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间天翻地覆,习不敢动用这把"双刃剑"
近期中日双方因日相高市早苗针对“台湾有事”情形表态,对立情势陡然升高,北京连连出手,利用各种手段以及外交举措,传达高度不满态度,迄今未见和缓迹象,分析人士则认为,有鉴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陷入低谷,领导人习近平为首的执政当局若煽动反日情绪,恐将触发民众长期对经济以及执政者的高度不满,从而出现反政府浪潮,犹如一把双面刃,因此北京应不会放任民间情绪无克制升温。
长期观察北京政局的日经亚洲(Nikkei Asia)撰稿人中泽克二,透过专文对中日之间新一波紧张情势进行分析,指出两国之间的关系,自本月开始急遽恶化,虽然习近平在10月31日于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会(APEC)峰会期间,与甫就任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会晤,释放缓解关系的讯号,但高市在7日列席国会接受质询时,就发表引发争议的言论。
在高市接受国会质询后6天,中国外交部于13日召见日本驻中大使金杉宪治,就此事表达抗议,北京方面对高市的批评力道也随之增加,且中国外交部在事后发表的声明,更指出其副外长孙卫东是“奉指示”召见金杉,被外界看作是一项“极为不寻常”的发展,认为该指令恐怕来自中共政治局委员,甚或是更高层级。
中方激烈反应恐来自最高层指示
中泽克二认为,若外界的推测与事实相符,孙卫东所接受的指令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以及具有中共政治局委员身分的外长王毅。
且在孙卫东召见金杉宪治之后,中国官方接连出手,其外交部在14日以安全顾虑为由,敦促中国公民不要前往日本,且在2天之后轮到教育部呼吁中国公民谨慎考虑赴日留学的计划。此外,部分大型中国旅行社也开始停售日本旅游产品,日本动漫与电影在中国上映的计划叫停,各类交流活动纷纷取消或延期,北京则在19日通知东京当局,全面暂停日本水产的进口。
该专文指出,北京当局在过往经常透过煽动民间反日情绪,针对其所认为有问题的日方行为进行回应,在201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试图将钓鱼台列屿国有化,引发北京大规模反日示威,抗议人士高举布条,要求将日本收归为中国的一个省,该浪潮嗣后蔓延至中国其他地区,致使部分日本商店以及工厂遭到破坏。

习近平(右)与高市早苗在APEC峰会期间会面,释出关系缓解的信息后不久,中日关系随即面临新一波冲突,未来双方需要多少时间降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美联社)
北京过往习于操弄民意将民间反日情绪视为武器
中泽克二认为,在13年前的大环境之下,北京当局控制示威的规模相对容易,因为中国政府就是其幕后推手,且聚集在北京日本使馆前的群众之中,有部分来自邻近农村的人士便是被动员而来,不仅享有接驳服务,甚至能够领到出席费。在激烈争端造成关系的严重裂痕影响下,中日之间有长达2年半并未举行任何高峰会,直到2014年11月,安倍才与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会峰会期间碰面。
由于中国在2010年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陆续举办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走进全球舞台的中心,开启了发展的黄金年代,因此大幅提高了北京的自信,然而在习近平于2012年上台之后,迄今13年之间,中国境内未再爆发大规模的反日示威,似乎凸显出这段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已有所变化。
民众对经济社会现况不满操弄民粹恐造成反噬
将时间拉回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落幕之后,中国学生以及各界人士普遍对于巴黎和会的安排高度不满,激发了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以及反日的声浪短期内席卷全国,矛头指向当时执政的北洋政府,导致多位被视为亲日派的官员遭到免职,凸显出煽动民间情绪,虽能使政府获取对外采取强硬立场的能量,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反噬。
时序快进至2022年11月,习近平政府对于新冠疫情祭出清零、全面封控措施引发了民间的“白纸运动”,示威者更是高喊习近平下台的诉求,迫使北京当局在12月放弃清零策略并且快速解封。因此,中泽克二认为虽然目前中国政府对高市早苗执政团队频频出招,但事实上并未采取任何可能直接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放缓了制裁的步伐。
因此,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房市不振、通缩情形加剧,且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低谷,若北京当局放任反日示威蔓延,恐将演变成大规模反政府运动,中泽克二认为虽然中日两国修复关系并非易事,但问题主要在你来我往的对抗局面会持续多久,以及双方领导人何时能再度会面之上。
延伸阅读:日经分析:习近平犹豫是否需要挥动反日抗议这把双刃剑
来源:加美财经
本文刊发在日经亚洲,作者中泽克二是资深记者、日经新闻社评论员,曾在中国工作七年,担任记者及驻中国分社社长,2014年获颁Vaughn-Ueda国际新闻奖。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确认其中事实。

