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 任正非:要敢于敞开胸怀,拥抱大量科学家回到中国

世界人才中心正在从欧美向亚洲扩散,华为(专题)以全球研发网络与开放人才战略,在这场百年一遇的人才流动中抢占先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次人才大转移,是从前苏联转移了300万犹太人到以色列(专题),促进了以色列的高科技发展,这就崛起了一个世界奇迹。”任正非在一次外部交流中指出了这一历史现象。

在他看来,如今我们正面临第二次人才大转移的机遇。全球人才流动的浪潮中,中国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目的地和起源地。《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中的数据显示,中国人才竞争力已跃居全球第五,人才规模指标更是高居世界首位。

面对这一机遇,任正非表示:“华为已经敞开怀抱在全世界接收这些科学家,他们愿意在哪个国家,华为都有科研机构可以接纳,科学家想在哪儿办公,我们就在哪儿建研究所。”

与其他企业将人才视为私有资产严防死守不同,华为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各部门主动向外输送核心人才。

任正非曾坦言其思想源自余秋里主政大庆油田时的人才战略——通过持续输出优秀干部构建全国性资源网络。

他说:“当时的余秋里把大庆油田搞得很好,每当全国各个地方需要干部的时候,余秋里都会把最好的干部、最优秀的干部送给别的省份。”

华为也建立起“输出-培养-反哺”的良性循环。2015年荣耀品牌独立时,一次性向新公司输送2000名骨干。这些人才后来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与荣耀协同创新的重要纽带。

在送别荣耀员工时,任正非坦言:“你们是华为撒向世界的火种。”这种人才外流战略看似悖离商业理性,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哲学。

加强与国内大学合作,吸纳全球优秀人才,共同推动中国基础研究

——任正非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信和校长座谈的讲话

2018年11月19日

一、加强与国内大学的合作,共同推动基础研究,让高校的灯塔照亮华为。

没有基础研究,对未来就没有感知,没有感知就做不到领先。早些年华为开始在全球的研究布局,这十多年,欧洲日本(专题)、加拿大(专题)都是我们的重点。华为在欧洲的研究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在全球聚集了三四千名业界的科学家和专家。接下来,我们要加强与国内大学的合作,用20年时间,资助中国的要素的创造发展。把实验室搬到全世界有条件的大学附近,共同推动基础研究与实验,实现自己掌握一部分核心要素的局面。


基础研究是把钱变成知识。我们有一个路径图,技术喇叭口子足够大。当这个技术距离我们实现产业化还有十亿光年,我们可能投资一点点,放个芝麻;距离只有20年了,我们多投入一点,放一个西瓜;距离只有5年了,我们就“范弗里特弹药量”重点投入,增强对准主航道的作战能力,把钱变成知识。后面还有几万开发人员把知识变成钱,做出好产品。我们2012实验室聚焦五至十年就能实现产业化的技术研究,而远期的基础研究,就请大学教授、科学家去做。

对基础研究我们不要求都成功。前段时间我讲过,对科学研究,要大胆的失败,成功太快是保守,要轻装上阵才能激发想象力。失败了就涨工资,成功了就涨级。科学研究上就没有不成功这个词。为什么呢?你告诉我走这条路是错的,讲清了路径,解决了边界问题,这就是成功。一打钻就直接打到油田中心,没有这种事情。就像四川天然气田的发现,实际上是一个酒店打温泉,打穿后冒出大量天然气来,这才发现是一个大气田。

我们会加大对教授的资助,加大和高校的战略合作。和高校教授在基础研究的合作主要是通过资助优秀教授,获得知识的知情权,不谋求教授和科学家的知识产权,不谋求论文的署名权。最典型的就是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Polar码之父),他在2007年发现了信道极化现象与极化码,我们在这基础上,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把理论变成了3GPP 5G NR控制信道编码标准,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华为与国内大学的合作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只要教授的前期研究方向跟我们基本一致,在一个“喇叭口”里面,我们就对教授无条件给予资助,这点是不会变的。让高校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华为。

二、高校应加大开放合作,吸纳全球人才,成为第二次人才大转移的战略高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次人才大转移,是从前苏联转移了300万犹太人到以色列,促进了以色列的高科技发展,这就崛起了一个世界奇迹。现在是第二次人才大转移的机遇,华为已经敞开怀抱在全世界接收这些科学家,他们愿意在哪个国家,华为都有科研机构可以接纳,科学家想在哪儿办公,我们就在哪儿建研究所。我们的热学研究所就部署在白俄罗斯乌克兰。这两年已经有业界知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大规模地加入我们,最近在香港(专题)又引进了一批人工智能的专家。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孙东旭也走了!俞敏洪为什么学不了任正非? 外籍员工能接受艰苦吗?任正非说了一句大白话...
    81岁任正非:战斗,是唯一的答案 ..... 任正非在《人民日报》发出的信号  (3条评论)
    党媒头版专访任正非 释放何种政治信号? 任正非发声:中国做芯片的公司很多 没必要担心
    任正非最新发声!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芯片 任正非亲上火线回应影响
    任正非女儿姚安娜戴上工牌 参观工厂生产线 华为爆发招聘丑闻 员工索贿 传任正非赴川封楼抓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