國公民不要前往日本,且在2天之後輪到教育部呼吁中國公民謹慎考慮赴日留學的計劃。此外,部分大型中國旅行社也開始停售日本旅游產品,日本動漫與電影在中國上映的計劃叫停,各類交流活動紛紛取消或延期,北京則在19日通知東京當局,全面暫停日本水產的進口。
該專文指出,北京當局在過往經常透過煽動民間反日情緒,針對其所認為有問題的日方行為進行回應,在2012年9月,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試圖將釣魚台列嶼國有化,引發北京大規模反日示威,抗議人士高舉布條,要求將日本收歸為中國的壹個省,該浪潮嗣後蔓延至中國其他地區,致使部分日本商店以及工廠遭到破壞。

習近平(右)與高市早苗在APEC峰會期間會面,釋出關系緩解的信息後不久,中日關系隨即面臨新壹波沖突,未來雙方需要多少時間降溫,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美聯社)
北京過往習於操弄民意將民間反日情緒視為武器
中澤克贰認為,在13年前的大環境之下,北京當局控制示威的規模相對容易,因為中國政府就是其幕後推手,且聚集在北京日本使館前的群眾之中,有部分來自鄰近農村的人士便是被動員而來,不僅享有接駁服務,甚至能夠領到出席費。在激烈爭端造成關系的嚴重裂痕影響下,中日之間有長達2年半並未舉行任何高峰會,直到2014年11月,安倍才與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會峰會期間碰面。
由於中國在2010年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贰大經濟體,且陸續舉辦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走進全球舞台的中心,開啟了發展的黃金年代,因此大幅提高了北京的自信,然而在習近平於2012年上台之後,迄今13年之間,中國境內未再爆發大規模的反日示威,似乎凸顯出這段期間中國經濟與社會已有所變化。
民眾對經濟社會現況不滿操弄民粹恐造成反噬
將時間拉回1919年,在第壹次世界大戰落幕之後,中國學生以及各界人士普遍對於巴黎和會的安排高度不滿,激發了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伍肆運動”,反對帝國主義以及反日的聲浪短期內席卷全國,矛頭指向當時執政的北洋政府,導致多位被視為親日派的官員遭到免職,凸顯出煽動民間情緒,雖能使政府獲取對外采取強硬立場的能量,但同時也可能造成反噬。
時序快進至2022年11月,習近平政府對於新冠疫情祭出清零、全面封控措施引發了民間的“白紙運動”,示威者更是高喊習近平下台的訴求,迫使北京當局在12月放棄清零策略並且快速解封。因此,中澤克贰認為雖然目前中國政府對高市早苗執政團隊頻頻出招,但事實上並未采取任何可能直接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的措施,在某種程度上放緩了制裁的步伐。
因此,當前中國經濟處於房市不振、通縮情形加劇,且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低谷,若北京當局放任反日示威蔓延,恐將演變成大規模反政府運動,中澤克贰認為雖然中日兩國修復關系並非易事,但問題主要在你來我往的對抗局面會持續多久,以及雙方領導人何時能再度會面之上。
延伸閱讀:日經分析:習近平猶豫是否需要揮動反日抗議這把雙刃劍
來源:加美財經
本文刊發在日經亞洲,作者中澤克贰是資深記者、日經新聞社評論員,曾在中國工作柒年,擔任記者及駐中國分社社長,2014年獲頒Vaughn-Ueda國際新聞獎。加美財經編譯,不代表支持文中觀點或確認其中事實。

東京與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中國仍然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言論感到憤怒,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正接連采取反制措施。
兩國關系本月開始迅速惡化。10月31日,高市早苗在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與習近平首次會談。她於10月21日就任日本首相。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表示,北京可能對台灣發動攻擊,將構成“威脅日本生存的局勢”,日本因此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
六天後,中國外交部大幅加大了對高市早苗的批評力度,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對她的涉台言論提出強烈抗議。
中國外交部發布的聲明中稱,副部長孫衛東奉命召見金杉,並使用了暗示“奉高層指示”行事的措辭。
許多觀察人士認為,此次召見“極不尋常”,可能是“按照政治局成員甚至更高層領導的命令”進行的。
如果這種解讀屬實,孫衛東的命令很可能來自習近平和身兼政治局委員及外長的王毅。王毅也出席了高市早苗與習近平在韓國的會談。
11月14日,也就是孫衛東召見金杉的次日,中國外交部發布警告,敦促中國公民避免前往日本,理由是擔憂日本的安全形勢。
兩天後,中國教育部再次以安全為由,呼吁中國公民慎重考慮赴日留學的計劃。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外國留學生中占比相當高。
目前已有壹些大型中國旅行社暫停出售日本旅游產品,壹些日本動漫及其他影視作品的放映也在中國被叫停,各類交流活動正在接連被取消或延期。
本周叁,北京方面通知東京,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就在本月初,中國剛剛部分解除進口禁令,日本的水產品出口才剛剛恢復。