东京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局势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中国仍然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关于台湾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言论感到愤怒,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正接连采取反制措施。
两国关系本月开始迅速恶化。10月31日,高市早苗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与习近平首次会谈。她于10月21日就任日本首相。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表示,北京可能对台湾发动攻击,将构成“威胁日本生存的局势”,日本因此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
六天后,中国外交部大幅加大了对高市早苗的批评力度,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对她的涉台言论提出强烈抗议。
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声明中称,副部长孙卫东奉命召见金杉,并使用了暗示“奉高层指示”行事的措辞。
许多观察人士认为,此次召见“极不寻常”,可能是“按照政治局成员甚至更高层领导的命令”进行的。
如果这种解读属实,孙卫东的命令很可能来自习近平和身兼政治局委员及外长的王毅。王毅也出席了高市早苗与习近平在韩国的会谈。
11月14日,也就是孙卫东召见金杉的次日,中国外交部发布警告,敦促中国公民避免前往日本,理由是担忧日本的安全形势。
两天后,中国教育部再次以安全为由,呼吁中国公民慎重考虑赴日留学的计划。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外国留学生中占比相当高。
目前已有一些大型中国旅行社暂停出售日本旅游产品,一些日本动漫及其他影视作品的放映也在中国被叫停,各类交流活动正在接连被取消或延期。
本周三,北京方面通知东京,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就在本月初,中国刚刚部分解除进口禁令,日本的水产品出口才刚刚恢复。
过去,当中国认为日本方面出现“问题言行”时,往往会通过煽动反日示威来回应。这一做法在13年前曾经发生过。
2012年9月,日本时任首相野田佳彦的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四天后,北京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一些抗议者甚至举着“让日本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的横幅游行。
钓鱼岛是东海上一组无人小岛,是中日之间长期紧张关系的根源之一。中国称其为“钓鱼岛”,主张拥有主权。
2012年期间,反日示威蔓延至中国多地。一些日本企业的门店和工厂遭到破坏。
当时受冲击的企业之一是松下电器,这家公司曾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13年前,中国当局相对容易控制示威者。那场蔓延全国的抗议活动,其核心是由政府主导的,是在中国官方的组织下进行的。
一些聚集在北京日本使馆前的示威者,是从周边农村地区动员来的。他们免费乘车进京,还能领到日补贴。
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是胡锦涛,两个月后,习近平接任中共总书记。
与此同时,在日本,安倍晋三在2012年12月再次出任首相。他领导的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击败了已解散的民主党政权。
与13年前不同的是,自从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后,中国国内尚未出现任何反日示威。这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已与当年大不相同。
2012年,中国刚刚在两年前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黄金时代的边缘。
北京在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2010年又举办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大量投资,当时中国经济处于繁荣阶段。
在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引发双边关系严重紧张之后,中日之间有两年半没有举行领导人会晤。
在此期间,安倍还参拜了东京靖国神社,进一步加剧两国紧张。靖国神社自1978年起供奉14名甲级战犯,中国将其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直到2014年11月,中日领导人才在北京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首次会面。
如今的中国,已经与13年前截然不同。
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财富效应转负,迫使民众收紧开支。与此同时,青年失业率依然处于高位。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中国当局释放容忍反日示威的信号,这样的抗议可能会迅速在全国蔓延,最终失控。这些示威甚至可能演变为反政府抗议,抗议者借机发泄对严峻经济形势的不满。
