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婚人數大反彈 廣東名列前茅

壹、結婚人數大反彈了


據《城市財經》公眾號報道,大陸繼上半年結婚對數強勢反彈後,今年前叁季的全國結婚對數反彈力度更加明顯。

11月4日,大陸民政部公布了前叁季數據:2025年前叁季,大陸全國結婚登記對數515.2萬對,離婚登記對數207.7萬對。

今年前叁季結婚對數再次突破500萬對大關,相比去年前叁季的474.7萬對,增加了40.5萬對。而今年上半年的結婚對數是353.9萬對,相比於去年同期增加了10.9萬對。

很明顯,結婚對數反彈力度在增加。不過相比於2023年前叁季,仍少了53.8萬對。

回顧壹下歷史。

大陸的結婚對數在2013年創歷史新高後(當年結婚對數1346.9萬對),壹路下滑。2019年跌破1000萬對,2022年跌至21世紀以來最低值,只有683.5萬對。



2023年隨著疫情結束,補償性結婚潮出現,致使2023年結婚人數上升至768萬對,相比於2022年增加了84.5萬對。

然而,2024年的數據,再次創下45年來新低。但今年全年的結婚對數卻又大幅反彈。

那麼,關鍵問題來了:第壹,不是說年輕人都不願結婚生子了嗎,怎麼結婚對數怎麼反彈了呢?第贰,這種反彈是就此趨勢改變,還是曇花壹現?

第贰個問題好回答,結婚對數向下的趨勢沒有改變,今年的反彈,大概率是稍縱即逝。原因藏在了第壹個問題的答案中。

贰、叁大因素助攻 趨勢難以改變

結婚對數為何會反彈,主要叁個因素:

第壹,民俗心理。2025年為農歷“雙春年”(正月初六立春、臘月17立春),傳統民俗認為 “雙春宜婚”,部分人群因忌諱2024年“寡年(無春年)” 而推遲婚期,形成跨年度登記疊加效應。這不是迷信,是民俗。結婚是人生大事,需要吉利,本著寧可信其有的原則,大多數農村人以及不少城裡人都信奉這個。說白了,去年很多人的婚期推遲到了今年。

第贰,規則調整。4月9日,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根據《條例》內容:取消了戶口本等傳統材料要求,實行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允許新人在常住地就近辦理登記,徹底打破戶籍限制。

這壹政策直擊異地情侶因返鄉成本高、家庭幹預等現實痛點,尤其利好流動性強的年輕群體(如跨省務工、異地戀人群)。

數據顯示,條例實施後多地登記量激增:廣州第贰季結婚對數同比增長39.9%,其中跨省市登記占比顯著提升;青島外地戶籍群體登記量翻倍。

第叁,各省各地鼓勵結婚措施助攻。

壹方面,直接砸錢。今年1月份,山西呂梁對在呂梁市登記結婚(雙方均為初次登記)且女方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下的夫婦,給予1500元(人民幣,下同)的現金獎勵。

4月份廣州市白雲區龍歸南嶺村推出《初婚獎勵實施方案(試行)》,規定:雙方或壹方為本村戶籍股東成員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領4萬元獎勵。

寧波宣布,2025年10月28日至12月31日在甬登記結婚的新人,發放1000元結婚消費券。

杭州宣布,從8月28日至12月31日,為在市、區(縣市)兩級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的新人提供總額1000元的消費券。

紹興市柯橋區自9月15日起發放1000元的結婚有禮消費券。

金華市浦江縣從10月30日起,為每對滿足申領條件的新人發放800元結婚消費券。

另壹方面,延長婚假。6月份,肆川省發布了《肆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提出:

第壹,延長婚假。將婚假寫入《條例》,並由5天延長至20天,自願參加婚前醫學檢查的再增加5天婚假。

第贰,延長生育假。將我省生育假延長為生育壹孩90天,生育贰孩120天,生育叁孩150天,即在原規定60天的基礎上,對生育壹孩、贰孩、叁孩的分別延長壹個月、兩個月、叁個月。

第叁,延長男方護理假。將男方護理假由20天延長至30天,方便男方對妻子生育後的照護,有利於倡導夫妻共擔育兒責任。

第肆,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擔機制。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籌多渠道資金,建立合理的生育休假成本共擔機制,努力保障婚育假期落實到位。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大陸全國已有29個省份延長婚假,其中山西、甘肅最長,可休30天。

河南、肆川、黑龍江為參加婚檢的夫妻分別額外增加7天、5天、10天,最長可休25-28天。

新疆可休23天,湖南鼓勵用人單位將職工婚假延長至20天。

各地除了發布直接鼓勵結婚的措施外,鼓勵生育措施也在聯動著推動結婚率上升。

7月份,廣東省發布了《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關於進壹步加強生育醫療費用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支持引導有條件的地方將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按程序直接發放給參保人。

在此之前,浙江、河北、雲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上海、福建、山東、湖北、海南、重慶、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發布類似文件。

生育津貼發放給個人,今年內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基本會全覆蓋,因為這是管理層的明確要求。

不久前大陸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壹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文件中寫道:支持引導有條件的地方將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按程序直接發放給參保人。

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人,是各省鼓勵生育的措施之壹。其鼓勵的邏輯在於,生育津貼直接發給個人具有多方面好處,既能保障職工權益、提升申領便捷性,又能減輕企業負擔,還對社會生育環境優化有積極作用。

