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稀土 中國還有這叁大領域能掐住美國咽喉




中國對藥品、芯片等領域的壟斷如何威脅美國? 這不僅僅關乎稀土。以下叁種產品表明,北京如何建立起足以令貿易伙伴感到棘手的供應鏈主導地位。(《華爾街日報》截圖)

中國已經展示出其有能力通過控制全球供應鏈來進行“武器化”,具體方式是限制關鍵稀土礦物的流通。當中國材料的短缺威脅到美國的生產時,特朗普總統被迫走上談判桌,並於上周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達成了壹項休戰協議,雙方表示這將有助於放寬稀土的流通。

但北京的手段不僅限於這些關鍵礦物。還有叁個中國占據主導地位的產業——鋰離子電池、成熟芯片以及藥品原料——能夠說明美國若想徹底擺脫這種脆弱依賴,還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中國在關鍵供應鏈領域的主導地位 壹、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是電動車、能源儲存系統及消費電子產品的核心組件。掌握電池產業的國家,往往能在汽車科技和綠色能源轉型中取得戰略優勢。目前,全球最大的兩家電池制造商均來自中國——寧德時代(CATL)與比亞迪(BYD)。

即使電池最終在其他國家組裝,其核心材料仍高度依賴中國供應。根據顧問機構 Benchmark 礦業情報公司 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生產了全球約 79% 的電池正極材料 和 92% 的負極材料,在精煉化學鋰市場的占有率達到 63%。此外,中國還掌控全球 80% 的精煉鈷 和 98% 的精煉石墨 供應。

為防止關鍵技術外流,中國政府自 2025 年起陸續收緊相關出口管制。7 月起,部分與鋰離子電池相關的技術若要向海外轉移,須事先取得官方許可;10 月又新增規定,部分制造設備及正極材料的出口也需申請批准。這些舉措顯示北京正積極維護其在全球新能源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贰、成熟制程芯片 中國目前約占全球 叁分之壹 的成熟制程半導體產能。雖然這類芯片的制造技術較先進制程簡單,但其應用范圍極為廣泛,對 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產品及國防裝備 等產業均至關重要。近期“安世半導體(Nexperia)事件”引發的供應中斷,已充分暴露全球產業鏈對中國產能的依賴程度。

同時,中國在半導體生產所需的關鍵礦物領域也占據壓倒性優勢。根據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數據,中國去年生產的 镓(Gallium)占全球產量的 99%,並且是全球最大的 鍺(Germanium) 生產國。這些稀有礦物廣泛應用於芯片制造、紅外光學及電信設備,壹旦供應受限,將對全球高科技產業造成重大影響。


叁、制藥原料 盡管美國藥房出售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標簽上鮮少標明“中國制造”,但中國實際上是全球藥品供應鏈的重要環節。中國不僅是主要的 原料藥(API) 供應國,還生產大量用於制造原料藥的 前驅化學品。

目前,美國進口的 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普拿疼主成分) 和 布洛芬(Ibuprofen,安舒疼及伊普芬主成分) 大多來自中國。中國同時也是 抗生素原料藥 的主要出口國。雖然美國在成品藥上依賴印度供應,但印度制造學名藥所需的活性成分仍大量依賴中國輸入。

北京當局深知藥品供應在國際政治中的敏感性,因此極少以中斷藥品出口作為外交手段。然而,中國在制藥原料領域的高度集中度,依然構成美國及其他國家在公共衛生安全上的潛在風險。

綜合來看,中國通過在 鋰電池、成熟制程芯片及制藥原料 等關鍵產業中的深度布局,已在全球供應鏈中形成強大的結構性優勢。這種主導地位不僅帶來經濟利益,也具備潛在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若美國及其盟友希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必須在上游原料、制造設備及技術研發領域進行系統性投資與多元化布局。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中國山姆會員 再也忍不下去了(圖 李顯龍:這國經濟終將超越中國,有壹重要原因
    媒體:通過釜山協議,中國證明已與美國平起平坐 首批在中國儲存黃金的國家出現(圖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殺手鑭不只稀土 還有3籌碼 北美奪冠耗資5.7億,中國觀眾不買賬上映?
    "中國巴菲特"離婚,"分手費"5.36億元! 對中國動真格了?普京下達"死命令"
    提高農民養老金,中國很多經濟問題將迎刃而解 中國腫瘤權威偷吃女醫生  女醫生神級顏值曝光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