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 新型"殺豬盤"來襲!72歲老太被騙30萬美元後離婚
近日,美國出現壹種快速蔓延的新型騙局:騙子將“戀愛詐騙”與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相結合,通過網聊取得受害者信任後,誘導他們前往線下機器反復存入現金。隨著相關案件在多州激增、全美網絡詐騙損失持續攀升,當地監管部門已開始收緊監管。
新型“殺豬盤”來襲
全美網絡詐騙金額持續飆升
據悉,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外形與普通提款機相似,但會將用戶投入的現金轉換成加密貨幣。這類設備由多家運營公司管理,常見於雜貨店、加油站和煙草店。現金經機器處理後會轉入指定的加密貨幣賬戶,相當於數字貨幣的“收款地址”,運營方通常會向用戶收取壹定手續費。
執法部門表示,這類機器已逐漸成為金融犯罪的集中點。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絡犯罪投訴中心去年收到近1.1萬起與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相關的舉報,造成損失達2.4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专题)17.5億元)。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前7個月的相關損失已接近2.4億美元,幾乎追上去年全年水平。
根據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的數據,全美至少已有2.8萬個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點位,數量已是美國主要銀行自動提款機的兩倍。隨著設備鋪設量迅速增加,依賴情感誘導的“網戀+轉賬”類騙局在多州同步增多,其中老年人尤為容易中招。警方指出,受害者往往在長期聊天中被操控情緒,隨後被誘導至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反復轉賬。
去年,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壹名71歲的房地產經紀人瑪麗·漢德蘭在交友軟件上認識了壹名男子。對方自稱叫“邁克”,並表示自己是得克薩斯州壹家國防承包商的工程師。聊天兩個月後,邁克向漢德蘭表示“愛她”,隨後開始向她要錢,並要求她通過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匯款。
根據記錄,從去年10月起,漢德蘭在19筆交易中共向這些機器存入了9.8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9萬元)。隨後錢全部消失,而“邁克”也隨之消失——因為他根本就是個虛構人物。漢德蘭說:“我到現在都不明白自己怎麼會落到這種地步,那種被壹步步操控的感覺,就像被卷進了某種漩渦。”
得克薩斯州壹名72歲的退休護士康妮·莫裡斯經歷了更嚴重的損失。2022年,她在加入壹名巴西演員兼歌手的線上粉絲群後,開始收到壹名自稱是這位明星的男子的短信。聊了幾天後,這名男子便對莫裡斯表明“愛意”,並要求她通過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匯款,聲稱需要償還個人債務,還提出要壹起買房。
莫裡斯與丈夫結婚已逾45年,但她還是答應了對方。據她回憶,在大約6個月的時間裡,她通過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存入了約30萬美元,並另外寄出4部手機和壹張200美元的禮品卡。2023年5月,莫裡斯告訴丈夫,她要離開他,准備和這位明星在壹起。她的兒子則表示,母親顯然遭遇了騙局。至此,這個家庭的大部分積蓄已經被騙走。莫裡斯與丈夫隨後也離了婚。
低門檻設備被騙子利用
弱勢群體最容易被鎖定
對此,壹名協助執法部門追蹤和扣押加密資產的專家表示,這類機器之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是因為使用門檻低,且常被用於鎖定最脆弱的受害者。他指出:“對缺乏技術經驗的受害者來說,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是騙子最容易從他們身上套取錢財的方式。”
根據加密分析公司的數據,從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涉及非法交易的比例是整個加密行業平均水平的17倍以上。
據了解,這種機器在加密貨幣問世後的2010年代陸續出現在咖啡館、便利店和加油站。隨後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開始大規模湧現,目的是讓沒有銀行賬戶或難以通過其他渠道購買加密貨幣的人也能更方便地接觸比特幣。
執法部門指出,壹旦現金被轉換成加密貨幣,這些資金往往會被迅速轉移到美國法律難以觸及的司法轄區,作為詐騙的壹部分。受害者幾乎無法追回損失。
