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發動"安世之亂",竟然把自己逼得沒有生路?

在中方表示同意荷蘭經濟部派員赴華磋商的請求後,安世事件似乎迎來了轉機。但怎麼說呢,轉機確實有,只是方向不太對。


當地時間11月13日,英國《衛報》刊登了對荷蘭經濟事務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的獨家專訪。作為這場爭議風暴的“核心人物”,卡雷曼斯不僅沒有悔改,還堅持認為荷蘭做了壹件“好事”,讓各國領導人清醒認識各自對華依賴的程度有多深。並且表示,如果再來壹次,他還是會這麼做。

荷蘭政府在“安世之亂”裡面子、裡子丟盡,這已經不是人們關心的事了。荷蘭在歐盟內“傳統黑手”位置不保,這也是很可能的。美國的“50%穿透性規則”是荷蘭侵吞安世的直接誘因,只不過現在該規則推遲了壹年實施。對荷蘭來說,這壹決定晚了壹個月,要是早來壹個月,估計荷蘭也會進壹步拖延,得罪中國畢竟是代價很高的舉措。

荷蘭本來料定中國無可奈何,只能在抗議與威脅中被動地接受。荷蘭可以在扯皮中維持現狀,直到情況更加明朗的時候再做最後決斷。安世中國直接獨立運營並實施禁止出口,顯然出乎荷蘭意料,極大地復雜化了荷蘭對下壹步的謀劃,荷蘭這才意識到事態的復雜性超過預料,在向失控的方向發展。



荷蘭安世

荷蘭大選進壹步增加了復雜性,畢竟荷蘭內政的第壹要務依然是應對強勢的極右勢力。中左派當選不算太意外,大選換屆後,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的中間派執政。但極右的維爾德斯的自由黨大幅度丟失席位是個意外。只不過,極右翼不僅疑歐,也疑美的“荷蘭優先”口號在政治上對荷蘭政府產生的壓力依然強大。所以應對極右翼沖擊才是荷蘭新政府的第壹優先。

但這次,荷蘭政府又露出了軟肋。不管荷蘭政府如何辯解,部長令與美國“50%穿透性規則”的關系,從頒布到撤銷的時間點與節奏上的關聯壹目了然,這為“荷蘭主權受美國操控”的論調提供了有力彈藥,鼓吹“荷蘭優先”的極右派不可能不借題發揮。荷蘭政府闖下歐美車廠供應鏈大亂的大禍更是成為極大的把柄。這個例子還可能成為歐洲各國疑歐派的有力彈藥,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在“親美賣歐”方面越來越“不像話”了。

更重要的是,侵吞安世損人不利己。

荷蘭政府引用的《物資供應法》是針對戰時情況下,敵對國家控制關鍵物資供應的情況而制定的。荷蘭不敢稱中國為敵對國家,車規芯片是否算關鍵物資也不好說,但荷蘭政府的行為非但未能保障供應,反而直接打亂了全球車規芯片的供應鏈、造成斷供,且荷蘭政府無力恢復供應。


眾所周知,安世的封測產能有70%在中國,海外的30%產能無法滿足安世中國停止出口後的缺口。新建壹條封測產線,沒個壹年半載根本落不下地;就算是現有產線,想擴產也談不上容易。安世的封測重心在中國,海外新建或擴容多半還得仰仗安世中國團隊的技術支援。可在“安世之亂”之後,這條路基本被堵死了。

而且,新建產線或擴產都離不開資金。可荷蘭安世當前產權未定、自有資金不足,外部融資同樣面臨“錢從哪兒來”的難題。理論上,荷蘭政府乃至歐盟可以注資,但這會牽出壹整套政府與企業關系的復雜問題:政府直接入股門檻高、程序多、合規約束嚴。更現實的是,荷蘭法院僅凍結了聞泰對安世的產權與管理權壹年,壹年期滿如何處置並不明確。安世很可能等不起政府把所有流程走完。

更糟糕的是,用戶肯定等不及,大批歐美車廠已經接近停產邊緣。

荷蘭安世從10月26日起,停止供應安世中國晶圓,試圖用焦土政策逼迫安世中國就范。但安世中國意外宣布,庫存可以保證年底之前的產品供應,明年起計劃轉用國產晶圓接上供應鏈。這就成為壹場賽跑,而時間不在荷蘭安世那邊。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上壹頁1234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新劇《還珠》迎來劇情大反轉,女主的真實身份竟然是金鎖! 45歲董潔北京定居,自己洗衣做飯很勤勞
    伊朗外長:設施都遭襲了,現在沒有進行鈾濃縮 荷蘭病:繁榮的詛咒與現代文明的倒影
    聶曦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只是吳石的副官,為什麼33歲就成了上校? 官媒繼續開罵"撒泡尿照照自己幾斤幾兩!"
    中國怒懟荷蘭 安世半導體風暴升級 全球芯片鏈岌岌可危! 《水龍吟》大結局,唐儷辭犧牲自己,神州恢復了和平
    荷蘭官員就安世半導體問題表態,中方回應 盤點《亮劍》裡面那些小人物的結局,很多觀眾都沒有注意到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