因此,鼓动示威这种“外交武器”,对习近平政府来说,有可能变成双刃剑。
1919年,五四运动正是从北京天安门广场蔓延全国。当时中国学生和民众因巴黎和会的不公成果,举起反日和反帝的大旗,同时也将矛头指向当时中国政府。
时光快进到2022年11月,中国各地爆发年轻人反对“清零”政策的大规模抗议。
在这场“白纸革命”中,一些抗议者甚至公开要求习近平下台。习近平政府因惊于抗议的爆发力,迅速解除封控措施。
在就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向日本施压的同时,中国在采取反制措施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踩了刹车。事实上,中国至今尚未出台可能对本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的具体措施。
11月16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节目中,播出一些日本民众批评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的片段。讽刺的是,节目中还出现了前首相野田佳彦的照片,将他也列为批评者之一。
央视似乎早已忘记,2012年钓鱼岛“国有化”的决定,正是出自这位当时受到中国强烈批评的日本领导人。
11月8日,也就是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的次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平台X上用日语发布内容,语气近似威胁,暗示要“砍掉日本领导人的头”。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及其新任联合执政伙伴日本维新会,呼吁高市内阁强硬应对薛剑的发言,包括将其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将其驱逐出境。
薛剑常被形容为中国“战狼”外交官,他的这条贴文已被中方删除。
本周二,在中国不断升级对日反制措施之际,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昭前往北京,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举行会谈。
金井与刘劲松围绕高市早苗的言论及薛剑的贴文展开激烈交锋。
高市早苗将于本周五启程前往南非,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也将出席此次会议。
当被问及李强是否将在G20峰会上与高市早苗会面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一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李强总理没有与日本领导人会晤的安排”。
修复双边关系并不容易。问题在于,这两个亚洲近邻要在领导人无法会面的情况下,陷入多长时间的激烈对峙。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长期观察北京政局的日经亚洲(Nikkei Asia)撰稿人中泽克二,透过专文对中日之间新一波紧张情势进行分析,指出两国之间的关系,自本月开始急遽恶化,虽然习近平在10月31日于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会(APEC)峰会期间,与甫就任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会晤,释放缓解关系的讯号,但高市在7日列席国会接受质询时,就发表引发争议的言论。
在高市接受国会质询后6天,中国外交部于13日召见日本驻中大使金杉宪治,就此事表达抗议,北京方面对高市的批评力道也随之增加,且中国外交部在事后发表的声明,更指出其副外长孙卫东是“奉指示”召见金杉,被外界看作是一项“极为不寻常”的发展,认为该指令恐怕来自中共政治局委员,甚或是更高层级。
中方激烈反应恐来自最高层指示
中泽克二认为,若外界的推测与事实相符,孙卫东所接受的指令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以及具有中共政治局委员身分的外长王毅。
且在孙卫东召见金杉宪治之后,中国官方接连出手,其外交部在14日以安全顾虑为由,敦促中国公民不要前往日本,且在2天之后轮到教育部呼吁中国公民谨慎考虑赴日留学的计划。此外,部分大型中国旅行社也开始停售日本旅游产品,日本动漫与电影在中国上映的计划叫停,各类交流活动纷纷取消或延期,北京则在19日通知东京当局,全面暂停日本水产的进口。
该专文指出,北京当局在过往经常透过煽动民间反日情绪,针对其所认为有问题的日方行为进行回应,在201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试图将钓鱼台列屿国有化,引发北京大规模反日示威,抗议人士高举布条,要求将日本收归为中国的一个省,该浪潮嗣后蔓延至中国其他地区,致使部分日本商店以及工厂遭到破坏。

习近平(右)与高市早苗在APEC峰会期间会面,释出关系缓解的信息后不久,中日关系随即面临新一波冲突,未来双方需要多少时间降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美联社)
北京过往习于操弄民意将民间反日情绪视为武器
中泽克二认为,在13年前的大环境之下,北京当局控制示威的规模相对容易,因为中国政府就是其幕后推手,且聚集在北京日本使馆前的群众之中,有部分来自邻近农村的人士便是被动员而来,不仅享有接驳服务,甚至能够领到出席费。在激烈争端造成关系的严重裂痕影响下,中日之间有长达2年半并未举行任何高峰会,直到2014年11月,安倍才与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会峰会期间碰面。
