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班農說曼達尼是個天才,這可不是虛張聲勢

考慮到當前的全國氛圍,以及幾乎沒有人真正喜歡民主黨,可以預見,這類政客會陸續出現在各級競選中,甚至可能成為下壹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像曼達尼這樣的人,許多人也將有能力擊敗建制派並掌握權力。


伊諾斯指出,曼達尼的意義並不只是他本人,而在於有足夠多的人對現狀感到不滿,憤怒於那些維持現狀的人,這種變革的熱情足以讓選民在壹場關鍵選舉中,願意不顧建制派的強烈反對,投票支持壹位真正的局外人候選人,並為之全力以赴。

從壹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史蒂夫·班農也看好曼達尼的競選。他曾主導特朗普2016年競選,至今仍是右翼最有影響力的聲音之壹。

班農警告保守派同僚和特朗普,不要低估曼達尼勝選的重要性。上周叁,他在接受Politico采訪時表示:

“大家最好明白,他們要准備迎戰了。這個人是認真的……全國共和黨和壹些最聰明的策略師沒有意識到工人家庭黨和民主社會主義者的地面動員能力。現代政治的關鍵就是發動那些平時不怎麼投票的選民,而他們今晚顯然做到了,這某種程度上就是特朗普模式。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

班農與伊諾斯的看法壹致,認為曼達尼為左翼打開了壹扇政治窗口:“你會看到在各大城市出現壹整批曼達尼式人物,這正是進步左翼過去肆伍拾年來孕育出的成果。”

紐約城市大學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約翰·莫倫科夫研究紐約的城市人口、社區動態、移民結構和政治超過肆拾年。

他對曼達尼的競選印象深刻。在電話采訪中,莫倫科夫形容這位准市長是“極具溝通和競選才能的人,思維清晰,非常聰明,並能預見會面臨哪些批評。”

莫倫科夫指出,整場競選中曼達尼遭遇了大量敵意問題,“但他不憑直覺回應,而是用頭腦回應,這是他才華的壹個體現。”

針對那些批評曼達尼“過於左傾”的聲音,莫倫科夫認為:

“他做的,正是那些批評民主黨覺醒派的中間派人士所建議的事。他持續強調的是飯桌議題、可負擔能力和生活成本。他專注於這些。”

“他沒有說‘我要把社會主義帶到紐約’。他沒說‘我們要奪取生產資料’。他講的是‘我們要讓公交車免費又快捷,我們要凍結房租’。”

換句話說,“他聽取了保守派提出的民主黨如何勝選的建議。”

莫倫科夫認為,曼達尼擔任市長後的壹個關鍵挑戰,將是如何管理並約束民主社會主義者中更激進的那壹派,“這些人認為選舉是通向革命的道路。曼達尼遲早得面對他們。”

莫倫科夫還指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地面動員能力是曼達尼勝選的關鍵因素之壹:他們在初選和大選中壹共動員了約7萬至11萬人參與掃街 canvassing。我在紐約從未見過這種規模的動員,包括奧巴馬的競選。

當然,也存在對曼達尼競選更復雜、更矛盾的看法。


哈佛大學的數據科學研究生、耶魯青年民調的數據顧問扎卡裡·多尼尼,在6月27日的Substack文章《佐赫蘭·曼達尼如何帶來左翼數年來最關鍵的勝利》中,就指出出這種復雜性。

“這無疑將是左翼自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OC)擊敗喬·克勞利以來最重大的勝利,甚至可能更大。”扎卡裡·多尼尼寫道。“但讓我扮演唱反調的角色,給這股興奮情緒潑點冷水。左翼在美國最左傾城市的民主黨市政初選中贏得勝利,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是的,這次勝選是在知名度和籌款方面處於巨大劣勢的情況下取得的,紐約市又是壹條更大的‘大魚’,獲得了更多全國媒體關注。”

“但兩年前,布蘭登·約翰遜就在芝加哥勝選,現在他的市長支持率只有6%。洛杉磯的進步派檢察官喬治·加斯康在2020年贏得選舉,但2024年卻被壹名獨立候選人徹底擊敗,在同壹個郡,他的得票率比卡馬拉·哈裡斯低了整整53個百分點……”

“這次勝選正走向左翼近年來最大的選舉成果,但如果曼達尼無法打破前任進步派執政失敗的模式,這壹切可能都將歸於無果,甚至會嚴重破壞這場運動正在積聚的動能。”

在郵件中,多尼尼進壹步說明:

“要記住,紐約市在人口結構上是特例。曼達尼最強的票倉——下曼哈頓、布魯克林和皇後區西部,集中著全國僅有的幾個年輕、進步選民密集區域,比如芝加哥北部。”

“雖然他的吸引力不會在全國普遍適用,但某些策略是可復制的。他的社交媒體能力,以及對生活負擔問題的關注,顯然能打動壹部分選民。民主黨的挑戰是,如何在激發這股熱情的同時,不把搖擺選民推開。”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川普提前離開G7:我必須立刻趕回華府"這可不是小事" 《亮劍》丁偉的軍銜有沒有被低估了?畢竟他可不是代理軍長
    萬斯批澤連斯基可恥:這可不是和特朗普政府.... 何捷轉業至廣州大學保衛處,他可不是保安!張馨予好日子還在後頭
    83年古月受楊尚昆接見,剛入座就遭到批評:主席可不是你這個樣子 80年代楊尚昆接見古月,剛見面就批評:毛主席可不是你這個樣子哦
    擁抱川普,馬斯克可不是為了情懷 不接待兒童店鋪增多 不是什麼進步
    她被逼退圈,可不是吃瓜這麼簡單 宋祖兒不是袁冰妍 翻身機會渺茫了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