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撐經濟寒冬 中國年輕人自曝靠30元撐2餐

中國內需疲弱的警訊持續敲響,雖然官方不斷呼吁下壹代消費者增加消費、帶動經濟循環,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中國的青年族群反而更傾向“節省每壹塊錢”,從住房、就業到薪資不穩,擔憂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中國年輕人掀起壹波“省錢度日”的生活現象。


根據《BBC》報道,中國青年失業率長期徘徊在接近20%的高點,許多剛畢業的年輕人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拿到遠低於預期的薪水,即便工作在手,也害怕下壹個被裁的就是自己,來自北京的20多歲女性向媒體坦言:“我換了工作,薪水卻比以前更少。 我不知道這份工作能撐多久,在這樣的經濟環境裡,誰敢亂花錢?”她無奈表示,如今連維持基本生活都帶著壓力。

還有另壹種現象,那就是有高學歷的青年被迫從事快遞員等基層工作,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指出,許多碩士畢業生從事非專業領域職務,反映出學歷與市場需求的巨大錯配,在科技產業轉型、AI與自動化快速發展下,適合年輕人的就業機會不增反減。

除了就業困境,房地產危機更讓年輕族群看不到未來。 買房夢對大城市青年來說幾乎是不可能任務,他們寧願把錢存起來,也不敢輕易消費。 壹名20多歲男子就坦言:“我身邊很多朋友失業,還住在家裡。 現在經濟不好,要找到符合專業的工作很難,我也不敢對未來太樂觀。”

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壹股“節儉文化”於社交媒體快速發酵,在小紅書與抖音上,各種“用最少的錢活最久”主題大受歡迎,以極簡生活為主題的網紅靠分享省錢技巧累積近10萬粉絲,她以普通肥皂取代所有清潔保養品,逛街時強調衣物與包包的CP值高於品牌。

另壹名29歲網紅則以“1美元吃兩餐”(約新台幣30元)吸引大量關注。 他靠長期節儉生活,在6年內存下約130萬人民幣。 專家指出,中國消費占GDP僅約39%,遠低於多數發達國家的60%,即便政府推出汰購補貼等政策,仍難以扭轉低迷的消費意願。 分析指出,目前的消費者更願意“再等等”,等家具降價、等家電促銷、等房市回穩,但群體性的延後消費,將使企業收入下降、資金緊縮,反而加劇經濟放緩。


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學者指出,中國長期依賴出口與投資,但在全球地緣政治不穩下,這種模式已難維持,中國必須提高內需占比,否則經濟將陷入更嚴重失衡。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用心用情用功,《沉默的榮耀》這樣"圈粉"年輕人! 快餐巨頭集體慌了:麥當勞正被加拿大年輕人拋棄
    能白嫖永遠白嫖!中國年輕人節儉文化爆發! 名校畢業的中國年輕人 開始辭編制進廠打工了?
    花錢找飯搭子,北上廣年輕人開始流行"盲盒飯局" 研究:年輕人腸癌升高與這食品有關
    新夢幻職業!美國年輕人搶當"富豪保姆" 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 困在"床伴關系"裡
    中國年輕人開始過壹種"偷感很重"的人生 為了健康,年輕人就差啃綠化帶了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