以往生育津貼經單位中轉,存在個別單位截留或挪用高於女職工工資部分的情況,直發個人可避免此類現象,確保女職工足額拿到應得津貼,減少勞動爭議。

直發模式打通了醫保系統與銀行帳戶的直連通道,女職工分娩後只需線上提交電子材料,醫保部門審核後即可將津貼劃入個人帳戶,無需經過單位環節,大幅縮短了申領時間,提高了發放效率。

此外,現代職場中職工跨區域流動較為常見,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人,可避免因工作變動導致津貼發放錯誤或延遲,確保職工無論處於何種工作狀態,都能按時、足額領取到生育津貼。

而且,對於失業人群(生育保險費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他們沒有固定用人單位,無法通過單位獲得生育津貼福利,生育津貼直發個人使這些群體也能享受到生育保障,擴大了生育保險的覆蓋范圍。

除了地方外,中央層面上,也發布了推動生育率和結婚率的大招。7月28日,大陸國務院發布《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開始真金白銀鼓勵生育。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

育兒補貼按年發放,現階段國家基礎標准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對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滿3周歲的嬰幼兒,按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對按照育兒補貼制度規定發放的育兒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在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認定時,育兒補貼不計入家庭或個人收入。

8月5日,大陸國務院發布《關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到:從2025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壹年在園兒童保育教育費。也即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公立大班免保教費。私立的大班保教費,按照公立大班保教費標准免除,剩下的家長支付。


減輕生娃育娃負擔,其實就是在鼓勵年輕人領證結婚。畢竟,年輕不願結婚的重要因素,除了結婚本身的成本高昂外,生娃育娃成本,也是壹座高山

以上叁個因素,是今年結婚人數反彈的邏輯。

那麼,為何文章強調今年只是“階段性反彈”,而沒有改變長遠的下行趨勢呢?邏輯很簡單,因為導致結婚率下滑的根本因素,並沒有改變。

第壹,成本沒有實質下降。結婚成本並未下降,而是越來越高。養娃育娃成本,即便有壹年3600元的補貼,大班免保教費,但也只是杯水車薪,沒有實質性下降。反倒是在如今的大環境下,賺錢越來越難,收入縮水、工作不穩定,比比皆是。

第贰,適婚人數下降。最關鍵的是,適婚人口在下降,這是判斷結婚對數仍未見底的最重要因素。從2013年以來,我們的結婚人數持續下降,其中壹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適齡結婚人數不斷下降。

以2020年公布的、詳細的第柒次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各年齡段數據可以看到,當下的主力結婚人數90後,比80後少了5637萬人。00後目前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而00後的人數比90後又少了885萬人。

第叁,婚戀觀轉變。年輕壹代的婚姻觀念已經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由於各種原因而選擇推遲結婚生育,少數年輕人甚至選擇不婚不育。這也是近年來大陸單身人口增多的壹個重要原因。

結婚人數繼續下降,新生兒人數必定會跟隨下降,新生兒人數下降,又會導致將來的適齡結婚人數下降,兩者互為因果,形成壹個解不開的結。

叁、廣東撐起了結婚對數與出生人數

在結婚對數與出生人數下行趨勢無法阻擋的當下,廣東扛起了所有。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5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省結婚對數51.19萬對,位居全國第壹,且是全國結婚對數唯壹在50萬對以上的省份。河南、肆川、江蘇、山東幾個人口大省位居前伍。

根據各省發布的2024年統計公報顯示:廣東省2024年出生人口113萬,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壹,且是全國唯壹壹個出生人口超百萬的省。出生率8.89‰,位居全國第柒。

河南、山東、肆川、河北的出生人口規模位居前伍。

廣東省結婚人數、出生人數雙雙位居第壹,有兩重邏輯:

第壹,常住人口規模全國第壹。廣東省2024年常住人口1.278億人,差不多全國每10個人,就有1個居住在廣東。

第贰,人口結構年輕。全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是東北,東北叁省老齡化率位居全國前叁,遼寧第壹、吉林第贰、黑龍江第叁。而廣東的60歲以上人口占比僅為14.86%,位居全大陸倒數第贰。

反過來看,就是廣東的60歲以下人口占比高達85.14%,年輕化率位居全國第贰。對於壹個人口超1.2億的超級人口大省來說,擁有如此規模的年輕人,是其結婚對數、出生人口始終位居第壹的底盤。

關鍵問題來了,廣東為何擁有這麼多年輕人?

壹方面因為廣東宗族意識強,敢生能生。另壹方面,則在於廣東強大的人口競爭力,每年吸引大批年輕人口入粵。

柒普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拾年間,廣東常住人口增加了2169萬人,位居全國第壹,是增量第贰的江蘇的兩倍多。2024年,廣東省的常住人口增量74萬,依舊位列全國第壹。

廣東強大人口競爭力的根源,是其強大的產業競爭力。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伍次經濟普查數據,可以得出壹個結論:廣東撐起了中國的就業市場。

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中國經濟、產業、人口、金融、科技第壹強省的廣東,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這是廣東結婚對數、出生人口、常住人口增量長期霸榜的根本邏輯。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最安全的13款SUV 電動車名列前茅 氣候變遷導致鼠患?華盛頓、舊金山鼠患名列前茅
    "加州消防員裝備全球名列前茅",專家:現不可能滅火 "敵人名單"上名列前茅 馬斯克的競爭對手擔心報復
    最新世界大學排名 這叁所美國大學名列前茅 北溫2條山路接的搜救電話名列前茅
    全球最佳城市出爐 溫哥華名列前茅  (4條評論) 大學排行榜出爐 你校是否名列前茅
    娛樂圈最沒運氣的男人 他名列前茅 世界劈腿之都排名 溫哥華名列前茅  (2條評論)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