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倫敦

科伊爾表示,倫敦對中國投資持非常開放的態度,企業可以在充分了解倫敦商業環境的基礎上,有效地在倫敦建立自身的存在。
采訪者:FT中文網公共政策主編 劉波
川流不息的泰晤士河、歷史悠久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和勞合社、高度透明的英國普通法體系、壹系列知名的國際壹流大學……作為歷史上最早的全球貨物與資本流動樞紐之壹,倫敦壹直是國際資本的“橋梁城市”,也吸引著世界各地投資者的目光。
英國脫歐之後倫敦如何保持現有優勢、再創輝煌?在中英復雜的政治關系背景下,中國企業在倫敦可以獲得什麼樣的機會?帶著這些問題,9月FT中文網專訪了倫敦發展促進署科創產業董事總經理珍妮特?科伊爾(Janette Coyle)。科伊爾是前來參加在廈門舉辦的第25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的,英國是這壹屆洽談會的主賓國。她表示英國對中國投資繼續持歡迎和開放的態度,中企應把握時機,抓住充滿活力的倫敦提供的無限商業機會。

FT中文網:對於有意開拓英國市場的中國企業,倫敦發展促進署可以提供哪些服務?
科伊爾:首先,我們對中國投資持非常開放的態度,歡迎中國企業來到倫敦開展業務。我們可以提供壹整套的服務。對於考慮開拓歐洲業務的中國企業來說,從出海的最初階段開始,我們就可以提供幫助,包括企業開展研發,獲取數據的需求。在他們考慮投資於不同的城市時,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數據方面的比較。如果由於倫敦提供的各種優惠條件,企業真正選擇倫敦的話,通過我們可信的伙伴關系網絡,我們可以幫助企業設立正確的法律實體,對英國社會形成深入了解,包括英國的移民(专题)法規,並指導他們如何招聘合適的人才。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幫助企業進入倫敦的“生態系統”,因為我們希望企業能在倫敦發展繁榮,獲得經營的成功。我們還可以引導企業進入校園,幫助投資者獲得資金,並與大學展開研發合作。我們擁有不同產業的對英投資經理(investment manager),可以幫助企業理解自身需求,為他們提供量身定做的優質服務。基於此,企業可以在充分了解倫敦商業環境的基礎上,有效地在倫敦建立自身的存在。
FT中文網:近些年來英國的壹個重大的變化是脫離了歐盟。英國脫歐對英國的投資和商業環境是否產生了影響?你覺得這對中國等外國企業來說是機會還是挑戰?
科伊爾:事實上,我們目前看到的進入倫敦的中國企業是歷史上最多的,在過去的六個月裡共有12家。英國脫歐對這壹趨勢並沒有產生什麼影響。許多人曾以為英國脫歐會造成影響,但倫敦的基本面和脫歐前是完全壹樣的。倫敦依然是歐洲首屈壹指的科技中心。我們擁有的發展資金在歐洲各城市中依然是獨占鰲頭的。倫敦擁有的跨國公司全球總部的數量也是歐洲各城市中最多的。全球大學50強中的肆所位於倫敦。這也是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依然願意選擇倫敦的原因。倫敦發展促進署在歐洲各地也擁有工作團隊,因此中國企業可以先在倫敦建立其自身的存在,然後利用這個網絡開拓歐洲其他地方的業務。因此我們也可以幫助中國企業以倫敦為跳板獲得進入歐洲其他市場的機會。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 延伸閱讀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