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安部最關鍵機構遭全面起底

編者注:本文1萬7千多字,首次系統揭開中共國家安全部第拾局的真面目。作者為深耕情報領域多年的研究者,長期追蹤中國情報與影響力活動。本文披露的第拾局內部架構、人事、運作模式與真實案例,為目前中英文公開資料中最詳盡、最權威的版本。


馮正評論文章:隨著中國國力提升和全球布局的推進,國家安全體系的海外延伸已成為國際安全和情報學界關注的核心議題。中共國家安全部(MSS)作為中共體制下最為隱蔽且具全球觸角的情報機關,其內設各局承擔著多樣化且專業化的安全任務。尤其是第拾局,以“對外保防偵察”之名,系統負責海外華人社區、流亡異見人士以及外部威脅的預警、幹預和鎮壓。近年來,全球多國不斷揭露中共針對僑界與異見群體的大規模監控、跨國施壓甚至選舉影響行動,將第拾局推向輿論與政策的風口浪尖。

1. 歷史背景及第拾局的設立

國家安全部(MSS)於1983年成立,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調查部與公安部反間諜部門合並而成。此項重組由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提出,並於1983年6月20日批准,旨在“保護國家安全,加強反間諜工作”。自成立之初,國家安全部的任務反映了改革開放時期中共對外國滲透和內部異見的高度關注。MSS各局結構旨在應對外部和內部安全威脅,符合中共認為內部反對勢力常與外部“敵對勢力”相聯結的觀點。

其中關鍵單位之壹是第拾局,其使命隨著時間演變。早期外部分析(約20世紀90年代)將第拾局描述為“科技情報局”,專注於從西方收集經濟、科技情報。這反映了中國80~90年代獲取外國技術的推動(類似俄國及東歐情報機構的做法),並從毛時代單純政治情報轉向技術情報。然而,權威中國資料及後續調查顯示,第拾局核心職能並非單純技術間諜,而是“對外保防偵察”——即面向境外的反間諜和安全行動。中文稱為“對外保防偵察局”,常譯為“對外安全與偵察局”。其設立源於監控和消除海外華人社區及外國實體中被視為威脅的需求,特別是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海外異見人士大量流散,角色尤為重要。至90年代末,MSS正式明確第拾局職責為“監控駐外機構人員及海外留學生,調查海外反動組織活動”,表明該局可能於80年代中期設立或改組,專門防范“外部顛覆勢力”及海外異見。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MSS結構的公開信息稀少且有時矛盾。例如,1997年香港壹份報告誤將第拾局定位為科技情報局,而1998年中共內部組織記錄明確將其定義為對外反顛覆單位。此差異或因MSS優先級變化,或為誤導——MSS局名通常故意模糊。總體來看,至2000年代,第拾局已確立為MSS海外反間諜及政治安全部門。其設立與演變反映了中共安全戰略的轉變:從單純收集外國情報支持發展,轉向積極防范來自海外的中共統治威脅。



示意圖。2024年3月6日,北京全國人大期間,保安人員站在人民大會堂西藏廳外的玻璃門後面。(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2. 領導層、結構及關鍵人員

領導層:MSS各局局長身份高度保密,但與第拾局相關的少數高層官員已為人知。著名者如馬建——國家安全部職業官員,曾任第拾局局長。其任內明確負責監控海外中共官員及留學生,調查海外“反動”組織。2006年,馬建升任國家安全部副部長,顯示其職務的重要性。2015年,馬建因腐敗被拘捕並定罪,成為習近平反腐運動中首位被公開罷免的國家安全部副部長。其倒台與其和富商勾結有關,暴露內部嚴重腐敗,也體現習近平整頓安全系統的決心(此前安全系統受周永康等人影響)。此後第拾局壹度缺乏公開領導人,至2025年局長仍未公開。MSS的保密文化使局長通常僅在升至副部長級或爆發丑聞時才為外界所知。

歷史上,MSS由部長及數名副部長領導,每位副部長可能監管多個局。第拾局可能向主管反間諜或政治安全的副部長匯報。例如,2000年代初晉升的邱進曾主管第八局反間諜調查,雖非第拾局出身,但其晉升軌跡表明了局長晉升路徑。馬建被免後,可能由第拾局內部或省級部門高級官員接任,但無公開資料證實。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華盛頓正削弱中共對稀土的影響(圖 以軍總參謀長:必要時在加沙地帶發起全面進攻
    美B-2轟炸機隊駐地傳緊鄰中共相關資產 眾議員要查 《科學》:中美科研合作面臨"全面封殺"?
    突發:安省即日起全面"封殺"熱門移民通道 憑壹己之力,習毀掉中共高層"活力"根基
    高市降維打擊!中共成瘋犬,會擦槍走火嗎 中共元老"隱性制衡" 習難以連任
    特斯拉加速去中化:全面替換中國零部件 重組供應鏈 連續8個月減少 中國樓市又壹關鍵數據出爐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