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最大宗加密货币骗案 首引打击洗钱例控16人
香港最大宗加密货币骗案 警首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例控16人 https://t.co/gJBWbGZkcY pic.twitter.com/SWC9FH6AOa—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November 6, 2025
虚拟投资平台「绿石数字资产平台」(下称JPEX),涉嫌通过加密货币诈骗投资者高达16亿港元(下同,折算约 1.8亿欧元)一案,事隔两年,警方首次引用针对打击投资虚拟资产洗黑钱的新罪行来检控包括协助宣传的网红等16人,当中 8人今(6日)早提堂,有 7人获准保释。评论认为,JPEX案是近年最多人受害的加密货币骗案,被告获准保释的条件较涉违反国安法案件宽松,质疑能否起到阻吓作用。

港警在JPEX加密货币骗案中控告 16人,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向三名在逃主脑发出红色通缉令,三人由左至右分别是莫浚廷丶张骏晴及郭浩麟。 ? 警方记者会直播截图(麦燕庭提供)
轰动一时的JPEX案,有超过2700人报警指称疑在虚拟资产交易平台JPEX投资加密货币时受骗。该平台于2022年成立,以「低风险高回报」作招徕,利用艺人丶网红在各个社交媒体丶网上平台丶港铁站和商场等大量投放广告吸引投资者入局,翌年被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点名及揭发,假称正申请牌照,实为无牌经营。其后平台通过大幅提高交易手续费,使客户无法提款,再把大量资产转走,经加密货币钱包清洗,转帐至多名涉案者的相关户口。警方在2023年9月采取行动,包括拘捕集团核心成员等80人,冻结总值约 2.28亿港元的怀疑涉案资产。
JPEX案被揭发至今,二千多名受害者估计并共损失 16亿港元。事隔两年,警方昨天引用2022年通过的《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检控涉案的 16人,是条例通过以来第一次引用。被控人士包括该平台核心成员丶加密货币场外交易所相关人士丶网红及傀儡户口持有人。
国际刑警通缉三名涉案主脑
负责案件的商业罪案调查科总警司黄震宇在记者会上表示,此案是香港近年涉及受害人最多丶损失金额最大的骗案,案情非常复杂,需要大量时间调查海量数据及交易纪录。他又表示,警方已锁定案件主脑身份,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向仍在逃的三人发出红色通缉令。至于早前曾被捕的80人,由於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稍后有下一轮检控。
警方把16名涉案者分拆成多案起诉,今早在东区法院先处理协助宣传的名人及网红等8名被告,控告他们洗黑钱及「欺诈地或罔顾实情地诱使他人投资虚拟资产」等罪名。8人共被起诉33项罪名,7人获准以5万至30万港元不等保释。裁判官将案件押后至12月15日再提堂,期间,各被告不准离港丶须定时到警署报到,以及不得接触控方证人。
专门报道法庭新闻的传媒人陈珏明表示,警方这次高调检控多人涉及JPEX案,显示香港有法例可以针对新兴市场及加密货币的问题,「实能收加分效果」。但相较涉国安案件被告均不得保释,今次处理重大骗案的被告,显得过于宽松。
他指出,过去多宗涉国安案件的被告被捕后均不得保释,在案件未开审前已被长期还柙,但JPEX案是近年最多受害人的骗案,警方声称高度重视,却让多名被告在被捕至被起诉前的两年内可以自由出入境,显示在保释处理上未必具阻吓效果。
他又说,案中主脑仍在逃,调查两年后才提出检控,即使最终被告被判罪成,能为多少被骗投资者追回款项仍是未知之数。
另一资深传媒人吴志森则质疑当局行动迟缓,他指出,JPEX的犯案手法并不新鲜,早在平台成立初期,已有不少声音质疑,但证监会却未有即时表态,要到2023年才公布其无牌经营,导致受害者人数扩大,反映监管部门对骗案反应迟缓丶后知后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虚拟投资平台「绿石数字资产平台」(下称JPEX),涉嫌通过加密货币诈骗投资者高达16亿港元(下同,折算约 1.8亿欧元)一案,事隔两年,警方首次引用针对打击投资虚拟资产洗黑钱的新罪行来检控包括协助宣传的网红等16人,当中 8人今(6日)早提堂,有 7人获准保释。评论认为,JPEX案是近年最多人受害的加密货币骗案,被告获准保释的条件较涉违反国安法案件宽松,质疑能否起到阻吓作用。

港警在JPEX加密货币骗案中控告 16人,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向三名在逃主脑发出红色通缉令,三人由左至右分别是莫浚廷丶张骏晴及郭浩麟。 ? 警方记者会直播截图(麦燕庭提供)
轰动一时的JPEX案,有超过2700人报警指称疑在虚拟资产交易平台JPEX投资加密货币时受骗。该平台于2022年成立,以「低风险高回报」作招徕,利用艺人丶网红在各个社交媒体丶网上平台丶港铁站和商场等大量投放广告吸引投资者入局,翌年被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点名及揭发,假称正申请牌照,实为无牌经营。其后平台通过大幅提高交易手续费,使客户无法提款,再把大量资产转走,经加密货币钱包清洗,转帐至多名涉案者的相关户口。警方在2023年9月采取行动,包括拘捕集团核心成员等80人,冻结总值约 2.28亿港元的怀疑涉案资产。
JPEX案被揭发至今,二千多名受害者估计并共损失 16亿港元。事隔两年,警方昨天引用2022年通过的《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检控涉案的 16人,是条例通过以来第一次引用。被控人士包括该平台核心成员丶加密货币场外交易所相关人士丶网红及傀儡户口持有人。
国际刑警通缉三名涉案主脑
负责案件的商业罪案调查科总警司黄震宇在记者会上表示,此案是香港近年涉及受害人最多丶损失金额最大的骗案,案情非常复杂,需要大量时间调查海量数据及交易纪录。他又表示,警方已锁定案件主脑身份,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向仍在逃的三人发出红色通缉令。至于早前曾被捕的80人,由於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稍后有下一轮检控。
警方把16名涉案者分拆成多案起诉,今早在东区法院先处理协助宣传的名人及网红等8名被告,控告他们洗黑钱及「欺诈地或罔顾实情地诱使他人投资虚拟资产」等罪名。8人共被起诉33项罪名,7人获准以5万至30万港元不等保释。裁判官将案件押后至12月15日再提堂,期间,各被告不准离港丶须定时到警署报到,以及不得接触控方证人。
专门报道法庭新闻的传媒人陈珏明表示,警方这次高调检控多人涉及JPEX案,显示香港有法例可以针对新兴市场及加密货币的问题,「实能收加分效果」。但相较涉国安案件被告均不得保释,今次处理重大骗案的被告,显得过于宽松。
他指出,过去多宗涉国安案件的被告被捕后均不得保释,在案件未开审前已被长期还柙,但JPEX案是近年最多受害人的骗案,警方声称高度重视,却让多名被告在被捕至被起诉前的两年内可以自由出入境,显示在保释处理上未必具阻吓效果。
他又说,案中主脑仍在逃,调查两年后才提出检控,即使最终被告被判罪成,能为多少被骗投资者追回款项仍是未知之数。
另一资深传媒人吴志森则质疑当局行动迟缓,他指出,JPEX的犯案手法并不新鲜,早在平台成立初期,已有不少声音质疑,但证监会却未有即时表态,要到2023年才公布其无牌经营,导致受害者人数扩大,反映监管部门对骗案反应迟缓丶后知后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