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立影展的遭遇:從境內"強拆"到"跨境鎮壓"
在影展公告取消前,圖中紅色劃線部分為宣布取消放映的電影。
朱日坤說,從導演、嘉賓、工作人員甚至志願者,與影展沾邊的人似乎都被當局“打過招呼”。
有壹些人會告訴朱日坤詳細情況——自己被廣電總局找上,說明如果參加放映,電影不會給過;有人懷孕八個月的太太被叫到派出所詢問,還有在海外的中國學者,所在大學的校長被中國大使館找去。
放映場地也收到投訴信。紐約HERE藝術中心向BBC中文核實,11月上旬曾收到自稱“壹群目前在紐約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的電郵,表示擔心部分放映影片“可能無法准確反映中國社會的現實”,要求場地方考慮取消或限制活動宣傳。
翻閱片單,這次電影節觸及的題材多樣,涉及性少數群體的酷兒議題、關注上海底層漂泊者的狀況、拍攝中國醫生高耀潔的最後時光,也有講述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
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電影都觸碰政治敏感議題,比如卓楷羅的《遼河的士》入圍了平遙國際電影節計劃,預計在2028在中國院線上映。
事情發生太快,朱日坤很想理出壹個頭緒:為什麼壹個小小電影節 ,需要受到這麼大的關注?“就像壹個國家的力量在全球范圍去打壓你。”
他曾讓受壓的人向“對方”帶話,表示自己願意直接溝通、解釋活動的初衷,但從來沒有官方的人找上他——受壓的全是身邊的人。“(對付)國家敵人也不至於到這個程度?? 這個是我沒法想象。”
當局針對的是自己嗎?還是影展本身?朱日坤不知道,但他明顯覺得,“我現在好像比所有人都敏感, 比什麼民運(人士)這些人都敏感。”

朱日坤在放映場地入口設置的招待處
打壓是“壹種歷史”
BBC中文曾聯系過少數沒有退出影展的導演。有人表示自己仍在中國拍攝,不便評論。香港導演梁思眾是極少數沒有直接受到中國當局壓力的人,他的紀錄片《血在燒》講述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
他在郵件中回覆BBC中文,表示認識朱日坤拾多年,他是壹個“勇敢的”電影人,為其他人“可能不敢放映的中國獨立電影提供平台”。
據電影節的簡介,放映的影片強調不審查,核心問題不是“講中國”,?是“如何?對中國現實”。這跟朱日坤過往在中國辦的獨立影展壹樣。但在當局眼中,獨立電影是件敏感事。
這不是朱日坤第壹次受壓。他說過去中國獨立電影節“壹直都有問題”,只是力度的分別。
2001年,朱日坤北大畢業後成立了“現象工作室”,制作獨立電影。他希望給獨立導演搭建交流平台,於是兩年後創辦“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北京獨立影展的前身)。但辦到第贰年,已經因為沒人願意借出場地而取消。
影展是到2006年,在中國著名藝術評論家栗憲庭的幫助下,才在北京宋莊安定下來。栗憲庭成立了電影基金,為朱日坤提供放映場地,後來又設立電影資料館收藏電影、辦電影學校。
獨立電影最蓬勃時期,中國每年都有叁大影展:“雲之南紀錄影像展”、“中國獨立影像展”,以及朱日坤的“北京獨立影像展”。林壹凡形容,這些影展當時是電影制作人很重要的壹個通道,“作品可以被人看見,然後傳播得更遠”。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朱日坤說,從導演、嘉賓、工作人員甚至志願者,與影展沾邊的人似乎都被當局“打過招呼”。
有壹些人會告訴朱日坤詳細情況——自己被廣電總局找上,說明如果參加放映,電影不會給過;有人懷孕八個月的太太被叫到派出所詢問,還有在海外的中國學者,所在大學的校長被中國大使館找去。
放映場地也收到投訴信。紐約HERE藝術中心向BBC中文核實,11月上旬曾收到自稱“壹群目前在紐約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的電郵,表示擔心部分放映影片“可能無法准確反映中國社會的現實”,要求場地方考慮取消或限制活動宣傳。
翻閱片單,這次電影節觸及的題材多樣,涉及性少數群體的酷兒議題、關注上海底層漂泊者的狀況、拍攝中國醫生高耀潔的最後時光,也有講述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
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電影都觸碰政治敏感議題,比如卓楷羅的《遼河的士》入圍了平遙國際電影節計劃,預計在2028在中國院線上映。
事情發生太快,朱日坤很想理出壹個頭緒:為什麼壹個小小電影節 ,需要受到這麼大的關注?“就像壹個國家的力量在全球范圍去打壓你。”
他曾讓受壓的人向“對方”帶話,表示自己願意直接溝通、解釋活動的初衷,但從來沒有官方的人找上他——受壓的全是身邊的人。“(對付)國家敵人也不至於到這個程度?? 這個是我沒法想象。”
當局針對的是自己嗎?還是影展本身?朱日坤不知道,但他明顯覺得,“我現在好像比所有人都敏感, 比什麼民運(人士)這些人都敏感。”

朱日坤在放映場地入口設置的招待處
打壓是“壹種歷史”
BBC中文曾聯系過少數沒有退出影展的導演。有人表示自己仍在中國拍攝,不便評論。香港導演梁思眾是極少數沒有直接受到中國當局壓力的人,他的紀錄片《血在燒》講述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
他在郵件中回覆BBC中文,表示認識朱日坤拾多年,他是壹個“勇敢的”電影人,為其他人“可能不敢放映的中國獨立電影提供平台”。
據電影節的簡介,放映的影片強調不審查,核心問題不是“講中國”,?是“如何?對中國現實”。這跟朱日坤過往在中國辦的獨立影展壹樣。但在當局眼中,獨立電影是件敏感事。
這不是朱日坤第壹次受壓。他說過去中國獨立電影節“壹直都有問題”,只是力度的分別。
2001年,朱日坤北大畢業後成立了“現象工作室”,制作獨立電影。他希望給獨立導演搭建交流平台,於是兩年後創辦“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北京獨立影展的前身)。但辦到第贰年,已經因為沒人願意借出場地而取消。
影展是到2006年,在中國著名藝術評論家栗憲庭的幫助下,才在北京宋莊安定下來。栗憲庭成立了電影基金,為朱日坤提供放映場地,後來又設立電影資料館收藏電影、辦電影學校。
獨立電影最蓬勃時期,中國每年都有叁大影展:“雲之南紀錄影像展”、“中國獨立影像展”,以及朱日坤的“北京獨立影像展”。林壹凡形容,這些影展當時是電影制作人很重要的壹個通道,“作品可以被人看見,然後傳播得更遠”。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 延伸閱讀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