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黑龍江水庫的淤泥賣了8億!買家竟是…
黑龍江依安縣將兩家水庫的淤泥賣出8億多人民幣的天價,而買家竟然是今年10月才剛剛成立的壹家國有企業。有評論認為,這是以中共政府為首的金融詐騙行為,最終還是由全民買單。
11月4日大陸媒體報道,黑龍江自然和生態資源交易中心10月23日,舉行拍賣,標的是齊齊哈爾市依安縣“上游水庫”和“躍進水庫”內、約1100萬立方米淤泥的20年處置權。
結果,壹家名為“齊齊哈爾澤源環保產業有限公司”的國有獨資公司,以人民幣8.39億元高價搶標。單價是每立方米76元。
工商信息顯示,這家國企今年10月10日剛成立。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這個公司才剛成立,標下來了這麼大的案子。感覺就是想要拿銀行的錢成立新公司,然後讓地方政府來賺錢。這個不正常就是在這邊,然後也沒有其它的競爭的公司。感覺它的程序是很合法,但是實際整個過程就是覺得風險極高。”
澤源環保注冊資本僅2.7億元,卻敢豪擲8億競拍,這也引發外界揣測這背後是否有問題。
賴榮偉:“這個代表就是說地方財政吃緊,地方政府吃緊又必須要創收,又必須要合法,又必須要不落人口舌,所以就創造出壹個新的做法。”
中國資本市場資深人士徐真:“我覺得背後的原因,確實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確實是入不敷出的,已經枯竭的。它實際上是選擇了壹個加杠杆的模式,典型的投行思維方式。它把它加杠杆,杠杆無限的能放大就放大。”

有大陸博主發文質疑,在地方財政困窘下,“叁資叁化”,即資源資產化、資產證券化、資金杠杆化,成為地方政府新的生財管道,其中包括水庫淤泥。黑龍江省是將“叁資叁化”推向新高峰。
徐真:“實際上它就是壹個金融詐騙行為,政府用權力來做的金融詐騙,它就是為了要把這個錢拿出來,所以在10月10號才注冊成立,它就是為了這筆錢,來設計的這麼壹套融資方案,實際上它知道要還不上,那麼最後破了產,變成銀行的爛賬的時候,最終還是全民來買單。”
賴榮偉:“所以它這個就是壹種新的生財之道,而且是全民買單,極度的高風險。名義上是合法,走程序,那其實就是壹種高風險。”
博主指出,依安縣2座水庫淤泥標價被拉高到8.39億元,得標者就能從銀行取得至少6億元的信貸。這樣壹來,當地政府靠水庫淤泥完成任務;國企拿到項目與融資,實則讓當地政府拿到錢;銀行也完成了業績,是“叁方共贏”之局。
至於說將來這家公司還不上貸款,那就讓它破產。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這麼操作,尤其是在黑龍江省。
賴榮偉:“銀行除了收老百姓的錢儲蓄之外,當然要把錢弄出去,讓企業去創收,讓企業跟銀行借錢賺他的利息。企業有了投資之後,它也可以繳壹點稅給地方政府。但是現在完全沒有這個運作,整個經濟運作就已經僵硬化,已經是停滯。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要把銀行裡面的這些老百姓儲蓄的錢,想辦法弄壹下公司。在沒有其它對手的情況之下得到標案,那這個背後的過程裡面地方政府可能要拿不少錢。”
徐真:“這個生財之道,我覺得它是壹個從上到下的壹個整個體系的詐騙,不是壹個地方政府,小縣城,能想出來的這種思路,有可能都是他們這樣壹些所謂的金融的這些大牌和專家們,他們設計的這個方案來給中共續命,實際上這個續命的過程,就是加速它滅亡的過程。”
大陸博主也認為,這是壹場地方政府借“叁資叁化”套取銀行資金的游戲,最後是由納稅人、環境與社會成本來買單。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11月4日大陸媒體報道,黑龍江自然和生態資源交易中心10月23日,舉行拍賣,標的是齊齊哈爾市依安縣“上游水庫”和“躍進水庫”內、約1100萬立方米淤泥的20年處置權。
結果,壹家名為“齊齊哈爾澤源環保產業有限公司”的國有獨資公司,以人民幣8.39億元高價搶標。單價是每立方米76元。
工商信息顯示,這家國企今年10月10日剛成立。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這個公司才剛成立,標下來了這麼大的案子。感覺就是想要拿銀行的錢成立新公司,然後讓地方政府來賺錢。這個不正常就是在這邊,然後也沒有其它的競爭的公司。感覺它的程序是很合法,但是實際整個過程就是覺得風險極高。”
澤源環保注冊資本僅2.7億元,卻敢豪擲8億競拍,這也引發外界揣測這背後是否有問題。
賴榮偉:“這個代表就是說地方財政吃緊,地方政府吃緊又必須要創收,又必須要合法,又必須要不落人口舌,所以就創造出壹個新的做法。”
中國資本市場資深人士徐真:“我覺得背後的原因,確實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確實是入不敷出的,已經枯竭的。它實際上是選擇了壹個加杠杆的模式,典型的投行思維方式。它把它加杠杆,杠杆無限的能放大就放大。”

有大陸博主發文質疑,在地方財政困窘下,“叁資叁化”,即資源資產化、資產證券化、資金杠杆化,成為地方政府新的生財管道,其中包括水庫淤泥。黑龍江省是將“叁資叁化”推向新高峰。
徐真:“實際上它就是壹個金融詐騙行為,政府用權力來做的金融詐騙,它就是為了要把這個錢拿出來,所以在10月10號才注冊成立,它就是為了這筆錢,來設計的這麼壹套融資方案,實際上它知道要還不上,那麼最後破了產,變成銀行的爛賬的時候,最終還是全民來買單。”
賴榮偉:“所以它這個就是壹種新的生財之道,而且是全民買單,極度的高風險。名義上是合法,走程序,那其實就是壹種高風險。”
博主指出,依安縣2座水庫淤泥標價被拉高到8.39億元,得標者就能從銀行取得至少6億元的信貸。這樣壹來,當地政府靠水庫淤泥完成任務;國企拿到項目與融資,實則讓當地政府拿到錢;銀行也完成了業績,是“叁方共贏”之局。
至於說將來這家公司還不上貸款,那就讓它破產。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這麼操作,尤其是在黑龍江省。
賴榮偉:“銀行除了收老百姓的錢儲蓄之外,當然要把錢弄出去,讓企業去創收,讓企業跟銀行借錢賺他的利息。企業有了投資之後,它也可以繳壹點稅給地方政府。但是現在完全沒有這個運作,整個經濟運作就已經僵硬化,已經是停滯。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要把銀行裡面的這些老百姓儲蓄的錢,想辦法弄壹下公司。在沒有其它對手的情況之下得到標案,那這個背後的過程裡面地方政府可能要拿不少錢。”
徐真:“這個生財之道,我覺得它是壹個從上到下的壹個整個體系的詐騙,不是壹個地方政府,小縣城,能想出來的這種思路,有可能都是他們這樣壹些所謂的金融的這些大牌和專家們,他們設計的這個方案來給中共續命,實際上這個續命的過程,就是加速它滅亡的過程。”
大陸博主也認為,這是壹場地方政府借“叁資叁化”套取銀行資金的游戲,最後是由納稅人、環境與社會成本來買單。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