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若最高院判川普關稅違法 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編譯自《ABC News》:
如果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川普總統推行的全面關稅政策違法,美國海關官員可能被迫承擔前所未有的任務——退還已征收的超過900億美元關稅收入。
法律專家告訴美國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這壹過程可能會讓企業獲得壹筆巨額現金回流,但消費者幾乎不可能分到其中任何壹分錢。
“消費者需要明白,這些退款是退給企業的,不是消費者。”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厄尼·特德斯基(Ernie Tedeschi)說。
在川普政府最重大的法律案件之壹中,最高法院周叁對總統聲稱擁有“無限制關稅權”的說法表示懷疑——盡管部分大法官暗示,他們可能願意在對外貿易問題上給予總統壹定的靈活度。
在聽證過程中,大法官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與原告方律師尼爾·卡特亞爾(Neal Katyal)對話時指出,潛在的退款流程“可能會壹團糟”。
根據最高法院的最終裁決,退款流程可能陷入官僚繁文縟節、延誤,或僅限特定企業受益。壹些專家還擔心,復雜的退款機制可能會讓中小企業處於不利地位。
“我們在努力管理預期” 國際貿易專業律師事務所Wiley Rein的律師馬特·拉平(Matt Lapin)表示,最高法院可能會借鑒以往案例來決定退款程序應如何進行。他指出,最高法院並沒有義務遵循任何先例,也不壹定會對退款程序提出具體建議。
在1998年,最高法院裁定某些港口維護稅(harbor maintenance taxes)違憲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制定了壹個申請流程,要求企業證明進口發生在相關時期內且關稅已支付,才能獲得退款。
據拉平介紹,1998年後的退款流程花了大約壹至兩年完成,但他警告說,川普關稅所涉及的申請數量可能會多得多。
“我們現在正試圖幫客戶管理預期——即使退款流程最終確立,而且你有資格申請,提交申請後也會面臨非常高的申請量。”拉平說。
可能借鑒的另壹種方案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世界貿易組織前副總幹事艾倫·沃爾夫(Alan Wolff)指出,另壹種可行方案是借鑒2006年美加木材進口爭端的解決方式。
當時,美加雙方達成協議,將美國財政部持有的10億美元分配給私營企業:其中壹半直接支付給涉案公司,另壹半用於設立“市場發展基金”,以推動木材使用。
沃爾夫表示,雖然那次協議可作為參考,但川普關稅的獨特性質意味著,如果被認定違法,也可能需要采取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
“這件事沒有任何‘常規’可言,因為在美國歷史上,從沒有哪位總統像這樣征收關稅。”沃爾夫說。
“必須起訴才能拿到退款嗎?” 進壹步復雜化問題的是,最高法院裁決後可能會引發新的法律爭議。
“現在還出現了另壹個棘手問題——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已將案件發回國際貿易法院,要求其回答壹個問題:‘企業必須起訴才能獲得退款嗎?’”沃爾夫說。
當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維持下級法院對關稅違法的裁定時,它將部分案件退回國際貿易法院,以考慮最高法院終止“普遍禁令”(universal injunctions)的決定。這意味著,目前尚不清楚國際貿易法院的裁定是適用於所有受關稅影響的企業,還是僅限於最初提起訴訟的伍家公司。
根據最高法院的最終裁定范圍,只有提起訴訟的企業可能有資格獲得退款。
“政府可以讓流程變得很難看” 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教授詹妮弗·希爾曼(Jennifer Hillman)指出,川普政府可能通過增加程序復雜度,來打擊退款申請。
“他們可以讓整個過程變得非常難看,”她說,“他們可以直接駁回所有申請,迫使企業必須到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因為他們知道,很多中小企業根本負擔不起這樣的費用。”
她補充說,如果最高法院不提供明確指引,將更容易讓川普政府“攪亂”退款流程。
“川普政府完全可能讓退款流程變得極其困難——甚至讓人無法拿到退款——這可能取決於最高法院是否願意做出具體說明。”她說。
太平洋法律基金會高級律師奧利弗·鄧福德(Oliver Dunford)也表示擔憂,復雜的退款流程將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造成打擊。
“對大型企業來說,應對這些問題的成本相對更低。但對小企業而言,他們必須花費更多時間、資金,甚至更高比例的資源來應付這種政策變化和監管不確定性。”鄧福德說。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