由于中国在2010年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陆续举办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走进全球舞台的中心,开启了发展的黄金年代,因此大幅提高了北京的自信,然而在习近平于2012年上台之后,迄今13年之间,中国境内未再爆发大规模的反日示威,似乎凸显出这段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已有所变化。
民众对经济社会现况不满操弄民粹恐造成反噬
将时间拉回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落幕之后,中国学生以及各界人士普遍对于巴黎和会的安排高度不满,激发了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以及反日的声浪短期内席卷全国,矛头指向当时执政的北洋政府,导致多位被视为亲日派的官员遭到免职,凸显出煽动民间情绪,虽能使政府获取对外采取强硬立场的能量,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反噬。
时序快进至2022年11月,习近平政府对于新冠疫情祭出清零、全面封控措施引发了民间的“白纸运动”,示威者更是高喊习近平下台的诉求,迫使北京当局在12月放弃清零策略并且快速解封。因此,中泽克二认为虽然目前中国政府对高市早苗执政团队频频出招,但事实上并未采取任何可能直接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放缓了制裁的步伐。
因此,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房市不振、通缩情形加剧,且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低谷,若北京当局放任反日示威蔓延,恐将演变成大规模反政府运动,中泽克二认为虽然中日两国修复关系并非易事,但问题主要在你来我往的对抗局面会持续多久,以及双方领导人何时能再度会面之上。
延伸阅读:日经分析:习近平犹豫是否需要挥动反日抗议这把双刃剑
来源:加美财经
本文刊发在日经亚洲,作者中泽克二是资深记者、日经新闻社评论员,曾在中国工作七年,担任记者及驻中国分社社长,2014年获颁Vaughn-Ueda国际新闻奖。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确认其中事实。

东京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局势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中国仍然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关于台湾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言论感到愤怒,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正接连采取反制措施。
两国关系本月开始迅速恶化。10月31日,高市早苗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与习近平首次会谈。她于10月21日就任日本首相。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表示,北京可能对台湾发动攻击,将构成“威胁日本生存的局势”,日本因此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
六天后,中国外交部大幅加大了对高市早苗的批评力度,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对她的涉台言论提出强烈抗议。
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声明中称,副部长孙卫东奉命召见金杉,并使用了暗示“奉高层指示”行事的措辞。
许多观察人士认为,此次召见“极不寻常”,可能是“按照政治局成员甚至更高层领导的命令”进行的。
如果这种解读属实,孙卫东的命令很可能来自习近平和身兼政治局委员及外长的王毅。王毅也出席了高市早苗与习近平在韩国的会谈。
11月14日,也就是孙卫东召见金杉的次日,中国外交部发布警告,敦促中国公民避免前往日本,理由是担忧日本的安全形势。
两天后,中国教育部再次以安全为由,呼吁中国公民慎重考虑赴日留学的计划。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外国留学生中占比相当高。
目前已有一些大型中国旅行社暂停出售日本旅游产品,一些日本动漫及其他影视作品的放映也在中国被叫停,各类交流活动正在接连被取消或延期。
本周三,北京方面通知东京,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就在本月初,中国刚刚部分解除进口禁令,日本的水产品出口才刚刚恢复。
过去,当中国认为日本方面出现“问题言行”时,往往会通过煽动反日示威来回应。这一做法在13年前曾经发生过。
2012年9月,日本时任首相野田佳彦的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四天后,北京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一些抗议者甚至举着“让日本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的横幅游行。
钓鱼岛是东海上一组无人小岛,是中日之间长期紧张关系的根源之一。中国称其为“钓鱼岛”,主张拥有主权。
2012年期间,反日示威蔓延至中国多地。一些日本企业的门店和工厂遭到破坏。