過去,當中國認為日本方面出現“問題言行”時,往往會通過煽動反日示威來回應。這壹做法在13年前曾經發生過。
2012年9月,日本時任首相野田佳彥的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肆天後,北京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壹些抗議者甚至舉著“讓日本成為中國的壹個省”的橫幅游行。
釣魚島是東海上壹組無人小島,是中日之間長期緊張關系的根源之壹。中國稱其為“釣魚島”,主張擁有主權。
2012年期間,反日示威蔓延至中國多地。壹些日本企業的門店和工廠遭到破壞。
當時受沖擊的企業之壹是松下電器,這家公司曾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13年前,中國當局相對容易控制示威者。那場蔓延全國的抗議活動,其核心是由政府主導的,是在中國官方的組織下進行的。
壹些聚集在北京日本使館前的示威者,是從周邊農村地區動員來的。他們免費乘車進京,還能領到日補貼。
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是胡錦濤,兩個月後,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
與此同時,在日本,安倍晉叁在2012年12月再次出任首相。他領導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擊敗了已解散的民主黨政權。
與13年前不同的是,自從高市早苗發表涉台言論後,中國國內尚未出現任何反日示威。這反映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狀況已與當年大不相同。
2012年,中國剛剛在兩年前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贰大經濟體,正處於黃金時代的邊緣。
北京在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2010年又舉辦上海世博會,吸引了全球大量投資,當時中國經濟處於繁榮階段。
在日本“國有化”釣魚島引發雙邊關系嚴重緊張之後,中日之間有兩年半沒有舉行領導人會晤。
在此期間,安倍還參拜了東京靖國神社,進壹步加劇兩國緊張。靖國神社自1978年起供奉14名甲級戰犯,中國將其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征。
直到2014年11月,中日領導人才在北京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首次會面。
如今的中國,已經與13年前截然不同。
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財富效應轉負,迫使民眾收緊開支。與此同時,青年失業率依然處於高位。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中國當局釋放容忍反日示威的信號,這樣的抗議可能會迅速在全國蔓延,最終失控。這些示威甚至可能演變為反政府抗議,抗議者借機發泄對嚴峻經濟形勢的不滿。
因此,鼓動示威這種“外交武器”,對習近平政府來說,有可能變成雙刃劍。
1919年,伍肆運動正是從北京天安門廣場蔓延全國。當時中國學生和民眾因巴黎和會的不公成果,舉起反日和反帝的大旗,同時也將矛頭指向當時中國政府。
時光快進到2022年11月,中國各地爆發年輕人反對“清零”政策的大規模抗議。
在這場“白紙革命”中,壹些抗議者甚至公開要求習近平下台。習近平政府因驚於抗議的爆發力,迅速解除封控措施。
在就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向日本施壓的同時,中國在采取反制措施方面也在壹定程度上踩了刹車。事實上,中國至今尚未出台可能對本國經濟造成直接沖擊的具體措施。
11月16日,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晚間新聞節目中,播出壹些日本民眾批評高市早苗涉台言論的片段。諷刺的是,節目中還出現了前首相野田佳彥的照片,將他也列為批評者之壹。
央視似乎早已忘記,2012年釣魚島“國有化”的決定,正是出自這位當時受到中國強烈批評的日本領導人。
11月8日,也就是高市早苗發表涉台言論的次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交平台X上用日語發布內容,語氣近似威脅,暗示要“砍掉日本領導人的頭”。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及其新任聯合執政伙伴日本維新會,呼吁高市內閣強硬應對薛劍的發言,包括將其列為“不受歡迎人物”,將其驅逐出境。
薛劍常被形容為中國“戰狼”外交官,他的這條貼文已被中方刪除。
本周贰,在中國不斷升級對日反制措施之際,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昭前往北京,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舉行會談。
金井與劉勁松圍繞高市早苗的言論及薛劍的貼文展開激烈交鋒。
高市早苗將於本周伍啟程前往南非,出席贰拾國集團峰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也將出席此次會議。
當被問及李強是否將在G20峰會上與高市早苗會面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壹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李強總理沒有與日本領導人會晤的安排”。
修復雙邊關系並不容易。問題在於,這兩個亞洲近鄰要在領導人無法會面的情況下,陷入多長時間的激烈對峙。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