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特朗普"失去"紐約後,可能又要"失去"聖地亞哥

近日美國舉行的壹系列地方選舉中,民主黨在包括弗吉尼亞州長、新澤西(专题)州長等壹系列重要職位上大獲全勝。但建制白左自由派們並沒有真正感到開心,因為這壹連串勝利裡混進了壹個奇怪的東西——佐赫蘭·馬姆達尼以微弱優勢擊敗了他們的“自己人”科莫,當選紐約(专题)市長。


佐赫蘭·馬姆達尼是什麼家庭成分?什麼民族背景?為什麼他當選會出現如此多不同聲音的報道?壹周以來相關解讀已經很多,筆者就不過多贅述了,但願意再補充兩點:

1.不建議過度解讀馬姆達尼的復雜宗教族裔標簽。

刻板印象中,西方許多“黑人跨性別女性穆斯林”政客之所以成為笑談,是因為他們本質上是資產階級自由派大佬(及其背後資本)的傀儡,沒有自己的主張;這些人被挑中參選、賴以收集支持的全部資本,就是那些疊魔法buff的“弱勢群體”標簽。然而,雖然是“烏幹達印度(专题)裔穆斯林”,馬姆達尼的勝利幾乎完全來源於民主社會主義旗號,而非這些他自己通常不怎麼玩弄的身份。

壹個例子是,某基督教白右在X上朝馬姆達尼扔了壹張豬肉培根照片。後者只是回復“我的兄弟,這又不是大蒜,何況我們也不是吸血鬼!”

2.注意:馬姆達尼屬於“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協會”(DSA)中理念反共的分支。

馬姆達尼政見並非北歐式的社民白左,他顯然試圖開創壹個徹底消滅資本主義的世界;從這個意義上,以特朗普(专题)為代表的美國右翼攻擊他是“共產黨”其實沒有錯。但就“意識形態自我認同”而言,由於他早在2017年就加入DSA,大約2023年前DSA禁止會員加入民主集中制政黨,他顯然受到了此類影響;加上他本人顯然的局限性(出身富裕高知家庭、主修典型白左文科專業等),在近年美國進步左翼迅速“紅移”的背景下,2025年他的政見事實上已幾近DSA圈子中最右傾最自由派之列,自稱“反共”不過是他自己的認知錯亂表現之壹。

有鑒於此,筆者傾向於馬姆達尼本質上是壹個富贰代版的馬杜羅。考慮到委內瑞拉治理現狀,共產黨人可以“隨喜”,但不必對他的統治抱過高期望、或因壹些口號將他當作某種“真正的自己人”,而特朗普和盤踞紐約的大資產階級頭子們也很可能無需太擔心。

然而,對於特朗普手下的壹群“戈培爾”們來說,馬姆達尼當選在話語敘事上的最大問題在於:這到底是紐約人集體譫妄造成的孤例,還是某種“資本主義大本營物極必反”的必然歷史進程?

幸運的是,我們馬上就可以見到為這個問題提供答案的第贰個例子。

由於阻擊馬姆達尼浪費了特朗普和美國資本家們大量精力,在美洲的另壹個傳統右翼資本主義大本營——智利,壹個“真正共產主義版的馬姆達尼”——智利女共產黨員珍妮特·哈拉贏下了左翼大聯合陣營的初選,成為最可能獲勝的總統候選人之壹。

11月16日,智利將開啟壹場“共產黨員對陣納粹後代”的大選。在結果出來前,我們可以先從選民池子、陣營劃分和“反方”各群體的對陣策略上,比較這兩個政治現象驚人的相似性。


馬姆達尼與哈拉的支持陣營來源:“奪舍的大帳篷左翼大聯盟”

馬姆達尼雖然參選依賴於民主黨,但其真正依賴的政治組織主要是“美國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們”(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簡稱DSA)。聽名字就知道,這不是壹個政黨,並不在選舉中推出候選人。

DSA是1940年代末受蘇聯鼓舞的美國共產黨(CPUSA)、越戰時對蘇聯路線失望後受毛澤東思想鼓舞的黑豹黨和波特蘭游擊隊等兩波美國青年左翼浪潮先後被聯邦政府擊潰後,美國“各種左翼殘余孤忠”重新整合形成的大聯盟,早期絕大多數成員為中產背景的高校文科知識分子,因此內部按理念和人脈圈子分為諸多派系,是壹個大帳篷組織:

與此同時,哈拉雖然是智利共產黨員,但她並非單獨代表共產黨、或“以共產黨名義”成為正式候選人,而是依賴博裡奇的智利左翼大聯盟——“團結為智利”(Unidad por Chile),其中包含了以下政黨:

除此之外,馬姆達尼和哈拉兩人都是先通過初選確立了自己的“聯盟官方候選人”地位,本質是通過“大平台背書”,實現了以選民為股票“炒股”的“上杠杆”。區別僅在於,馬姆達尼所使用的大平台是主流精英相較自己顯著偏右(自由派)的紐約民主黨,具有強烈的“奪舍”性質——“真正的左派”利用了“白左建制派為維護體制牌坊,在客觀上創造出來並暫時維持穩定的跳板”(也就是特朗普當年“奪舍”共和黨的操作。紐約民主黨的初選和當年特朗普的共和黨壹樣,沒有超級代表);而哈拉運用的平台則是智利八個左翼政黨組成的大聯盟,“願賭服輸感”更真實壹些。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上壹頁123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紐約深夜爆仇亞群毆:壹群人狂喊"我討厭亞洲人" 全球最富城市排行榜出爐 亞洲奪冠 紐約第贰
    公主婚後兩樣情 清子質樸低調 真子居紐約撇親情 福山點破美國困局:免費公交救不了紐約 唯壹出路是…
    紐約600多名移民遭非法拘留 獲1.12億美元賠償 紐約淪陷?當孩子笑罵父母"愚昧" 文明正在崩塌…
    紐約時報:女性右翼領導人為何崛起? 巨星宣布:將離開紐約,永不返回。
    紐約的淪陷:美國文化革命初見成效 紐約時報:中國綠色科技浪潮正顛覆全球氣候政治  (2條評論)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