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立影展的遭遇:從境內"強拆"到"跨境鎮壓"

中國獨立電影最蓬勃時期有叁大影展:“雲之南紀錄影像展”、“中國獨立影像展”,以及“北京獨立影像展”。


但幹預和監視也壹直都有。林壹凡記得,當年影展放映趙亮拍了12年的《上訪》,觀眾群中早有數個“工作人員”,“但是那時候他(官方)並沒有直接幹涉”。

當局會約談拍攝敏感議題的導演,電影人也會有默契地用流動的方式規避審查,比如在影展中加入拿到“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斷轉移放映地方等等。

相對溫和的情況在2012年徹底改變,那壹年中共現任領導人習近平上台,當局的行動變得粗暴。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曾形容,2012年是中國獨立影像的“強拆年”——北京獨立影像展開幕影片放映不到半小時,放映廳遭拉閘斷電。

2013年,警察稱電影學校不合法,強行用大巴載走20多位學員;2014年,影展開幕當天負責人栗憲庭和策展人王宏偉被帶走。最後,主辦方被強迫簽署保證書,承諾不再辦電影節,基金會的1500部館藏影片也被沒收。

林壹凡形容,中國當局打壓獨立電影是“壹種歷史”,手法沒變,只是工作“越來越嫻熟”。

朱日坤在這壹年離開中國。他說,離開有個人因素,但那時候“我也是有點煩那塊地方”。因為打壓不斷,朱日坤在宋莊變得“不受歡迎”,“把我列成壹個危險分子”。

搬去紐約後,朱日坤很少給電影策展。更多的時間,他忙著打理農場,回歸藝術家的身份拍片子。他感到壹種很久未有過的放松。“你想說什麼,直接通過作品就說了”。

但這些年,他壹直收到他人反饋,中國獨立電影環境越來越惡化,“甚至可能覺得獨立電影已經沒法存在了”。疫情過後,看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在海外,在各地散落形成社群。朱日坤心想,好像可以做些什麼了。



第拾壹屆“北京獨立影像展”導演們聲援被捕的栗憲庭和王宏偉。

海外是安全之地?

林壹凡說,做獨立電影的人,始終最怕的是自我審查。

“我們都是被訓誡過的人,(知道)拍什麼是有前途、什麼沒前途。”當年影展受壓後,林壹凡身邊不少導演已經沒再拍片,離開中國的人也換了壹種生活;因為不想承受風險,國內地下放映也特別艱難。


藝術家蔣不見證這種轉變。他在2012年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經歷獨立電影受壓時期。2014年後,蔣不仍積極在獨立影展幫忙、選片。他舉例,2018年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投稿的紀錄片有160多部,但2019年收到的不到80部,少了不只壹半。

還在拍片的電影人把目光投到海外,但海外的影展也免不了有審查和紅線。蔣不現在移居巴黎,不時收到獨立影展主辦方給的名單,請他幫忙看壹眼,“哪些片子是敏感、是不能放的”。

在蔣不看來,這是海外影展定位問題:有些人要的是文化交流,希望把中國的影片和文化帶給國外觀眾 ,但另外壹種人,是想要把中國人看不到的中國真實和電影帶到海外放。

朱日坤想做的是後者。他不考慮觀眾喜不喜歡這電影、不考慮電影時長——有時獨立紀錄片長達肆、伍小時。他唯壹思考的是:“如果我在中國做這個電影節,它會是什麼樣子”。

“別人不知道的導演、別人不知道的作品,但我覺得它需要被別人看到、需要去討論這些東西,這是我喜歡的。”朱日坤說。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爆丑聞,"英國奢侈品"害慘中國留子 中國舉辦首屆留學報國論壇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出席
    白俄羅斯赦免31名在白境內的烏克蘭公民 特朗普不想"激怒中國" 強行壓下了對華新關稅
    自己拍的照片被視覺中國告侵權索賠8萬, 壹審判了 傳批准中國"興建超大使館"  施凱爾點頭了
    早稻田教授警告 和中國開戰 日本必敗 彭博社:美國調查中國比特幣礦機巨頭涉國安疑慮
    黃仁勳:我預測中國市場的銷量將為零,下季度也是 20年前中國在這裡砸入2500多億 如今回本了嗎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