目前,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等美國拾多個州已開始收緊監管,包括設定單日交易上限、限制手續費、要求運營商加強風險提示等。壹些企業也開始配合執法部門,對高齡用戶進行使用前提醒,阻斷部分可疑交易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新型“殺豬盤”來襲
全美網絡詐騙金額持續飆升
據悉,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外形與普通提款機相似,但會將用戶投入的現金轉換成加密貨幣。這類設備由多家運營公司管理,常見於雜貨店、加油站和煙草店。現金經機器處理後會轉入指定的加密貨幣賬戶,相當於數字貨幣的“收款地址”,運營方通常會向用戶收取壹定手續費。
執法部門表示,這類機器已逐漸成為金融犯罪的集中點。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絡犯罪投訴中心去年收到近1.1萬起與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相關的舉報,造成損失達2.4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专题)17.5億元)。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前7個月的相關損失已接近2.4億美元,幾乎追上去年全年水平。
根據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的數據,全美至少已有2.8萬個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點位,數量已是美國主要銀行自動提款機的兩倍。隨著設備鋪設量迅速增加,依賴情感誘導的“網戀+轉賬”類騙局在多州同步增多,其中老年人尤為容易中招。警方指出,受害者往往在長期聊天中被操控情緒,隨後被誘導至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反復轉賬。
去年,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壹名71歲的房地產經紀人瑪麗·漢德蘭在交友軟件上認識了壹名男子。對方自稱叫“邁克”,並表示自己是得克薩斯州壹家國防承包商的工程師。聊天兩個月後,邁克向漢德蘭表示“愛她”,隨後開始向她要錢,並要求她通過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匯款。
根據記錄,從去年10月起,漢德蘭在19筆交易中共向這些機器存入了9.8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9萬元)。隨後錢全部消失,而“邁克”也隨之消失——因為他根本就是個虛構人物。漢德蘭說:“我到現在都不明白自己怎麼會落到這種地步,那種被壹步步操控的感覺,就像被卷進了某種漩渦。”
得克薩斯州壹名72歲的退休護士康妮·莫裡斯經歷了更嚴重的損失。2022年,她在加入壹名巴西演員兼歌手的線上粉絲群後,開始收到壹名自稱是這位明星的男子的短信。聊了幾天後,這名男子便對莫裡斯表明“愛意”,並要求她通過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匯款,聲稱需要償還個人債務,還提出要壹起買房。
莫裡斯與丈夫結婚已逾45年,但她還是答應了對方。據她回憶,在大約6個月的時間裡,她通過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存入了約30萬美元,並另外寄出4部手機和壹張200美元的禮品卡。2023年5月,莫裡斯告訴丈夫,她要離開他,准備和這位明星在壹起。她的兒子則表示,母親顯然遭遇了騙局。至此,這個家庭的大部分積蓄已經被騙走。莫裡斯與丈夫隨後也離了婚。
低門檻設備被騙子利用
弱勢群體最容易被鎖定
對此,壹名協助執法部門追蹤和扣押加密資產的專家表示,這類機器之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是因為使用門檻低,且常被用於鎖定最脆弱的受害者。他指出:“對缺乏技術經驗的受害者來說,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是騙子最容易從他們身上套取錢財的方式。”
根據加密分析公司的數據,從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涉及非法交易的比例是整個加密行業平均水平的17倍以上。
據了解,這種機器在加密貨幣問世後的2010年代陸續出現在咖啡館、便利店和加油站。隨後加密貨幣自動提款機開始大規模湧現,目的是讓沒有銀行賬戶或難以通過其他渠道購買加密貨幣的人也能更方便地接觸比特幣。
執法部門指出,壹旦現金被轉換成加密貨幣,這些資金往往會被迅速轉移到美國法律難以觸及的司法轄區,作為詐騙的壹部分。受害者幾乎無法追回損失。
目前,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等美國拾多個州已開始收緊監管,包括設定單日交易上限、限制手續費、要求運營商加強風險提示等。壹些企業也開始配合執法部門,對高齡用戶進行使用前提醒,阻斷部分可疑交易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