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華人"到"拉美短劇領航者",他攥著怎樣的"淘金地圖"

作者丨子墨
如果說,中國人日均娛樂時長是4小時,那麼拉美就是8小時。
拉美的學校,尤其是小學和初中,學生通常只用上半天學。比如早上8點到下午1點,或者下午1點到晚上6點。上完上午的課,1點到2點之間回家吃午飯,飯後電視上通常會先有壹個烹飪節目,接著便是持續兩叁個小時的全時段“肥皂劇”。
肥皂劇起源於拉丁美洲的電視時代,其地位相當於今天的短劇。1951年,巴西誕生了第壹部肥皂劇,此後這壹形式逐漸傳播至全球。如今,主流流媒體平台推出的《毒梟》《百年孤獨》等優質拉美內容,依然在全球榜單上名列前茅。

(Netflix劇版《百年孤獨》海報)
不依賴特效或宏大敘事,而是以生活中的“狗血情節”和“獵奇故事”為核心,這種貼合性與輕松感使肥皂劇深深融入了拉美文化,也成為了家庭放松的共同選擇。拉丁美洲制作的核心內容正獲得越來越高關注度的觀眾參與度。
阿根廷的《小不點》、巴西的《絕望謊言》在全球獲得了約4億小時的觀看時長,墨西哥的《羅薩裡奧·蒂赫拉斯》達到4.4億小時,哥倫比亞的《流量女王》超過5億小時,就連秘魯的兒童系列劇《小天使》也有2億小時的觀看量。甚至在有“足球王國”之稱的巴西,也曾因足球賽事安排與肥皂劇播出時間沖突而引發強烈抵制,足見肥皂劇在拉美人心中的分量。

(《絕望謊言》劇照)
肥皂劇文化不僅培養了拉美人長期看劇習慣,也塑造了其訂閱付費的消費模式。當地秉持“娛樂至上”理念,儲蓄率僅為3%(東南亞約15%,北美為8%-10%),凸顯其即時消費傾向。自電視時代起,除10個公共頻道外,其余內容均需付費訂閱,這壹習慣也延續至今。以Netflix為例,平台的拉美及西語用戶占全球近叁分之壹,收入規模達到百億美元級別,足以印證當地強大的付費能力。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 延伸閱讀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