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區 以"微短劇+"激活文化產業發展新引擎

《銅雀閣》《原罪》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4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目錄;《月光銹》《梔梔復梔梔》紅果APP觀看量均破10億;在2025“橫店微短劇之夜”頒獎典禮上,青榕傳媒入選“微短劇優秀制作企業”,劇點短劇斬獲“年度出海短劇廠牌”……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這些作品與企業憑借強勁實力贏得了廣泛認可。從IP孵化到文旅融合,余杭正以協同並進的姿態開辟“微短劇+”產業創新路徑,激活文化產業發展新引擎。

精品力作頻出,彰顯“余杭品質”

題材創新是余杭微短劇產業發展的驅動力。目前,余杭已形成非遺、普法、創業等多類型協同發展的內容矩陣:《俠客不行》融合現代職場與古代俠義精神,《初嫁》《成功戲劇團》展現非遺傳承的創新表達,以女民兵熱血守護海疆安寧為主題的短劇集《碧海狂花》入選浙江省“拾伍伍”影視劇創作重點選題庫……

“文化+旅游”是余杭在微短劇內容創作中探索出的壹條獨特路徑,《俠客不行》在中泰竹林取景,《玉夢》串聯雙溪漂流、玉鳥集、徑山古道等特色景點,《玉琮傳說》則重點探索良渚文化IP的歷史內涵,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柒批推薦劇目名單。這些作品上線後,平台互動率迅速走高,成為推動地方旅游市場發展的新引擎。

科技文化賦能,助力“文化出海”

余杭的產業發展特點是科技和文化兩翼齊飛,微短劇產業發展同樣借助科技創新的強大動能,實現了“AI+文化”雙輪驅動,開辟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針對海外微短劇市場,余杭企業推出“科技賦能本土化”出海模式,劇點網絡研發的“短劇AI智能體”實現從文字到視頻端到端生成,單部短劇成本從30萬元—50萬元壓縮至8萬元;自研的多語種翻譯系統實現了字幕提取、翻譯、配音全流程自動化,將出海准備時間從數天縮短至分鍾級。依靠技術創新,劇點網絡3年間共打造700余部自制短劇,播放量近2000億次,作品以8種語言版本觸達全球千萬用戶。

專注叁維動畫生產的行業頭部企業索以文化開發了“動畫魔方”,實現原畫設計效率300%的提升;水母智能的“觸手AI”漫畫平台擁有超300萬AI原生UGC(用戶生成內容)創作者,創作了超2.5億UGC作品;智海微言推出的WiseOcean企業級AI中間件平台,助力創作效率提升30%;良渚芯雲影視基地歐美片場采用AI技術實現海外劇本創作與演員陣容的精准匹配,已在東南亞、北美市場取得成效……企業的壹系列技術創新構築了余杭微短劇產業的技術底座,鍛造了行業競爭新優勢。

服務集成創新,激發“短劇增長”


余杭通過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為微短劇產業打造了全方位的發展環境:設立全國首個2億元網絡微短劇發展基金,配套推出覆蓋全產業鏈的“黃金10條”扶持政策,結合2億元區級文藝發展基金和專項產業基金等壹系列政策“組合拳”,精准支持產業發展各環節,年均兌現政策資金8000萬元。

為解決文化出海“事項雜、多頭跑”的問題,余杭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杭州)打造了“線下壹站式服務大廳”與“線上綜合服務平台”,整合法律、金融、雲服務等40余家專業機構,“管家式”服務覆蓋企業注冊、證照辦理、備案審查等全流程,助力創作團隊專注內容生產。

在產業生態構建上,余杭還推動成立了浙江省網絡微短劇余杭區審查分中心、精品短劇創作基地、瓶窯微短劇聯盟等專業機構,形成從創作、拍攝到審查的完整服務體系。

通過“政策扶持+平台服務+生態建設”壹體化產業支持模式,余杭實現了從單壹“拍攝取景地”向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微短劇創新高地”轉型升級,釋放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深度融合的乘數效應。這條以微短劇為支點撬動文化傳承、產業振興與對外傳播的發展路徑,已成為余杭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數據來源:中共杭州市余杭區委宣傳部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買房送10萬元消費券!杭州市部分地區開展限時補貼 向杭州市監局實名舉報:農夫山泉涉嫌危害公眾健康
    杭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50歲已圓寂 杭州市政府原副秘書長王光榮獲刑
    杭州市現大量死魚 河道監管中心查原因 杭州市副市長許邁永 涉嚴重違紀被免職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