当时受冲击的企业之一是松下电器,这家公司曾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13年前,中国当局相对容易控制示威者。那场蔓延全国的抗议活动,其核心是由政府主导的,是在中国官方的组织下进行的。
一些聚集在北京日本使馆前的示威者,是从周边农村地区动员来的。他们免费乘车进京,还能领到日补贴。
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是胡锦涛,两个月后,习近平接任中共总书记。
与此同时,在日本,安倍晋三在2012年12月再次出任首相。他领导的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击败了已解散的民主党政权。
与13年前不同的是,自从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后,中国国内尚未出现任何反日示威。这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已与当年大不相同。
2012年,中国刚刚在两年前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黄金时代的边缘。
北京在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2010年又举办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大量投资,当时中国经济处于繁荣阶段。
在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引发双边关系严重紧张之后,中日之间有两年半没有举行领导人会晤。
在此期间,安倍还参拜了东京靖国神社,进一步加剧两国紧张。靖国神社自1978年起供奉14名甲级战犯,中国将其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直到2014年11月,中日领导人才在北京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首次会面。
如今的中国,已经与13年前截然不同。
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财富效应转负,迫使民众收紧开支。与此同时,青年失业率依然处于高位。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中国当局释放容忍反日示威的信号,这样的抗议可能会迅速在全国蔓延,最终失控。这些示威甚至可能演变为反政府抗议,抗议者借机发泄对严峻经济形势的不满。
因此,鼓动示威这种“外交武器”,对习近平政府来说,有可能变成双刃剑。
1919年,五四运动正是从北京天安门广场蔓延全国。当时中国学生和民众因巴黎和会的不公成果,举起反日和反帝的大旗,同时也将矛头指向当时中国政府。
时光快进到2022年11月,中国各地爆发年轻人反对“清零”政策的大规模抗议。
在这场“白纸革命”中,一些抗议者甚至公开要求习近平下台。习近平政府因惊于抗议的爆发力,迅速解除封控措施。
在就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向日本施压的同时,中国在采取反制措施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踩了刹车。事实上,中国至今尚未出台可能对本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的具体措施。
11月16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节目中,播出一些日本民众批评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的片段。讽刺的是,节目中还出现了前首相野田佳彦的照片,将他也列为批评者之一。
央视似乎早已忘记,2012年钓鱼岛“国有化”的决定,正是出自这位当时受到中国强烈批评的日本领导人。
11月8日,也就是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的次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平台X上用日语发布内容,语气近似威胁,暗示要“砍掉日本领导人的头”。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及其新任联合执政伙伴日本维新会,呼吁高市内阁强硬应对薛剑的发言,包括将其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将其驱逐出境。
薛剑常被形容为中国“战狼”外交官,他的这条贴文已被中方删除。
本周二,在中国不断升级对日反制措施之际,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昭前往北京,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举行会谈。
金井与刘劲松围绕高市早苗的言论及薛剑的贴文展开激烈交锋。
高市早苗将于本周五启程前往南非,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也将出席此次会议。
当被问及李强是否将在G20峰会上与高市早苗会面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一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李强总理没有与日本领导人会晤的安排”。
修复双边关系并不容易。问题在于,这两个亚洲近邻要在领导人无法会面的情况下,陷入多长时间的激烈对峙。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 延伸阅读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